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且行且思崔砺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 波

  知道崔砺金,是从他的新书《中国之一角》开始。这本反映中国改革进程中大小事件的调查报告合集,是作者历经多年深入基层,走沿海下矿井的思想凝练。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评价崔和他的这部新作:“那是一个热血昂扬的年轻人,不计成本地钻进生活,用诚实的笔调写下自己对改革的每一点思考,让历史以真实的面貌留存下来”。
  崔砺金,现任《市场导报》总编辑,年仅38岁却已在广播电视、通讯社、报社等不同领域历练17载。他先后在徐州、南京、北京、成都、上海、杭州等诸多城市求学和谋生。从北方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世态冷暖,丰富着他的阅历,也引发着他的思索。
  “对于记者这份职业,我常怀感恩之心” 在今年6月本刊在上海举行的2009中国传媒产业经营管理论坛上,记者与崔砺金相遇。回忆起中学时代办校园《雏鹰》小报的经历,崔砺金至今仍对曾经当过县志副主编的父亲心存感激。他说,那个时候父亲的书房总是对他充满了诱惑,而文章变成铅字发表是他莫大的荣誉。所以当1992年大学毕业时,享有“校园诗人”称谓的他,怀揣自己一摞厚厚的诗文剪贴本,没有回四川老家,而是直接留在了江苏徐州人民广播电台当了记者。
  两年之后,文学天赋与新闻敏感令他摘得了中国广播界最高奖项――中国广播奖一等奖,实现了徐州电台建台史上零的突破。之后,他却选择背着行囊独自去北京,走进了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深造。
  “对于记者这份职业,我常怀感恩之心。和许多热爱传媒事业的同仁一样,我也把新闻工作视为崇高的事业,而不是简单的谋生饭碗”。怀揣这份职业荣誉感,中国新闻学院毕业后,他如愿被分配到新华社浙江分社,在这个中国职业素养训练最为严格的新闻机构里不断磨砺着自己。2004年春,崔砺金调任新华社云南分社副总编辑,正式走上了业务领导岗位,但他从未停止对社会生活的记录与思考。“转型期社会,矛盾、挑战、机遇均前所未有,这为做一个替民生代言的记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纵观多年来的业务轨迹,他一直在朝着做转型社会忠实记录者、思考者的方向前行。比如他对沿海地区地下金融的持续观察时间将近8年,在浙江、广东、重庆等地就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广泛调研,采写的《飞涨房价恐成“悬河”》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刊用后,掀开了全国整顿房地产的序幕。
  类似这样的深度调研作品还有很多,崔砺金一概把他们称之为“田野调查”。“尽管记者本质上只能算是一介书生,但我固执地认为,那些采自基层的最真实的文字,丝毫不逊色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议案和提案。”崔砺金这样评介他的这些调研文章。
  “错位竞争,浙江拥有财富周报最适宜的土壤” 2006年6月经公开招考,崔砺金从新华社调任市场导报社总编辑。到任以后,他迅速提出“做最好财富周报”的全新办报口号。
  崔砺金告诉记者,“当时提出这样的口号,的确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不过这样的口号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首先,这是一份99%的征订发行对象为浙江中小企业主、市场摊户的专业报;其次,浙江的报业市场看似繁花似锦,《钱江晚报》和《都市快报》堪称都市类媒体的“双子星座”,但同质化竞争的报业市场中仍然有市场空白点,一个体现在周报品种的不足,另一个就是财经类媒体的严重缺失;最后,“财富”和“财经”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含义迥异。基于此,崔砺金坚信“错位竞争,浙江拥有财富周报最适宜的土壤”。
  “我们和都市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专门为中小企业主这个群体服务”,鉴于浙江的民营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中国民营经济的大致走向,他和他的团队提出的办报宗旨就是“为浙江创业者服务,为中国民营经济代言”,期望通过牢牢把握浙江经济的脉动,为一个新兴阶层代言。
  “我们一直服务于中小企业,提出了资源中心观,一切围绕着办报的资源进行增值服务,不仅要做资讯的提供商。而且还在报纸之外搭建了很多的平台。”崔砺金给记者举例说,“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外向型的浙江中小企业感受金融危机最为深刻,报社便适时进行了改版,把最后几个版面统统改为信息管家,为中小企业提供梳理过的商业信息,让他们能够快速地寻找到商机。同时报社也与社会的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在资金和项目之间搭建起一个平台,具体来讲就是一个VIP浙商沙龙,让银行和中小企业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报社作为一个中介,还组织浙江中小企业到省外去考察,而大大小小的培训活动也让企业主们受益颇多”。
  平面媒体绝对不能平面地办报。面对时下最热的话题――金融危机,崔砺金认为,“危机危机,危险之中往往孕育着生机,就看能否及时把握。目前媒体正面临分众化、对象化趋势,专业报完全可以在细分市场潜力和增值服务领域寻找突围的路径。形象一点说,专业报的成败关键在报纸之外,在于借鉴互联网的黏性,千方百计为受众提供增值服务,把报纸作为一个组织者或者一个平台,把受众聚拢在一起,变‘媒体’为‘媒介’,报纸的生存意义就得到了体现”。
  “互联网时代。做报纸杂志化坚定的践行者” 互联网时代传统纸媒该往何处去?这是一个至今还争论不休的话题。而《市场导报》作为浙江报业中唯一提出走杂志化办报道路的报社,践行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做强策划,靠每期的重磅策划吸引眼球、“炸”开市场。
  “面对互联网巨量信息的冲击,传统纸媒的出路恐怕更多的是做信息内容的加工商和新颖观点的提供商。”崔砺金坦言,“对于报纸杂志化的办报道路,理论界至今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毕竟像是一种杂交和嫁接。然而,鉴于专业报的人力、物力,还是攥紧拳头打歼灭战容易些。而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深度报道,构成报社的核心竞争力”。
  “但我们提出的杂志化和厚报并不能划等号。事实上,《市场导报》反而是一份薄报,它每期只有24版,一周共48版。‘厚’不在纸张,而在于内容的内在张力,在于思想观点的锋芒”。在这一点上,《报刊文摘》的一纸风行给了他太多的启发。“有人指出,报纸之所以不宜杂志化是由读者群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杂志作为窄众性读物,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服务对象;而报纸则反之。但这点恰恰是《市场导报》走杂志化道路的优势所在。因为《市场导报》是一张财经类专业报,无论其出版周期、办报内容、读者群细分等,都明白无疑地表明其窄众化定向传播的特殊定位”。
  但限于周报出版周期的限制,凡事抢第一落点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尘埃尚未落定之前,我们抢的是第二落点亦即‘同心圆理论’:题材可能是同城媒体的同一舆论场,但这个交叉的部分越少越好,在具体写法上必须有独特视角;版面呈现上多以头版大照片加内版通版式的做法来完成,在视觉上给读者以冲击力”。事实上,来自杭州报摊零售市场的反馈信息已经证明崔砺金团队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市场导报》的零售销量在经济“寒冬”中不降反升,《市场导报》已逐渐成为一张有独特声音的报纸。
  路漫漫,梦想为灯,崔砺金的传媒道路还很漫长,累积的岁月中这位且行且思的传媒人又将有怎样的思想火花我们还不清楚,但17载传媒时光中他的心得已愈益深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938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