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叙事中的人物特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琦 万志勇

  新时期,我国诞生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这些影视作品一改以往平白直露的叙事风格,从人物、情节到叙述话语都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巧妙布局,使其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叙事风格,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善于塑造立体饱满的圆形人物
  谈及“圆形人物”,福斯特在其著作《小说面面观》中将人物分为两种类型,即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被赋予单一的或很少的特性,他们的行为有高度可预见性……圆形人物则相反,具有多样化的特性,其中一些互相冲突甚至对立;他们的行为不可预见——他们可以改变,他们能够使我们惊讶……圆形人物之难以言喻性,源于诸特性之间的巨大的跨度、多样性甚至矛盾性。”由此可见,圆形人物的身上被赋予了复杂多样的人物特性,它们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完整。
  新时期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叙事十分注重对人物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塑造,无论对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以电视剧《潜伏》为例,受众眼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既有理性冷静、温和谦逊的一面,又有偶尔脾气爆发、耐心尽失的一面;翠平既有大大咧咧、毛手毛脚的一面,亦有粗中有细、机智聪敏的一面;反面人物李涯既有奸猾狡诈、手段阴险的一面,也有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一面。再如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性格中既有刚烈豪爽、大智大勇、舍家为国、忠肝义胆的一面,又有来自乡土民间的贪财好酒、任性固执、霸道蛮横、我行我素、口无遮拦等草莽习气。可以说,从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到《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再到《亮剑》中的李云龙、《狼毒花》中的常发,《潜伏》中的余则成、翠平、李涯、吴敬中等,这些成功塑造的典型人物一改以往单一扁平的人物特性,摇身一变成为富有人性化的“另类英雄”。“过去的战争剧常常是只有战争没有人,英雄人物被空洞化、理想化,如今英雄们终于‘落地’了。”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把这种英雄主义的蜕变称为“否定之否定”,既是对原有英雄主义的一种颠覆,同时也是一种继承,颠覆了英雄的完美,继承了英雄的铮铮铁骨,把英雄和普通人融合在一起。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刷新了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中原有人物形象的刻板印象,令这些人物瞬时生动鲜活了起来,大大拉近了人物与受众的心理距离。由此可见,新时期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叙事已经逐渐摸索出从扁平人物到圆形人物、更符合受众审美期待视野的人物塑造法。
  善用动态开放的人物塑造法
  由上可知,红色题材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是单一和静态的,而是随着一帧帧画面的逐步展开、情节的不断演进,发生着令人惊奇的动态演变。正如西摩·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一书中所说,“我主张——虽不是第一个但是很坚决地主张——把人物概念看作特性的聚合;‘特性’是在‘相对稳定而持久的个人品性’这一意义上的,承认它既可以展开,即在故事过程中早晚会浮现出来,又可以消失或者被其他特性所取代。“事件作为矢量,‘水平地’从早前向后来行进。特性则扩展到遍及由事件所标出的时间跨度内。它们对于事件链条来说是一个参量。”
  显然,电视剧《潜伏》中的人物特性就是多“参量”的聚合体。如主要人物余则成,一开始表现出沉稳、温和、机智等正面特性。然而,随着情节的逐步推进,组织上安排的女搭档翠平“搅乱”了他原本“有条不紊”的生活状态。学识修养、工作经历以及脾气性格上的巨大反差都“迫使”其“暴露”出较为负面的人物特性,如缺乏耐心、不善沟通等。然而,随着与翠平的朝夕相处,两人的关系由最初的相互“对峙”逐步发展到彼此“妥协”再至和谐“共处”,余则成又开始表现出其“包容”“豁达”“幽默”等人物特性;为完成“潜伏”任务,余则成果断地清除掉身边的障碍,消灭了不少敌对人员,显示出“果决干脆”的性格特性;随着故事的步步推进,余则成因一时心软未将女特务“徐宝凤”彻底清除,致使留下祸患,险些全盘皆输。这又暴露出其“心重手不狠”“犹豫不决”的人物特性,与前面构成了对立冲突的人物特性。
  在影视剧叙事中,决定一个人物的特性还需关注人物特性的静态陈述在整个叙述中的相对位置,它对人物特性的最终塑造也至关重要。传播学上有一种传播技巧名曰“新奇法”,即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释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后出场的传播者和后阐释的观点在特定的情境中(如前后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距)将获得较大的影响效应。如《潜伏》中余则成的人物特性参量出现次序是:沉稳、温和、机智——缺乏耐心、自负自大、不善沟通——包容、豁达、幽默等;又如电影《风声》中女主角顾晓梦的人物特性参量出现的次序是:风情万种、妖娆不羁、奢靡腐化——卖友自保、“无情无义”——舍生取义、大义凛然、无惧无畏。总之,像《潜伏》中先由正面特性到负面特性,最后再转至正面特性,或如《风声》中先由一连串的负面特性的叠加铺垫,最后结局再凸显出极富正面色彩的人物特性,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特性次序安排,既给人物塑造增添了相互对立冲突的艺术张力,使人物形象真实饱满,又用最后的正面特性“覆盖”和“颠覆”了前面的负面特性,最终带给受众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印象。
  巧用“空间表征法”塑造人物特性
  人物的性格塑造离不开空间元素。“没有地点,人物仅仅是抽象概念。”龙迪勇认为,空间与人物性格及其所导致的行动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如果作家不是有意识地利用“地点”“场所”或“环境”这样的空间性元素,而仅仅单纯或机械地用展示行动、展示外貌、“专名的暗示与粘结”这三种主要方法来塑造人物的话,那么他们所创造的人物形象难免会因抽象和朦胧而不易为受众所把握。基于这种认识,在传统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之外,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方法——空间表征法可望给叙事学的人物研究开辟一条新路。空间表征法既可以出色地表征“扁平人物”,也可以很好地表征“圆形人物”;而通过书写“空间中的空间”,空间表征法不仅可以出色地表征一个群体的“共性”或“集体性格”,而且可以很好地表征单个人物的“个性”或“独特性”。   影片有别于小说,就在于它能够展现行动,而不必完全依靠述说。“电影叙事的基本单元——画面,就是一种完美的空间能指,以至于电影与很多其他叙事载体相反,始终同时表现引发叙事的行动和与其相配合的背景。影片能指的图像特点甚至可以赋予空间某种优先于时间的形式。正因为画格与画格的连接,电影中的时间性确实必须建立在空间上,由此置入叙事之内。”由此可知,在影视作品叙事中,空间元素的确是绕不开的“必然的在场”。
  事实上,新时期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叙事十分善于巧妙运用空间这一要素来塑造人物的特性。如《潜伏》中,余则成和翠平的居住空间——“他们住的房子在旧英租界的爱丁堡道,是原比商仪品公司高级职员的公寓,楼上有一间大卧房和卫生间,楼下只有一间客厅兼书房的大房间,另外就是厨房兼餐厅了。”这栋房子看似平凡无奇,然而,在改编的电视剧中,这一居住空间成为了剧中主要人物日常活动的重要场域,片中清晰具体地展现了与这个空间有关的细节,如客厅里的窗户上有两层窗帘,最里面的一层白色纱帘是“永远不能打开的”,外面一层百叶窗则“白天可以打开,晚上则必须拉上”,因为楼下每天都有特务在昼夜不停地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客厅里进门处,余则成特意放置了一块红色门毯,他叮嘱翠平每次出门都必须在门毯上细密地撒上一层香灰,这样一旦有特务潜入,便可依据脚印的大小、纹样排查出潜入者。这一细节在后续情节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从这个居住空间的格局和布置,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余则成和翠平身处的那个时时提心吊胆、处处危机四伏的潜伏大环境,以及由此推断出余则成心思缜密、处变不惊的人物特性。
  又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习惯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石光荣很不适应和平时代的安逸生活。退休后,他竟在家中专门腾出一间大房间作为“作战指挥室”,墙上挂着地图,屋子中间摆着模拟作战地形图。这一独特的居住空间,实际上是他回忆的最佳场域,充分展现了其性格中的“倔强执拗”和“怀旧重情”等特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此外,农民出身的石光荣,骨子里有着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他将家门口的小院子改成了“蔬菜种植基地”,甚至还尝试种植“大棚蔬菜”,虽然常被儿女妻小抱怨味道难闻,但他依然乐此不疲。这种空间描写极大地凸显出石光荣性格中的怀旧和思乡情怀,他时刻向往回归故里,重新过上田园牧歌式的简单生活。总之,经由这些具体的空间,观众对石光荣的人物特性有了更全面深刻的把握。
  综合上述,新时期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叙事中非常善于运用动态开放的人物塑造法,即随着情节的逐次推进,同一个人物的多种特性变量开始不断聚合、叠加,必须巧妙安排好不同的特性变量在叙述中的位置和顺序,同时注意发挥空间要素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唯有如此,方能塑造出一个个立体饱满、真实自然、生动鲜活的圆形人物。(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院2012年院级课题“当代红色题材影视作品传播与叙事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栏目责编:曾 鸣
  参考文献:1.[挪威]雅各布·卢特著,徐强译,申丹校:《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龙迪勇:《叙事作品中的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江海学刊》,2011(1)。
  3.[美] 西摩·查特曼,徐强译:《故事与话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让-伊夫·塔迪埃,桂裕芳、王 森译:《普鲁斯特和小说——论<追忆逝水年华>中的形式与技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6.胡 晓:《“毛病”英雄成新偶像》,《华西都市报》,2007年7月3日。
  7.[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著:《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龙 一:《潜伏》,《人民文学》,200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757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