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台新咏》收录童谣之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莫燕军

  摘 要:《玉台新咏》是一部经典的诗歌总集。其文学研究价值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范围从编撰的内容到版本的考据都有着不同层次上的成果。它本是靡丽,香艳的女性之诗,却收录了四首童谣。因此,本文从所收歌谣的内容上进行研究分析,探寻其收录童谣的作者与文本之因,从而辩证地看待编者徐陵的民生思想。
  关键词:玉台新咏;童谣;讽谏;民生
  众所周知,《玉台新咏》是以描绘女子生活、情感为主的一部诗歌选集,也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道展现古代经典诗歌的亮丽风景,它于后世对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与乐府诗的研究有重要的文献作用。本是以艳丽词藻刻画女性为主题的诗集,却收录了四首童谣,这确实存在着怪异之处。但仔细分析作者的思想与文本内容,就能发现其中是有根可寻的,收录之因也并非徐陵随意而为。
  一、《玉台新咏》与艳丽歌辞
  《玉台新咏》是公元六世纪由徐陵编撰的一部“艳歌”诗歌选集,此选集收录的是从两汉到梁代的诗歌精华,共八百多首。它展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优秀诗集代表。这部选集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甚至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诗集。再加上,梁朝只维持了55年,陈朝则只有32年,于是《玉台新咏》被看作是“亡国之音”的代表。
  这种偏颇想法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这部选集中的大部分诗歌都与女性有关,加上徐陵自序中也提到《玉台新咏》是给宫中妃嫔、佳丽阅览的,从而必定会带有靡丽奢华的情思特点。
  《玉台新咏》的主要内容更是描绘女性的生活,多抒发情爱之思,容易使人想入非非。但不可否认,它是继《昭明文选》后又一部反映古典诗歌艺术特色的作品,对后来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于是金克木教授在《玉台新咏三问》中提出了要多层次地、多角度地研究《玉台新咏》,还它以应有的历史地位[1]。总的来说,这部诗歌巨作有着非一般的影响力与魅力,这种魅力尤以女子的精神、生活为特色,使整部作品散发一种艳丽、恢宏的气势。
  二、中国童谣的最初功能
  汉代的童谣共为十四首,《玉台新咏》收录了四首。童谣是什么呢?《毛传》中有提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2]。“童谣”一词用作中国古代对儿歌的称谓,其篇幅短小精悍,朗诵时较容易上口,音韵优美,便于口耳相传。
  童谣的传唱有利于通过社会的言论而达到政治上的讽谏目的。古代的童谣与现代的童谣有所不同,古代童谣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突显儿童的娱乐功能,而是为了政治提供服务,童谣因此披上政治的色彩。政治正是利用童谣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收效大的特点,使之在政治讽谏上具有强有力的杀伤性。讽谏通过间接的方式利用童谣进行传播,使讽谏者处于受保护的位置,直接隐藏了主要传播者的身份。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深刻地反映社会问题,包括百姓的风俗,生活,战乱等方面,可以说童谣是一把利剑,迅速挖掘并全面展现其政治问题。
  三、《玉台新咏》中的童谣
  《玉台新咏》收录的童谣总共四篇,分别是《汉时童谣歌一首》、《汉成帝时童谣歌二首》、《汉桓帝时童谣歌二首》、《晋惠帝时童谣歌一首》。
  1.作者之因
  《玉台新咏》编者徐陵(公元507年一一583年),字孝穆,是山东郊县人。徐陵年轻的时候与父亲徐擒经常前往梁皇太子萧纲的住所,他的文采更受到了萧纲的喜爱,于是徐陵奉命选编《玉台新咏》。“唐代的李康成认为是为备讽览而作,‘昔陵在梁世,父子俱仕东朝,特见优遇。时承平好文,雅尚宫体,’故采西汉以来词人所著乐府艳诗,以备讽览。”[3] 徐陵虽在小序中说明收录《玉台新咏》是为供宫中女子阅览,但内容多数反映百姓生活与暗讽宫中奢靡之风。且童谣带有讽谏的政治色彩,徐陵将其收录正是表现了他心系于民的刚正之风。
  《陈书・徐陵传》记载了,徐陵博涉史籍,纵横有辩才,为人,孝义坦诚,性耿介,重情谊,清简廉明,乐善好施,俸禄与亲族共之。[4] 由此可看出,徐陵不仅博学多才,文采了得,性格方面为人耿直廉洁,心系于民,因而可收录的这四首童谣均与百姓的生活有关联。
  徐陵关注百姓,关注民生,从而间接地反映政治之思。
  2.文本之因
  《玉台新咏》序中明确表示其内容是供嫔妃等女子阅读以缓解寂寞的哀愁,因而在内容上较为注重刻画女子细腻的情感以及生活片段。乐府诗也收录在《玉台新咏》当中,而汉代童谣属于乐府诗,因而从文本的层面上看其收录原因是有根据的。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收录的四首童谣均与女性的生活有关联,符合收录内容的特征,而且具有讽谏色彩,反映百姓生活之思。
  汉时童谣歌一首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城中女子因高髻的流行而争相模仿,衣袖的裁剪竟要使用一匹帛,这种奢华之风流行于整个城市中心,这首童谣的主要目的可见是讽刺批评奢华的生活之风。利用生活的平面来达到政治上的讽谏目的,其传播者是心系于民,为老百姓着想,反映了社会风气不合现状,批评贵族女性的奢华之风,影响百姓简朴的生活作风,从而阻碍德政的实施。
  汉成帝时童谣歌二首(并序)
  汉成帝赵皇后名飞燕,宠幸冠于後宫,常从帝出入。时富平侯张放亦称佞幸,为期门之游。故歌云:“张公子时相见”也。飞燕娇妒,成帝无子,故云:“啄皇孙”,华而不实。王莽自云代汉者德土,色尚黄,故云:“黄雀。”飞燕竟以废死,故“为人所怜”者也。
  燕燕尾殿殿,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这两首童谣附上小序,大致上分析了其主要内容,“桂树”、“黄雀”都是比喻的手法,暗含着赵飞燕的一生,虽然她之前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最后却失去依靠而死去。在小序中提到,汉成帝容忍赵飞燕的善妒,赵飞燕无子嗣,却不允许别的女子为汉成帝生育,因此“桂树华不实”。这两首衔接的童谣反映了百姓对赵飞燕一生的讥讽,通过传唱,寄寓了一种警示世人的功能,而这是最安全有效的讽谏手段,对统治者来说更有警醒的作用。
  总的来说,收录的几首童谣以刻画女子为主要对象,符合《玉台新咏》以女性为主题的诗集。内容均以讽谏的思想表达百姓的愁苦,以及对统治者的劝勉、警醒。间接突出了编者徐陵心系于民的热忱,他的讽谏思想隐含在作品当中,因而童谣在《玉台新咏》中成为了一道亮丽而特别的风景。
  作者简介:莫燕军(1989-3),女,汉族,广东鹤山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016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