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体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吸取民族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设计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探索出富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室内设计,并使其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文化产品而被世界认同和接受。
  [关键词]室内设计 地域性 文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34
  
  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便捷,光纤和无线通讯技术将人们联系在一个更紧密的空间,从而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大大地拉近了,地域间的距离被大大地缩短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全球化的文化趋同现象,这对地域和民族性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地域性与民族性文化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1]吸取民族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设计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探索出富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室内设计,并使其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文化产品而被世界认同和接受。
  一、文化全球化与地域性文化
  “全球化”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奥尔多•拉维特(Theodre Levitt)在1985年发表的《市场全球化》一文中出现,其本意是用“全球化”一词来说明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有所不同,指各民族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带着各自的伦理道德,带着各自的价值观念走到一起来。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存在都鲜明地打着自然、地域、民族的印记。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一个民族永远留着他乡土的痕迹。”[2]也就是说:任何文化本身都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离开了本土性也就无所谓文化。所谓“文化全球化”,只能是在地域性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异域文化的跨国交流和融合。
  地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但作为地域文化之地域性特征却绝非仅有空间的含义,而是一种在时间的历史中形成的空间形态。换言之,一种在地理上属于世界某一区域的文化,是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的文化积累而形成的。因此,地域文化的概念也就含有表层的空间和深层的时间两种维度,就其本质而言,地域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在时间这一维度上展开自身延续性的。另一方面,空间形态则是在时间的维度之中随着文化的流传和变迁从而形成的相对稳固的群体集合,由其在世界各地分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究其根本则仍是不同的历史文化相对独立发展而形成的差异性形态。
  二、地域文化的主要层次
  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人们往往只停留在文化表面的浅层理解。学者庞朴先生在《文化结构与现代中国》一文中提出文化的“物、心物、心”三个层次说,他认为文化结构包含三个层面:外层是物,即人类的物质产品,是可见的;中层是心、物结合的部分,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机器的原理、雕象的意蕴之类;核心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相当于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等。 [3]台湾学者余英时把文化交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第二个是制度;第三个层次是风俗习惯;第四个层次是思想与价值。与庞朴先生的见解有许多相似之处。[4]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其它国家各不相同,地域性文化在设计中体现主要是指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在建筑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也有以下三个层次:
  1. 外层文化
  “外层文化”指物,指一些具象的东西。建筑室内设计中主要指形式和做法,如传统建筑的屋顶曲线、木构架样式、斗拱、围廊、门窗、装饰纹样等等。外层地域文化的传承主要指布局方式、形态的运用。由于许多极具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品均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狭隘性或专属性,并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譬如中国传统的建筑的月洞门,梁柱、斗拱与屋顶等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域空间形体元素。“外层文化”的沿用是选择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符号的直接运用,例如“大屋顶”、“大台阶”、“红柱子”等地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直接运用,它们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采用了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居中升起、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两者的空间设计虽然简单,仅局部运用有代表性的传统符号,但足以引发顾客对中国地域文化的深远联想。
  2.中层文化
  中层文化是心与物的结合,指具体的方法、程式和规律,例如几何与自然形态的互补、空间的互动、人的行为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契合、园林空间组织手法等等。中层地域文化的体现主要体现在空间处理与流线组织上。
  “中层文化”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表现为运用封闭空间与开敞空间在同一个环境中相互共存,空间互动,在现代设计中特别强调这种虚中有实的空间的互动性与空间形式的变化,从而使空间变得流畅而有活力。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虚实相渗,内外流畅,引景入室等这种些功能模糊的空间形态,具有空间交融的特性,使空间模式充满了人情味道,表现出一种朴素、平和、和谐的美。传统的中式室内空间相当讲究“隔断”,但落地罩屏风、博古架等这些隔断的目的并不是把空间阻隔,而是“隔而不断”。它们是一个空间的过渡、一种装饰、一个指示。如宜兴国际大酒店大堂的室内空间就采用这种“隔断”的围合方式。透空的装饰木门扇把大堂与自助餐厅区分开来,镂空的处理给人似隔非隔的视觉效果,视线不受阻碍,流线得以梳理,整个空间的设计充分强调了空间的流动性。又如,有些园林式酒店根据空间的主从关系、客户行为和流程秩序来设计空间路径。在空间组织中巧妙的运用一些曲折的“游廊”创造出曲折迂回、景物多变的空间环境,使得步移景异,旅客在观赏精心设计的景观节点的愉悦感中不知不觉的到达目的地。这些设计将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的布局概括提炼后,并创新改造,与现代设计功能及物质技术条件相结合,以联想、隐喻等方法再现传统;或是用现代的材料诠释传统的平面布局、空间形式、造型外观,以传达传统地域文化。
  3.深层文化
  深层文化则属于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思想、民族性格等。如老子的空间说,“天人合一”思想,“共生”、“重生”、“中庸”、“阴阳”、“五行”和“风水”思想等等。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临摹图像、图形,构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空间的构成、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
  “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的运用广泛,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人与空间、人与环境之间良好的关系,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庄子曰“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合一’ [5]。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成为古人建筑思维意念上的一种共识, 是伴随着天人合一思想自身的发展和成熟而实现的, 而它对传统建筑文化具有统摄作用, [6]一件好的室内设计作品,应该人与空间环境、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在传统设计中“因景互借”,就是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例如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外墙设计极富中国气韵,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国家馆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展现了中国文化、东方哲学对理想人居社会环境的憧憬。这里超越对传统建筑外现形象的追求,以现代方法研究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标准、哲学思想等,充分表现了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这种空间组织形式是值得提倡的。
  三、建筑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途径
  设计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地域性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狭隘性或专属性。[7]如何继承传统,首先必须认清楚传统与现代设计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把传统设计思想用于现代设计创造中,找到正确的设计途径,力戒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地域文化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表达主要有三种途径,“形”的提取与衍生;“意”的沿用与延伸;“神”的把握与传承。
  1. “形”的提取与衍生――生境
  “生境” 是最表层的文化表达,是把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和形式形式保持下来,加以强化处理,删除琐碎的细节,突显当地的文化特色。这只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形象的简单复制。在室内设计中的主要体现在传统建筑木结构外形的延续;挂落、藻井、彩画、字画玩器及家具等陈设品的设置;或者直接采用传统的装饰图案、字画元素应用于空间立面设计中;这种“生境”的手法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古朴,典雅,在气氛的渲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这仅仅是对传统元素的罗列,只是简单的继承,这种对传统的继承方式并不是最佳的方式。
  2. “意”的沿用与延伸――画境
  文化的核心是传统哲学,而传统哲学的本质是传统的思维方式,“画境”正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提取传统、地域艺术的典型符号并运用在室内设计中,不仅仅是生搬硬套来强调民族传统、地域特色。不同于第一种类型的简单复制,这种手法比较注重传统元素的符合性和象征性。传统建筑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不可完全照搬,全面复制,落于俗套,应探索符号背后隐藏的文化精神加以提炼概括,解其意,取其精,延其神。结合时代精神、新材质,新技术及现代设计手段加以重组创新,以适应现代多元的审美要求。例如,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打散、变形、提炼、重构后运用,这种符号的重构创新,提供了解认识地域文化的桥梁,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有利于室内空间环境的文化品位的提升,创造出具有当地“情调”、地域特征与时代气息的室内空间环境。[8]
  3. “神”的把握与传承――意境
  意境,是指某种意思或理想的表达。地域文化中的气势、魄力、疏旷、雄浑、朴茂等基本都与意境有关,所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没有意境就没有感染人的力量,意境是建筑室内设计的灵魂。在文化向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秉承传统的建筑创作已不再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拷贝,建筑室内设计中强调地域文化内涵,不是靠借用几个传统装饰符号就有地域文化性。而是试图通过建筑室内来表达出传统意义。体现意境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将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及符号通过提炼及抽象化来强调民族性及地域性。运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展现和具有传统意境的元素符号来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具有传统的文化气息的建筑室内空间。这种方式突破了前两者对于形的追求,而是表达出更有新意的传统文化意境。这种方式对所谓的传统的继承,从本质上说是对传统意象的继承,这种方式强调的是对传统的“神似”,强调的是那份“感觉”,那份“意”。目前在一些茶馆、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与当地的地域风情相结合,很好地传承了地域性文化特征。设计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对待地域文化依然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意境”则是“悟”所寻求的结果。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也是中华民族美学的精髓。
  四、地域性文化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表达
  联合国组织各国出巨资保护世界各地文化遗产,目的是提倡在现代文化创作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保持地域文化的特点。贝聿铭先生曾说过“现代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就好比是一棵树,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互传花粉需要时间,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当代室内设计语言。设计师要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重新用理性的眼光去寻找那被久久淡忘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任何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都不能够以淡忘历史、忘却传统为代价,“现代化”应该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化。芬兰的一位女建筑师说:“下一届的国际式是文化与地区的特色”,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地域性是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形”的提取与衍生;“意”的沿用与延伸;“神”的把握与传承。借鉴传统文化,强调地域性,用全新的设计语言表达传统的建筑语汇,是建筑室内设计的一个较好创新途径。建筑室内设计既要有时代感,又要兼有民族性,要以独特的眼光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室内设计能够反映出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是时尚感和民族化在室内设计发展中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地域性建筑室内设计,惟有将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元素抽象,提炼出来,将民族的,传统的,地方的那份“感觉”用现代化的建筑语言表述出来,才能区别于西方,区别于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建筑特色,并使其成为具有国际性的文化产品而被世界认同和接受。在设计中强调地域性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室内设计中的亮点话题,强调地域性与民族风格也就是通达设计的世界性。
  
  参考文献
  [1] 陈新生.《室内设计的地域特色分析》[J] .装饰,2006(2)
  [2] 丹纳.《艺术哲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
  [3] 庞朴.文化结构与现代中国,见《良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 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季羡林自选集》.[M] .华艺出版社, 2008.10
  [5]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 中华书局,1983.71页.
  [6] 徐清泉.《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J] .新疆大学学报,1995.2:80-84
  [7] 蔡丽芬.《浅议新技术背景下酒店空间设计的地域性》[J] . 山西建筑, 2009(9) : 20 - 21
  [8] 托娅.《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亲和力特质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对应力》[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作者简介
  吴向东(1968-),男(汉),研究生,南京富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主要从事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蔡丽芬(1970-),女,副教授,硕士,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与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12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