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向主体性道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云霞

  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用实践理性为自己立法,占有人的全面的本质。同样,人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占有自己的德性,进而传递着德生的关怀,任何将人的德性分解或以知性及理性代替德生的做法都不可取的。“具体的、现实的德性,总是蕴藏着知善的能力;抽去知善能力的所谓德性,将流于空洞的应该,而很能视为真实的德性”。主体性道德教育正是依凭个体对他人以及世界关联的发现,认同和实践,使个体真实地生活在“此世”之中,“诗意的居栖在大地上”,充分地体验、理解、践行他与世界之间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责任,积极地拓展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和精神内涵,进而使人能够真正为他自己。走向主体性道德教育凸显着人的独立性,多样性及价值形式的多元性,它强调人体的理性自觉,强调个体德性的自主生成,它包含着以下方面的转型:
  1、从灌输走向引导。道德学习不是专门的“教学灌输”所能实现的,知性德育用虚构的,抽象的,哲学的道德材料作为道德教育的依据,并不能培养人真实的道德思维能力,也不能使僵化的知识转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不管是借助于训诫还是相对而言较不明显的方式,进行道德说教的教学,能将可以接受的道德行为模式逐渐灌输给那些处于这种教育制度之下的儿童,我觉得这种见解甚是好笑。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的理解与感悟才能寻求生存的意义,人的德性生成只有主体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被赋予,道德意义的选择和道德理性的权度只有经过引导渗透人存在的感性生活才能彰显。因此,道德教育从根本而言是引导、理解、践行,而不是灌输、规训、控制。道德教育关涉美好生活,走向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意味着就个体生活本身来显现生活,引导生活,提升生活,并以此渐臻人性丰满与人生幸福,而不是纯然以先行预设的宏大伦理规范灌输到个体的思想世界之中来个体的生活实践。
  2、从他律走负自律。德生的生成来自于个体对德性的内在需求,一个有德性的人是一个在整体人格上具有道德自我的人,人是自为的道德存在者而存在。“因此,道德是出于主体自身的,而不是来自于他人的。道德之高尚就在于此,它不是管束,不是驯化,而在于养成品格,在于人之成人,即成为实践理性的实践者,道德律令的履行者,道德责任的承担者,这是人之为人的道德教化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完成自己的人格,发展自己“整个的人性”,超越他律,最终实现人格精神的自律,从他律走向自律,个体才能作出源于实践理性的生活决定,才能自由地实现价值判断,以行动来履行及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才能形成道德上的自我辩认,自我认同,自我形象,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生成德性。
  3、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道德教育是基于“贤哲”、“圣人”情结的灌输说教训导,其最大的特点是封闭的教化,规约个体的视野,控制个体的行为的结果即是福柯所言的“造就既能驯服又能干的肉体”,其实质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它使人的人格被分裂主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即“知道”与“体道”的背离,“以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理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开放的道德教育应围绕日常生活的实践和理想的道德生活来构建社会道德生活主体。从封闭走向开放,意味着敞开自我,沟通他人,平等对话。个体在自我理解中召唤人性的善,在理解对话中形成反思和修正自己的道德理想,在开放的话语空间中,感受美好生活的道德关涉。
  4、从隶属走向本真。隶属的道德教育是“无我”的道德教育,“我”只是先行预设的伦理价值体系的载体,他人的意志僭越为自我意志,真实完整的自我消失了。道德“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丰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拦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能衢”、“人,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道德自我是在本真性中成长的,道德本身即在我指向中寻找自我,看管自我,守望自我,并在这一基础上为他人的道德福利守望和负责。从圣言伦理和对他人的隶属中解放出来,也从自我的伪装和欲望的扭曲中解放出来,走马观花向本真的道德,自我,凸现人生命的灵性和尊严,独立和自由,不断去思索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规律”,在平凡的生活践行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引导生命走向真、善、美的境界,走过我们值得过的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瑞昌市城东学校,江西 瑞昌 332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985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