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瑞士的“王牌”工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林森

  29岁的道格拉斯・威尔曼是瑞士琉森缆车制造公司的一名数控机床操作工,迄今已有11年工龄。他18岁高中毕业后进入徒工学校,学艺4年,满师后应聘进厂。由于勤奋努力,虚心好学,威尔曼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工。进厂7年,威尔曼完成了40余项技术革新,9次参与设计部门改进产品设计,5次获公司技术创新奖。去年10月,威尔曼被提升为技师。类似威尔曼这样的年轻人,在瑞士比比皆是。
  
  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
  众所周知,瑞士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国,但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富人奉行“再富不能富孩子”的观点。上述介绍的威尔曼,其父亲是苏黎世一家银行的董事长,母亲是珠宝商,家产少说也有千万美元,是典型的瑞士富人。至于威尔曼本人,从小学习成绩优秀,高中时代获得2次国家物理竞赛奖和1次全欧数学竞赛奖。他还是当时瑞士中学生撑竿跳纪录的保持者。然而,尽管天资聪慧,威尔曼高中毕业后还是选择了做学徒的道路,他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而对于儿子的选择,威尔曼的父母极力支持,他们知道威尔曼完全有能力进入大学、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或科学家,但他们更清楚,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威尔曼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瑞士教育制度中最突出、最有光彩的特点大概就是它的职业教育了。9年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之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走上职业学校(俗称徒工学校)的道路。在瑞士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上,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孩子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的爱好与实情,照样会有出息。瑞士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即各行各业的“王牌”工匠。瑞士各行各业均实行严格的职业培训制度,学成后可获得证书。瑞士人认为,每个行业都在发展和进步,比如今日对机械工人、裁缝、木匠、泥工等的要求,与50年前就大不一样。瑞士人还认为,没有一个严谨、完整、高标准的职业培训系统,一个国家要取得经济和社会成功是不可能的。
  在瑞士,全社会对360行的重要性一视同仁,没有偏见。各工商企业、行政机构,甚至个体劳动者都愿意出资搞培训,以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实际上,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大老板施图德尔就是徒工学校出身。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是徒工学校出身。
  瑞士教育政策的成功,使一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不仅造就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机床、钟表、电子和仪器等许多行业,还培育了16个诺贝尔奖得主。
  靠真本事立足于世界
  不要以为瑞士人只会制造钟表、军刀这些小玩意儿,各国工业界人士都知道,瑞士生产的精密机床赫赫有名,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是瑞士机床产品的长期用户。长期以来,瑞士机床出口额位居世界前五位,人均机床出口创汇近30年来稳居世界第一。有人计算过,如果论斤两出售机床,瑞士机床每公斤的价格是日本机床的2.8倍、美国机床的3.2倍,是中国大陆出口机床的10倍。尽管瑞士机床价格之高“世界第一”,但其机床却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尤其是精密机床,更受各国青睐。瑞士莱斯豪斯机床公司是一家仅有600多人的中型企业,它生产的精密螺纹磨床售价世界最高,但却一直供不应求。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世界各国机床业的库存量中,瑞士最少,因此瑞士机床业的资金流动率居“世界第一”。
  瑞士企业界认为,企业发展靠名牌产品,名牌产品靠质量,而质量优劣则取决于工人的技术。一些工会组织也表示,只有完善的学徒工制度才能造就技术完美的技工,他们是瑞士产品质量的代表和象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887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