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不但是一门语言技术,而且也是一种交际工具,所以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耐心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并理解所读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c)-0168-02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交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都要求人们要有熟练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前,中学的语文教学有目共睹,语文面对的是应试教育,学生以考试成绩为目的,教师以应试教学为主。教师教的基本都是考试需要的,学生学的也是考试知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位置就有所下降。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指导,又要注重阅读能力的方法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中学大纲已经明确指出,中学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尤其重要。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和掌握最新的信息,使之为转化为有效的信息,才能顺利地为我国建设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语文在其中的作用更为广泛、最为重要。因此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必须从阅读开始。将来学生毕业了阅读的机会就相对于少了很多。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读一些合适的语文读物。即使没有其他的课外资料,在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好的篇章,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这个好的环境,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导地位。比如,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春》,作者用优美的诗歌笔调,描绘了自己故乡江南春天特有的美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春天优美的画面,感受作者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阅读中品味散文中精美的语言、生动的词句、朴实精彩的段落。在阅读中体会到借景抒情。作者虽然在描绘春天的美丽,其实意在表达自己奋斗、追求、鼓足干劲,为理想而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所以人们要珍惜春天,珍惜人生美好的春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领略发现语文的美,语文的美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无形中拓展了教学空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也是将来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科学指导阅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自己阅读的质量,语文阅读才能更有效率。现在中学生语文的阅读量明显不够,由于课业负担重,考试负担也重,他们只能应付考试,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想提高语文学习成绩,重视语文阅读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語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科学阅读的指导,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师在结合课文介绍各种个体的常识、背影、内容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课文,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阅读成为学生良好的一种学习习惯,学会在阅读中找到语文的乐趣,自己想去阅读,愿意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比如:《背影》一文的教学,通过简介我们知道这是朱自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他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上学,父亲在火车站台照料他,并给他买橘子的情景。现在好多学生往往体会不到父母的爱,理解不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背影》推荐给学生阅读,并且联系实践生活。让学生能深深地体会父亲对子女默默的爱、细腻真挚的爱。其实爱是一种寄托,爱是一种情结,或者说爱是一种相思。爱是放假回家那满桌子的菜肴,爱是深夜父母为自己盖被子的温暖,爱是离家时父母远远的眺望……爱是父母对子女一生的牵挂。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富于感情的阅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感内涵——父子情深。语文阅读不但能让学生在众多的练习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帮助学生燃起学习的兴趣。阅读也是中学生完成学业的一枚法宝。教师在语文阅读备课时,要认真对教材重新结构组合,依据文章的特点,找好切入点。整体上把握文章,挖掘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才能推进语文课堂的科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  创设和谐的阅读环境是优化阅读的基础
  阅读的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每一篇文章都各有特色,机构精巧,或者语言精简、或者寓意深刻等。在阅读中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目前学生学习任务重,阅读资源比较少,课余时间还被电视、网络所代替。因此要解决这些难题,作为教师可以做一些努力。比如:在班级建立读书角,教师可以发动同事或者身边的朋友进行捐赠,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籍进行分享。有图书角以后,可以制定对应的借阅目录,鼓励借阅读书量比较多的同学,循序渐进地让多数同学都喜欢上阅读。比如,在班级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学生分享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喜欢的作品,作品的一部分或者一段展示给全班同学,在阅读后分享自己的情感、领悟。然后大家再一起来探讨作品的优秀之处,或者感受作品带给自己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一阅读分享的过程,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还比如,现在许多学生都对网络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指导学生在网络上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阅读科普读物,阅读大自然的美丽,阅读文明世界的神秘,阅读历史文化的华丽……通过这些了解人类可歌可泣的发展路,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不断地创造条件,才能让学生体会阅读的重要意义,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阅读中寻找到乐趣,在快乐中阅读,从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让他们的学习效率更上一层楼。和谐的阅读环境,是优化课堂的重要先决条件。
  4  结语
  总之,语文通过科学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不但能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体现出来,还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调动了其他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历史潮流的必须所在。我们只要充分发挥优化语文阅读的作用,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和学生学习的视野,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变得轻松和谐,就能不断地走向胜利。
  参考文献
  [1] 于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J].成功:教育版,2009(4):85.
  [2] 刘云.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2009(16):81-82.
  [3] 陈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4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