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可能”的无限与无限的“可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介绍大理学院“文学、绘画、音乐”三位一体选修课的文章以“增长智慧、开发潜能”为题,在2006年7月10日《中国教育报》的“教学奇葩”栏目发表后,有读者来函询问在课堂上怎样将三者有机结合以及教学效果如何等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此再作一点深入的评介。
  从选修过这门课的学生们的一般反映来看,首先,他们认为这门课十分有趣,把音乐、绘画与文学结合在一起,用文学的观点阐释音乐和绘画的意境,在课堂上有说有唱有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觉得轻松愉快,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一种调节,但又不是纯粹的娱乐,而是用思想驾驭形象,做到寓教于乐,学有所得。其次,他们认为这门课十分有用。音乐、绘画与诗歌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激情,激发了新的智能增长点。通过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才艺技能,还增长了智慧,开发了创造的潜能。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将学到的才艺技能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有的在中小学教学实习中就用上了,深受中小学生们的欢迎。
  短短几十个学时的一门选修课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是就绘画而学绘画,就音乐而学音乐,也不是将绘画、音乐与文学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文学、音乐与绘画了悟人生,运用三者的有机结合创造种种“可能”。
  绘画与诗歌的关系,不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光是简单的抽象与形象的关系。的确,诗歌常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往往通过很多意象构成意境。意象,是附着了某种“意”的“象”,或能使人联想到“意”的“象”,它不是意本身,却能使人联想到意。因此绘画中的写意画也可叫做“意象画”,借画中之物(象)来表画家之意。形并不等于意,却与意有密切的关联。
  事实上,抽象思维是人类智慧特有的品质,是思维方式的进步和飞跃。的确,并不是所有抽象的东西都可以用形象来表现的,很多抽象的东西也是难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但借助形象却能使其易于领会和沟通,因此,人们常常借助形象的手段来表达一些抽象难懂的东西,从抽象中求形象并不是思维方式的倒退。反之,针对图象传播发达的“读图”时代可能造成的理性思维弱化,我们又要从形象中求抽象,用文学提升绘画的境界,力求表达更为深邃的“象外之意”。
  苏轼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好个“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画家一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形式,就有可能以一当十,通过一种具体的形态,表现出远远大于画面本身的某种情思。一件艺术作品所可能达到的艺术技巧的高超性、所可能表现的思想意蕴的深邃性是无可限量的,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它不知吸引着多少艺术家为找到这种恰当的形式而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另一方面,人类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样式也是无限丰富多样、无比复杂细腻的,就像一片无边的海洋,即使包括绘画、音乐、文学在内的“艺术之勺”怎样舀取也总是取之不尽、永不枯竭,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各种艺术作品也总是前赴后继,层出不穷!这就是“可能”的无限和无限的“可能”。
  绘画、音乐与文学的理想目标是与造化争衡,通过创造达到某种可能的境界。绘画是可能的图景,音乐是可能的激情,文学是可能的人生。
  一般认为,这种境界只有文学家艺术家才有可能达到,其实不然,只要通过学习训练,其中的“道”却是普通人都可以领悟的,并可以运用其中的“道”去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很多学生的学习体会也许能说明这个问题:
  “也许学会了安静是学习这门课的最大收获,同时在其它方面也获益非浅。过去总会有心烦意乱的时候,那是缘于我的不坚持。通过学习绘画我忽然间悟到:一幅残缺的画面,就像一份病态的心情,甚至一个不完整的人生令人沮丧,所以就坚持了下来,不仅只是绘画,对待其它事情也要努力这样做。”
  “文学、音乐、绘画三位一体的结合,让我感到十分新奇,在上课时听着美妙动情的音乐,欣赏生动形象的绘画,会产生许多奇妙的灵感,并且其它方面的创造才能好像也被激发了。”
  “三位一体课体现出了一种开阔宽容的胸怀,教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要像写诗作画一样,自然随性,虚实相生,化繁为简,有所注重也有所忽略,做本色的我,诗意的我,自然的我。这门课与其说是技术培养,毋宁说是精神的塑造,会让学者受益终身。”……
  这门课开设到一定程度,学生们恍然明白了: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不一定要成什么艺术家,而是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拥有开阔的胸襟,丰富的情感,优美的心灵和崇高的精神,去迎接生活中种种可能的际遇,去塑造自己独特亮丽的人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文学、音乐、绘画三位一体课就是有意通过不同思维方式的嫁接,催生美妙新奇的智慧之树,给想象插上翅膀,让激情猛烈燃烧,让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种种“可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34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