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工厂”式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学工厂”概念的引入和教学理念的探讨,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其理念在动画本科教学中应用的利弊,说明其在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的可行性,阐明其在实践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工厂;动画;实训基地
  一、动画教学发展问题
  当前,在国家重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动画产业迅速发展,其中在对动画人才需求就业市场预期下,高校动画专业也在迅速扩张,从而产生了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错位”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学生不好找工作,另一方面动画企业又招不到合适人才,出现了“相对短缺”和“相对过剩”的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并结合动画教育教学特点,提出借鉴教学工厂理念,建立“四位一体”符合动画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来解决与动画产业接轨的问题。
  二、“教学工厂”理论的再认识
  教学工厂理论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多,在本科普通院校则比较少,但是通过对其理论研究,发现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借鉴其理念的,特别是对动画教学方面值得探索。
  第一,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主导,以企业为辅,教学上包含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教学工厂将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将企业和教学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企业项目是“教学工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教学工厂”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确保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关联和与时俱进,为提高学院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三、教学工厂理念的萃取与吸收
  从新加坡和我国的国情、教学体制和经济发展历史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其理论产生的客观缘由,梳理并摘取出精华部分,将“萃取”的理论加以合理性的吸收和利用。“教学工厂”概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时任新加坡“德新学院”院长的林靖东先生提出来的,他的研究基础是德国的“双元制”理论与实践以及新加坡国情的剖析。
  第一,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缺乏的岛国,其工业经历了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创新与科研工业四个发展阶段。此时,正是新加坡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职业教育提升需要素质一流的技术人员之时,他们认为一是新加坡的企业规模小,没有专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培训中心,难以像德国企业一样完成对大学生作为准员工的高质量技能培训工作。二是新加坡企业没有德国企业“学徒制”的传统,也不像德国法律规定企业一定要接收学生实习。三是“教学工厂”真正的“产品”是项目。四是“教学工厂”目的是培养人,所以要以高校为主导,教学工厂真的产品是“人“――毕业生,而非新加坡式的项目。
  而我国目前,国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但是也是处在经济转型期,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型大国转变的过程中,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加,能够承担对大学生进行培训的企业又很少,对这类人才培训多集中在中职和高职院校,而普通本科院校则较少,但是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学生择业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企业急需素质高、技术过硬的创新人才,但是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又找不到工作,出现了一定的供大于求的“相对过剩”现象,虽然其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一条是高校教学与企业联系不够,动画专业学习与应用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借鉴教学工厂理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理论应用与实践
  辽宁省动画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在沈阳、大连等地已建成的多个动画基地,有20所高校也设立了动画专业或相关专业,但是,在动画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提高对动画(动漫)人才培养层次的认识,动画(艺术、技术、创作)人才与企业对接问题,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等问题,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解决好动画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互惠互利,弥补学校在师资及设备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明确理论的指导思想,提出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在校建立“教学工厂”新的内涵,即工作室、工作车间、实习基地和企业四位一体的教学工厂式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次,提出教学与企业“无缝”对接的目标,实现应用本科的职业化教育的倾向。课程体系中增强创新能力培养,避免“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特点,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强化工作室的功能,实现“超前实训”,使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能力提高与职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再次,“教学工厂”的合作模式是无界化。重点是寻找真正可以实现“教学工厂”对接的动画企业或单位来实施,真正打破学校与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实现“无界化合作”,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建立以公共教学平台、学科专业平台、专业模块、实践教学平台的“教学工厂”式培养体系。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实现与企业单位的“零距离接轨”。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即寻找可实现对接的企业,确定联络和管理机制,实现工作室和车间将合二为一,将企业的项目和管理理念引进校园,以项目带动实训,打破校园与设计企业的界限,教学、研究、实践融为一体,使研究与实践规模化、合理化。在工作室制与学分制的有机结合中,形成办学管理的机制化模式,调整原有的教学计划,为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兼知识和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待解决问题是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需要建立务实的校、企合作机制,另外,初期起动经费用也是需考虑的问题。
  五、结论
  职业教育不只是高职院校的专利,普通本科院校在这方面也有义不容迟的责任,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动画本科专业是完全可以借鉴此理论的,辽东学院动画专业已经完成了二年的尝试性的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工厂”化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动画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企业又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赵伟.普通本科院校动画专业建设思路与对策[J].科学时代,2011.10
  [2]尹传荣.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科文汇,2011.5
  [3]钟潇.匮乏于中国艺术精神关照的中国高校动画教育[J].北京电影学报,2013.5
  [4]高明珍.气象行业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影视教育,2013.11
  [5]张丽、陈志.微动画短片创作在动画本科教学中的作用[J].北京电影学报,2013(5)
  [6]屈华昌.得借鉴的办学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 [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课题: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编号:JG12DB291;辽东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赵伟,(1967-),男,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2705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