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徒步运河:从拱宸桥到拱宸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住在杭州,就是一种幸福,不仅坐拥美丽非凡的西湖,还与风雨千年却尽显妖娆的京杭大运河枕流而居。运河两岸游步道全线贯通后,于闲暇时刻沿着运河随性地徒步流连,便成为这种幸福生活的又一生动诠释。在杭州徒步大运河,拱宸桥是最好的起点,也是最好的终点,不仅仅缘于它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大运河杭州段的精华大多如珠玑般散落在拱宸桥附近的东西两岸。
  从拱宸桥东端的运河文化广场出发之前,我先来到广场南端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参观了一番,加深一下对大运河的了解。这也算是徒步运河前的必修课吧。
  初秋的早晨,阳光明媚。从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出来,沿着运河东岸青石铺成的游步道怡然前行,穿过几幢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眼前出现一条绿荫组成的甬道,低垂的杨柳随风轻拂。
  过了登云桥,我来到了根据著名作家陈从周在散文《故届》中的描述所建造的青莎公园。几幢古朴的建筑矗立其间。高大繁茂的法国梧桐整齐如一地排列在河岸和马路之间,蜿蜒的石板路在树林间见缝插针、曲折穿行。路边肆意疯长着一丛丛的芒草。间或还窜出几株飘絮如雪的芦苇。啾啾的鸟鸣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视野渐渐地开阔起来,登高远眺,空旷的河埠头一览无余,斜对岸的小河直街影影绰绰,白墙黛瓦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一抹夕阳低远树,分明翠敛西山,苍苍松桧锁禅关”。若是薯秋时分,苍茫云水之间,枫林尽染,西山晚翠亭连带着清可轩和西侧的河埠头共同组成湖墅八景之一的“西山晚翠”,营造出翠敛西山的美妙意境。
  青莎公园南端的河湾处是一个不大的广场,三面环水,几乎和水面平行。广场两侧分布着一幢幢仿清末江南建筑,朴而不俗,是当时原汁原味的杭州民居。新造木质码头旁,一面仿古旗幡迎风猎猎,上书三个大字:“北新关”。据历史记载,北新关在明代即为运河七关之一,杭州地名“大关”,就寓意着北新关之“大”,映射出明清时期北新关地位的重要,以及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繁荣。
  过了大关桥,我进人修缮一新的大兜路历史街区。历史上。这里是“十里银湖墅”最繁华的一段,商市文化繁荣,庙宇香火旺盛,市井文化遗存丰厚。始建于北宋年间(公元978年)的香积寺。就深隐在阡陌纵横的街巷之中。运河边高峨的香云牌坊下有一个游船码头,游人可以在此上岸游览香积寺。
  沿着运河东岸继续南行,过了江涨桥,在运河和胜利河的交汇处,一处深宅大院寂寞深锁。从门额上的题字我得知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粮仓”的富义仓。富义仓由浙江巡抚谭钟麟于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7月建成,不仅是京杭大运河米市、仓储和码头装卸业等经济业态发展、繁荣的宴体见证,也是中国仓储文化的历史沉淀和象征。
  不觉已是正午,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咕”叫了起来。正巧,富义仓西侧就是胜利河美食街,海鲜炒菜,烧烤小吃,各地风味的美食应有尽有。我随意选了一处生意繁忙的店里坐下,点上三两个佳肴,既安抚了正在闹革命的肠胃。也让有些劳累的双脚小憩一下。
  向南越过富义仓门口古色古香的华光桥。河边的树荫里摇曳着一杆黄幡,幡上三个醒目的大字表明此处是御码头。御码头由运河码头、南薰轩和碑亭三部分组成。据石碑上的铭文记载。康熙、乾隆曾经十二次巡游江南,十一次到达杭州。遥想当年,浩浩荡荡的龙舟大驾光临,杭卅『地方官员率领着一千百姓沿河翘首企盼,恭迎圣上。
  钻过霞湾大桥,我沿着拐来拐去的木栈道跨过一条狭窄的河道,抬头东望,忠亭高高在上,这里流传着南宋名将韩世忠、粱红玉夫妇的抗金传说。忠亭南侧的空地上,韩世忠跃马引弓,粱红玉擂鼓助威,这组栩栩如生的铁质雕塑,再现了当年气壮山河的历史瞬间。
  “巷酒旋风,紫骝嘶过处,随意数残红”。从雕塑往南。过了德胜桥,就到了潮王桥北的湖墅八景之一――“半道春红”。相传旧时夹路栽桃花,故名。借助新运河的推出,如今的潮王桥畔遍植了桃花,修筑了亭台楼阁,设计制作了恋酒戏春、残花拾趣、老翁报春三组雕塑。待到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桃花盛开,人们又可以领略到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绝妙景致。
  过了德胜桥,经朝晖桥。我沿着新开辟出来的游步道前行,来到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的西湖文化广场。运河在这里拐了个九十度的弯,掉头向东直奔波澜壮阔的钱塘江而去。久负盛名的武林门水运码头,恰好坐落于这个直角的位置。从武林门水运码头出发,不仅可以游览运河,还可以前往西溪、塘栖乃至钱塘江。
  站在宏伟西湖文化广场上,如同从时光隧道穿越而来。刚刚还辗转在古色古韵的小桥流水,瞬间却现身于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
  在这里,游人们可以做一个选择。向南,翻越文化广场桥,立马就能融入滚滚红尘,在武林广场周边鳞次栉比的商场大厦里享受“血拼”的快乐。而我,向西走过现代与古典相得益彰的钢木结构的青园桥,再次回到钢筋混凝土围困下的那片净土隐地。
  从东岸到西岸,同一条河流,不一样的视角。眼中的风景也另有意境。
  步移景换,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德胜桥南的“夹城夜月”,现存的长廊,依据旧时的样子复建。廊前建有一组“望月、伴月、思月”为主题的雕塑。“孤月泛江秋,露下高城静。期着佳人夜不来,坐转霜梧影。”据说每逢月圆之夜,皎洁的月轮便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挂在亭阁的后面,从桥侧望过去,桥上翩然而过的行人剪影般映衬在朗朗明月之上,定格成“夹城夜月”的绝美画面。
  再一次穿过德胜桥,不过这次是由南向北。霞湾桥南的左侯亭与忠亭遥遥相对。左侯,原名左光裕,本是宋朝时的一位善良的桐城米商。金兵南下,国难当头,左光裕恪守着诚信济世的祖训,为了赈济灾民耗尽了自己大半生的积蓄。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他的善举感天动地,南宋朝廷追封他为大宋“庇民侯”。而在民间,他被感恩戴德的民众们供奉为“左神菩萨”。
  从左侯亭沿运河继续向北,过了霞湾桥,江涨桥南的一处与运河相汇的河湾里,停泊着一条被称为乾隆舫的仿古画舫。这里被称为候圣驾。据说是清代的官员们恭迎乾隆皇帝之处。
  与候圣驾隔湖墅路正对的信义坊。是历史上商贾云集、百货登市的黄金商街,如今被开发成为依托运河文化而建的商业步行街。
  在城市中奔流穿梭,大运河上少不了的就是桥,它们既连通了过河的道路,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又以其迥异多姿的形态为这条流传千年的运河增添了一处处绝妙的景致。
  “一叶渔舟吞暮景,夜来江涨平桥”。江涨桥与华光桥呈八字结构,河面极为开阔。从候圣驾过江涨桥北行不远,一座石塔子孓而立,这就是杭州目前唯一保留的清初佛塔――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香积寺西塔。如今被安放在与香积寺遥相对望的运河西岸。
  香积寺塔北为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卖鱼桥码头,如今也是杭州运河客运的一个重要码头。一组清末民初卖鱼桥码头生活场景的铜雕,再现了日时的卖鱼桥依仗着京杭大运河的便捷交通,舟楫汇聚,商业兴盛的景象。
  过大关桥继续向北,一组栩栩如生的运河纤夫塑像跃然而立。他们三五成群,神情凝重,赤脚露背,弓身直腿,步调一致,勇往直前。恍惚中,风中似乎传来纤夫们高低错落、有些沙哑的号子声,“嗨哟”、“嗨哟、嗨哟”、“哎嗨……”满载货物的木船高挂白帆,在紧绷的纤绳牵引下,划破波光粼粼的河水,艰难前行。
  穿过余杭塘上的康家桥,视线之内出现一栋栋古朴的两层小楼,沿水而立、白墙黛瓦,这就是著名的小河直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漫步街中,两旁整治一新的清末民初建筑依然保持着一河两街的传统格局,茶楼酒肆杂陈。历史悠久的酱园、米铺、孵房等老字号、老店面不时可见。
  从小河直街向北,沿小河路过登云大桥,就来到了拱宸桥西历史保护街区。除了成片保存完整的清末民初的传统街巷,桥西直街还保留了大批近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的生产厂房。坐落在街区内的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扇博物馆都是用老厂房或仓库改造而成的。
  在几株高大的樟树丛中向左拐个弯,经过中国清末著名实业家高懿丞的铜像,向右,一汪碧潭之上六曲回环,一幢有些残破的中西合璧的二层清水砖建筑出现在面前,这是拱墅区唯一得以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和私家花园――高家花园。虽然楼去人空,园子长时间无人居住,显得有些凄凉,可柱头上的雕刻斗拱,扶手上的木刻彩绘,门前的假山鱼池,依然诉说着昔日的繁华胜景。
  高家花园西侧就是运河天地,公园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征化工厂、大河造船厂的厂房依然保存完整。运河天地着力引进文化、艺术、动漫、广告等创意产业,变身为杭州最时尚之地,与古老的大运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夕阳劝客登桥去,水光粼粼绕郭来”
  当我再次站在拱宸桥上,已是夕阳西钭,两岸的楼房、街道和桥上散步的行人,都被镀上一层迷人的金黄色,静谧安详。一艘大船由远而近,从桥下穿行而过,在河面上荡起波光粼粼的浪花,像一群金色小鱼在欢快地跳跃,
  一阵凉风柔柔地拂面吹过,带走了我一整天徒步后的疲惫,惬意无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38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