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永续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心

  近年来,台湾的社区工艺已然成为活用天然资源、阐扬地方文化的最佳代言。上世纪90年代,台湾开始兴起“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社区成为文化改造最实在的场所。加上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不遗余力地推动扶植,不仅让传统工艺与现代价值结合,更以“工艺生活化、社区产业化”,为社区工艺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
  白米有个梦
  咚咚咚,萦绕不绝的声音在木屐工艺馆回荡,原来是社区妈妈们在制作木屐上的皮革雕刻,这样的声音从早到晚不停歇,伴随社区妈妈们的谈笑,成为一幅悠闲的景象。原本尘封已久的木屐工艺,现在却成为白米社区的精神象征与社造成就。
  白米社区坐落于苏澳的一个小山谷中,曾经是台湾落尘量最大的社区,即使紧闭大门,桌上依旧积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天空弥漫大量工厂排放物,疾驰而过的砂石车不曾停歇。1993年,“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会”首次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概念,白米社区就是第一批参与的成员。同年,白米社区发展协会成立,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协会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建立一个真正永续的社区?
  他们开始追溯白米的历史,包括白米名字的由来,以及过去地方上有什么产业或文化资产,对自己的地方文化做深入了解,唯有了解自己的优势才能创造优势。后来他们发现白米在文化产业上最有名的是木屐,村子曾有制作木屐的传统,那时几乎人人穿木屐。几十年前,塑料拖鞋出现后,木屐逐渐消失。于是,他们找到村里仅存的会做木屐的陈信雄师傅,让他开设工艺教室教导社区居民。
  最初大家做的是传统木屐,反响不错,然后又开始做艺术木屐和礼品木屐。比如深受大家喜爱的“脚底按摩木屐”、矫正姿势的“罚站木屐”,类似“结婚证书”的双喜木屐,还有木屐吊饰、木屐壁画……
  协会还将废弃的台肥宿舍重新闲置空间再利用,打造成木屐博物馆,展示、制作、销售木屐,将博物馆相隔不远的废弃托儿所改成木屐体验营,提供游客木屐DIY。他们认识到“生活方式”才是社区产业的本质,于是打破“对外大量销售实体产品”的窠臼,透过“木屐”作为触媒,将社区工艺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
  跳木屐舞、穿木屐走路、玩木屐游戏、逛木屐博物馆、跟木屐职人学做木屐……像这种体验形式的消费形态,其产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这种充满喜悦、创意、希望又具地方特殊人情味的感觉,不断吸引人前往,活络了社区,造就了木屐工艺的不断再生。
  在白米社区工艺产业的经营模式上,他们成立了社区合作社,采取社区共同入股、共同经营的社区企业:这样的社区共营企业对内提供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对外则是产业行销窗口,类似社会企业与公营事业的角色,社区合作社赚了钱并提供回馈用来提升社区公共环境与生活品质。
  “白米木屐村所发展的社区产业,就是在学习选择我们将来的生活方式。但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由生活者立场出发的思考模式,要营造一个可永续经营和生活的家园。而生活本身即是不断在克服困难与解决问题,营造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白米社区总干事林瑞木说。
  白米有个梦。白天伫立永春路旁的艳紫荆,不再蒙上一层灰白;午后的街里临舍间,不时能传来木屐远近交错的踏屐声响。春天时,家家户户庭院花团锦簇;夏天的小溪歌,漫游在清澈的白米溪;秋收时怀着满足的欢喜心,迎接返乡游子的归来;到了隆冬时分,白米人如同一家人般,和谐携手迎向更多的春天。
  社区工艺的N种模式
  其实,台湾还有很多社区在寻梦。
  位于嘉义新港的板头村是剪黏与交趾陶的故乡,社区更聚集了许多窑场与技艺精湛的老师傅,还有几家工艺成功的企业,其生产的素材供应着台湾各大小庙宇的剪黏装饰材料,板陶窑便是其中一家。
  虽个人企业经营有成,板陶窑的主人陈忠正还希望交趾陶事业有更新的发展与突破,同时对自己的社区尽一份社会责任。于是他尝试将交趾陶运用到社区的公共环境美化上。由于板陶窑的带头,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有这么独特的传统工艺文化资产,透过一点一滴的讨论,建造剪黏交趾艺术村的共同愿景一步步达成。从板头厝的旧铁道沿线的环境整理美化,到古笨港越堤及周边环境景观改善,陈忠正带领板陶窑有二三十年以上经验的师傅们,一步步将社区的传统工艺融入社区景观,更创造出全台甚至世界上最大的剪黏交趾艺术墙。这面艺术墙剪黏了1000多朵苦楝花,如今已成为社区的重要亮点,带动了源源不绝的观光学习人潮,形成企业与社区共荣共利的良性循环,也支撑了剪黏与交趾工艺在社区永续发展。
  知名的原住民织品品牌YULITAKI,是由出生花莲秀林乡的连美惠所带领的工艺文创企业所经营。为了让自己的企业品牌在众多以原住民特色结合时尚设计的产品中脱颖而出,连美惠在2008年将企业迁回自己的部落,并担任花莲秀林乡秀林社区发展协会的理事长,成立“织娘之家”,推动太鲁阁族织布文化的传承。她发觉要织出真正的太鲁阁织布,必须要回归传统方法,从部落织布文化的传统价值链“辟地种麻、制线染色到手工织布”一一建构起来。
  于是,社区工艺转化成市场接受度高的产品,并突破了以往多半只能靠观光体验行销的困境,透过企业走出去。如此,企业与部落相互依存成长,部落织布文化得以重新挖掘记录,编织工艺得以传承,部落妇女也因此有了不必离开家乡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企业有了部落在产品研发上的文化养分,及部落妇女们对于企业产品量产上的支撑,也让企业能稳定成长并面对市场竞争取得事业的优势。
  社区工艺的丰富多样,堪称社区营造加值的重要催化剂。事实上,社区工艺的发展,不只是单一经济面向或单一工艺类项的课题,而是一个“聚落永续发展”的课题。这几个社区工艺发展的模式,都是企图将社区工艺的价值链与社区生活紧密结合。社区工艺无法脱离当地生活脉络而独立存在,而工艺在进入社区中所产生的学习、研究、创发、生产、使用等活动,也是发展社区工艺必须环环相扣的价值活动。   多角化扶植,打造工艺美力
  除了“社区总体营造”运动,在“文建会”的指导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于2005年也开始启动“社区工艺扶植计划”的支持政策,几年来,对社区工艺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计划最初核心的理念,就是“以社区的概念出发,用工艺的角度切入”,给予社区营造明确的工艺主题,同时给工艺发展具体的社区场所。实际执行时,则发展出“四位一体”的概念:即由工艺家、规划团队、社区居民、社区学校交融互动,从社区固有的人文资源着手,将工艺体验和技艺传授融入居民生活和学生教学中,以达到社区工艺复苏或新生的目的。
  扶植计划自2005年起每年一次,由社区向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提出申请,通过者可获取一定资金扶持,2005年有7个社区参与,2006年发展为12个,其中2/3以上是由术有专攻的工艺家担任计划主持人。由此,“四位一体”的策略也变成“以工艺家为四位一体的发射中心”,这些原本就存在于社区中的工艺家,与当地人因缘深厚,深知社区的文化背景和物质资源,正是理想的统筹者。
  如野桐工坊的尤玛·达陆,有计划地采集保存泰雅族的编织纹样和技法,透过扶植计划传授给部落新生代妇女,不仅让她们学得一技之长,更重新接续了母亲、外婆留下来的族群传统;而从九二一地震废墟里站起来的集集添兴窑、从没落的大树砖瓦产业中再出发的三和瓦窑,都是由专注生产的工场走出来,走向社区居民和学子,成为与社区结合的工艺学习平台,带给大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聚积社区微型工艺产业能量”是社区工艺扶植计划第三年设定的目标。希望拥有生产潜力的工艺社区,不仅从事传习和体验推广,也透过伴手礼的设计开发,进而尝试发展微型产业,增加地方的就业机会,为居民带来收入,使工艺在社区稳稳扎根,创造新的产能与产值,拥有永续经营的可能性。
  2008年,社区工艺扶植计划进入蓬勃推广的阶段,参与社区扩增到35个,“多角化”的理念正式产生。社区除了作为体验工艺及人才培育的工坊基地外,更依据固有文化特色、居民需求与环境资源的利用,发展出不同的工艺社区类型,如社区工场型、体验观光型、研究型、支援型、产品设计型、社区营造型等。当然,每个社区虽然对某种类型有所偏重,但也都兼有其他形态的功能。
  例如连续四年入选扶植计划的白河陶坊,不仅是体验观光的理想场所,同时拥有社区工场的生产能力和支援工艺人才培训的功能;工艺家林文岳多年来致力“莲乡生活美学”的社造运动,从莲花诗路、莲想梦工坊到莲花茶道的推动,将工艺融入地方景观和社区生活。当小学生用白河陶茶具敬谨合度地泡好香茗,以高跪姿捧着向师长敬茶的那一刻,由工艺精神转化为生活美学的美善姿态令人动容。
  工艺文化的土壤其实一直没有消失,只是缺乏播种、耕耘。社区工艺扶植计划,就是以政府的力量把工艺的根苗播种到社区的土壤中,加之工艺家与地方居民的投入,才能看到收成的花果。
  2012年,“在地原物──多角化社区工艺扶植成果特展”在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举办,它不仅展示了近年来多角化社区工艺扶植计划的成果,也侧写了台湾社区工艺从社区总体营造走向产业行销与异业结盟的过程。
  依社区性质和工艺发展程度的不同,参与团队被分为社区型、微型工坊、聚落型三种。社区型在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体验制作工艺,让工艺达到深耕家园的层次,如林内乡林北社区、澎湖县隘门社区、春日乡力里社区等;微型工坊是协助已具有营运能力的社区或工坊改善产品设计,增加其行销经营策略,促进在地居民就业机会和提升产品竞争力,如卓也小屋手工坊、三峰金属漆艺设计工作室、竹崎文化艺术基金会等;聚落型,则由台东县原住民族全人发展关怀协会与部落微型工坊结盟,建构出部落工艺的互助平台,提供资源互助、共同行销的产业互助方案。
  然而,当援助计划撤出后,社区是否还能继续良性运作,才是关键。“社区”是民众生活的重心所在,必须永续经营。在行销社区产业时,必须拿捏分寸,才不会因泛商业化而使其变得索然无味。
  台湾“文化部”龙部长曾推动“巷弄工艺”的呼吁,希望能把隐匿于街道巷弄中的工艺创作发掘出来,这些传统的地方工艺,若结合设计师用现代手法再创造,并讲述其故事,产业就有希望复兴并再创利基,甚至推展至国际市场。
  我们一起期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814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