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花园租客:一次景观都市主义内涵延伸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景观都市主义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它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的循环模式:即通过景观的手段重新组织现有废弃空间,在重建绿色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影响周边参与人群的思维模式,鼓励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引导整个区域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通过对南京长虹路原皮革厂地块的景观再生实践项目的解析,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在废弃园区产业类建筑改造更新过程中的适应性运用,以期对其他类似地块的改造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都市主义:废弃空间;生态再生;启示
  中图分类号:X-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8-32(5)
  作者简介:杨锐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景观设计硕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赵岩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李辰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本科生
  
  1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am》是指“当代城市化进程中一种对现有秩序重新整合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最基本要素”。景观是一个媒介,是唯一有能力针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从逐渐适应和交替演变等方面提出有效解决方法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对城市化的进程提出开放式的、不确定的解决策略,并根据城市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提出相应的适应性方案。它不仅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模型,更是一个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发展过程的模型。
  景观都市主义有以下几层涵义:首先,在所有项目开始之初,景观优先考虑,风景园林师成为组织者与领导者,重新整合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景观手段作为媒介,植物作为载体,成为整个场地复兴和再生的“种子”和催化剂,自然和生态的理念得以引入城市,即尊重场地的自然演变肌理,城市的发展融入在生态演变中;第三,景观设计是一个过程,强调时间的长期性和过程中与周围人群的互动性、设计过程的展示和大众的参与。这一方面,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使得设计的结果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因此景观设计提供的只是开放性的策略而非具体的设计形式,设计师提供的设计方案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很多景观都市主义的案例都提供了20年、50年甚至100年的发展策略;第四,以较低的景观前期投入撬动整个地区的发展,从而推动场地的再生,这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终,景观彻底代替建筑等,成为城市开发新秩序的最基本元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都市主义适用于不断萎缩的城市中心区复兴以及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城开发。其中,对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的扩张蔓延和景观的支离破碎,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显示出一些典型的后工业社会的特征,而始于80年代中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又使很多传统产业逐渐衰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形成了很多废弃的厂区、库房。这些产业类建筑往往拥有丰富的空间形态,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和文化意义,如记载上海百年产业兴衰的江南造船厂和见证南京近代工业化进程的金陵制造局等等。政府对于这些地块的功能提升和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关注,以及一些艺术人士“自发”对这类建筑重新利用的实践,推动了“创意产业园”模式的盛行,成功地案例如北京的798艺术社区、南京的创意东八区等。而这些更新改造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空间的再利用,景观依然作为城市结构调整的“配角”。这显然是景观都市主义研究者所不愿看到的,景观不应过多地承担粉饰作用,而应更好地介入到城市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为此,风景园林师提出一系列以过程为导向的发展策略,将城市“泛公园化”,即未来的“城市:公园”,而所有的公众事件的发生和社会活动的展开都围绕这些策略,在这个进程中,城市的结构形态将得到根本改变。
  
  南京长虹路原皮革厂地块景观都市主义实践案例,针对上文中提到的这类废弃产业园区,试图建立起一种具有主动性的景观循环模式:即通过景观的手段重新组织现有废弃厂房空间,在重建绿色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影响周边参与人群的思维方式,鼓励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引导整个区域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2 案例解析――南京长虹路原皮革厂地块景观都市主义实践
  
  2.1 场地概况
  目标地块位于南京市建邺区长虹路与南湖路交界处西北侧,总面积2000平方米,原先是南京市皮革厂,周围被80年代中期建成的居民区包围,像这样处在城市中心区的后工业小岛在中国的城市中十分普遍。这里只有几棵被垃圾堆包围的树木,间杂着一些爬墙的藤蔓植物和角落里的野草,它们是场地最初始的“租客”;原有的高大厂房依然默默矗立,在被废弃之后这里又陆续新建了许多用作仓储的棚户,建筑使用空间被二次分割,
  并且变得更加支离破碎。这些废弃的产业类建筑见证了场地“租客”的历次变迁(图1),即从建造初期的树林植被,到大生产时代热情高昂的工人,再到废弃之后被现在的经营小业主和城市外来户所占领;目前,这里的旧建筑成了很多小经营者的天堂,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使得经营、仓储、居住混杂,人群之间没有交流,死气沉沉,这些经营小业主们是该场地现在的“租客”。
  
  2.2 设计理念
  设计伊始,我们选择一百人作为样本对该地块及周边居民做了问卷调查,问题涉及人们对该地块的各类需求,主要有:满足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增加绿色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构筑物、提高就业机会、休闲功能、安全性等。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景观改造必须首先为场地内的居民考虑经济上的出路,他们现在经营着的一些业态:如茶叶铺、钢材加工、仓储搬运等,是全家人所依赖的生活来源,如果不面对这个现象,无法解决场地改造的根本问题;其次,才是考虑适当增加景观绿化和休闲设施,改善场地的环境;最后,访谈中所碰到的周边的很多居民,他们原先就是南京皮革厂的职工或职工家属,对该地块有着深厚的感情,满足这部分人保留部分工厂美好回忆的景观诉求也是一大难题(图2)。
  
  于是,一个“花园租客”的设计概念应运而生,即引入一种全新的绿色经济模式,创造一系列可供出租的“空中花园”,不仅为该地块有限的绿地面积增加了绿量,提供了休闲、交往的活动空间,并且旨在通过花园租赁的方式提高场地环境吸引力和增加经济收益。这些可租赁的“空中花园”将成为场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并成为未来新的绿色“租客”。
  主要的手法是,将原先场地废弃材料所组成的构架,营造成为空中花园的主体结构支撑,花园不仅是建立在地面上,而且要形成空间立体的绿化模式,并引入先进的生态营建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绿化用地紧张的矛盾,同时成为生态科普、寓教于乐的休闲空间。运营方式上,伴随着旧厂房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出租,原住户和租户在租赁建筑空间的同时,选择租赁一定面积的空中花园:运 营方提供一部分花草种子给场地内的租户并给与技术支持,引导他们参与这个新的绿色行业,未来培育成熟的花草可以出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崭新的区域生活方式:一方面,“空中花园”的独特绿化景观增加了观赏性、科普性、趣味性和参与度,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出租花园可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收益,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将景观真正溶解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后,景观撬动了地块旧建筑和旧工厂遗留景观的再生,重新建立人与土地、与自然、与工业记忆的良好链接,成功地唤起了人们的场地回忆。
  
  
  2.3 具体措施
  2.3.1 单体模式
  空中花园是由可拆卸并能灵活组装的单体构架模块构成的(图3)。在构架材料上选择了废旧的钢材或木材(部分可以从现有经营钢材加工的小企业主手中收购获得),将这些单元根据场地空间的要求拼接起来,形成一个个景观结构单元。然后图3空中花园单体构架模式示意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不同的植物种植其上。当然,对于每个单元架我们也进行一些适应性设计:每个单元架上的圆形孔洞预留出来为了透光;同时,每个单元架的板面都有一定的坡度,这样雨水或生活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流经整个板面,达到自给灌溉的目的。每个单元的支撑架都是透明的空心管,这样可以让多余的土壤水分顺着管壁流下来,这样的过程通过透明材质呈现在使用者的面前,又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态过程演示并具有科普涵义。
  2.3.2 系统构成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这些“空中花园”还具有两个自我生存的系统。一是水循环系统。在雨水充足的时候,这些空中花园会吸纳大部分的降水,流经不同的架层,满足植物生长而需要的水分;而在雨水缺乏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用水经过过滤,通过与建筑相连的透明支架管流入架子,由于架子表面的坡度,使架子表面的植物可以被灌溉,最后,少量的剩余过滤水渗入地下,几乎没有污染。二是生物循环系统。除了租客们对花草的照料外,鸟类、宠物及人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花粉携带并传播,使得这些植物得以自我繁衍,同时动物们的排泄物成为植物的养料,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小型生态系统(图4)。
  
  
  3 小结与讨论
  
  景观都市主义的应用范围一般是较大的空间和尺度,该项目证实在一个以建筑为主体的旧厂房空间里,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也是可能实现的。首先,当面对困扰场地的问题时,景观优先考虑,引入绿色经济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其次,垂直绿化的空中花园丰富了空间类型,而新颖独特的运营视角也成为场地更新再生的催化剂,生态的理念被引入废旧的厂区,广泛的公众参与作为考虑的重要维度。场地的现有“租客”,即那些小企业主和经营户们,必须积极参与到这场绿色革命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这次产业转型的先机,他们既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又能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最终,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引导人们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促进场地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
  景观基础设施的存在既是为了环境的平衡,也是为了人类的生存。通过景观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方式,然后人们再对环境做出正面的回馈,这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当然,在项目操作初期,政府应该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并提供部分启动资金,但是对于未来,这种循环模式十分有意义。例如这个过程至少可以唤醒人们的节水意识,通过透明的支架管,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雨水流动的过程,慢慢产生需要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在日后的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图5)。同时,这种广泛的居民参与,对重塑城市中被遗忘很久的邻里关系意义重大。场地内的“租客”们可以在每天照顾花园时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增加了交流的机会。由于景观基础设施的设置,这里会变成环境优美的休闲空间,周边的居民甚至其它地方的市民可以进入该空间,享受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愉悦,这既增进了人群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使场地内的居民不再生活在原先的“后工业孤岛”中,而是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最终实现由“租客”到“原住民”的彻底转变。因此,在该地块的项目实践中,通过从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和景观基础设施入手,去组织、影Ⅱ向和改变城市形态和生活方式;而景观也不仅仅停留于某种一成不变的描述性的景象,而是关注于各种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过程,包含了对土地的感官和体验。
  
  总之,该实践在一个充满矛盾的场地引入一种景观,然后通过景观的发生、演变过程影响人们的意识,从根本上将可持续的理念植于人们脑中,再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反作用于景观,达到场地、景观和人的“三位一体”,最终彻底改变地域结构和生存模式,这是对景观都市主义内涵的一次有益的延伸尝试。
  
  (责任编辑:谢 静 蒋亚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36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