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假新闻导致受众认知偏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从业人员和媒体机构恪守的基本准则。然而,我们身边时时会发生虚假新闻。“纸馅包子”、“最毒后妈”、“北大女生国外裸奔”、“华南虎照事件”等一系列虚假新闻,都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严重损坏了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导致受众对新闻的信任感降低,从而产生认知偏差。以致在2007年12月3日《现代快报》载:近日有人针对嫦娥拍摄的月球图片提出了质疑:通过和美国2005年绕月卫星拍摄的照片比较后,判断中国发回的首幅“月球脸”与之完全相同,并因此而认为是“拷贝”“做手脚”――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驳斥了这一荒唐的质疑,声称中国首幅月照绝对没有作假,并特意公布了两张照片的对比,指出了两张图片中心点陨石坑明显的区别。
  我们在感叹国人敢于质疑一切的怀疑精神之余,不能不思考这种“虚假新闻综合症”现象。2008年9月11日,《京华时报》刊载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虚假消息,由于该报记者对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采集有误,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错误结论,造成报道严重失实。该报道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H股下跌5.16%。2008年10月14日,上海《东方早报》刊载题为《年底前“政策利好不断货”》的虚假报道。不负责任地散布“年底前政策利好会不间断地出台”等言论,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后果。2009年1月18日、19日,山东《青岛早报》、四川《华西都市报》连续刊登了题为《深海围“鲨”》、《“海口”猎“鲨”》等关于我国舰艇编队索马里护航情况的虚假文章。由于《青岛早报》《华西都市报》未认真核查文章内容,也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把关,致使虚假新闻见报,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后果,对我们国家和军队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诸如此类的虚假新闻层出不穷。这使很多读者对媒体报道和政府发布消息的真实性大加质疑。于是怀疑亿元巨奖造假,怀疑考古成果造假,连嫦娥工程这种科技含量极高、专业门槛非常高、非常严肃的科学事业,都遭到怀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虚假新闻综合症”现象?
  很多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刺激性,故意制造虚假报道,或者片面夸大、吹捧,与现实情况不符。编辑如果不严格把关,没有认真核实新闻来源,直接从互联网上转载消息,就会造成失实报道。这些报道一经传播便会造成不良影响,损害社会公众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当受众明白自己原本信以为真的新闻信息内容原来是不真实的,就会感到自己被欺骗甚至被愚弄了,对新闻的信任感就会削弱,逆反心理会随之产生。受众感受到的被欺骗和被愚弄的次数越多,对新闻的怀疑和不信任也就越严重,逆反心理增强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其他相关的新闻信息乃至所有新闻信息都会认为不可信。受众一旦形成这种心理定势,对于传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因为传播者在传播新闻信息时,受众还没有理解信息,认知偏差就已经形成了。一旦认知偏差形成,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受众就会放弃衡量客观事物的客观尺度;而是在逆反心理的驱动下,沿着偏激的思维方向来考虑问题,必然会造成实际的传播效果与传者的意图产生错位。古代有“狼来了”的故事,正是因为人们受到了小男孩的欺骗,产生了逆反心理。当狼真来了的时候,小男孩的求救声并没有促使大家得到正确信息,而是在多次受骗后形成“认知偏差”的心理驱动下做出反应:认为狼没有来,又是小男孩在捉弄他们。《红楼梦》“太虚幻境”中那副对联所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正是受众这种心理的极好写照。如2008年7月31日,广东《新快报》转载题为《韩国历史教授有此研究“成果”:孙中山又成了韩国人》。经国内外众多媒体追查,查明此消息缘于2008年7月28日天涯社区“国际观察”版一名叫“huhuhu8hu”的网友发布的一篇题为《朝鲜日报:孙中山原来是韩国人》的帖子。这一连串的虚假新闻使媒体形象受损,同时也使受众养成了“怀疑一切”的习惯,以至于会有人怀疑嫦娥首幅月图抄袭美国!
  虚假新闻使受众产生认知偏差,从而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
  首先,达不到宣传效果,造成预期效果和现实效果的矛盾。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这则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新闻报道具有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虚假新闻不仅浪费了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更使他们的感情受到欺骗和伤害,直至造成思想行为方面的误导,有碍整个社会的常态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虚假新闻轻则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重则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其次,不利于塑造媒介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传达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虚假新闻不断,不仅对社会和受众是严重的伤害,并且对于新闻界自身的损害也是不言而喻的。虚假新闻在破坏了人们对媒体信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因此,虚假新闻是把双刃剑,既害人害己又害社会。
  如何避免虚假新闻,减少受众认知偏差,这里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实话,不弄虚作假,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真实性。新闻工作者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修养,提高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
  二、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导致虚假新闻出现的情况很多,危害性也很大。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掌握好“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防止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侵权、毁誉现象,对那些确实由于新闻报道失实造成侵权、毁誉及其他恶劣影响的,有关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同时承认错误做出更正。
  三、传播者要有强烈的受众意识。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要努力增强受众意识,在进行传播之前,应该全面了解受众,加强与受众的感情沟通。逐步消除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感,增强受众的心理亲近感。争取在真实的基础上,使传播内容充满可读性、趣味性和贴近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最终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样,才能在受众中间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达到传播者的目的。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采访、编辑、刊发等内部管理制度。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近年来不断采取措施,规范新闻机构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但仍有少数报纸不负责任地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文章。今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责令《京华时报》《新快报》等6家报纸公开道歉,澄清新闻事实,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依法对6家报社做出相应的处罚,将编造虚假新闻的人员列入不良从业记录名单,限制其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同时,还印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要求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采访、编辑、刊发等内部管理制度。不得刊发、转载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不得转载、摘编内部发行出版物的内容。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新闻事实准确。
  总之, 在当今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下,新闻工作者应该恪守职业操守,始终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同时,增强受众意识,改变传播策略,最大程度地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尽最大努力减小受众的认知偏差,达到传播意图。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09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