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管理+大数据”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瑞 古腊

  摘要:本文以“财务管理+大数据”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拔尖人才教育改革新形势的深入分析、培养改革新任务的科学研判、个性化实施方案的系统推进,全面探索和优化财务管理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培养既懂财务管理又懂数据科技,集“文理工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综合为一身的新时代财务管理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和设计方案。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大数据;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
  1 “财务管理+大数据”拔尖人才培育背景
  全面贯彻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六卓越一拔尖”划2.0系列文件的安排部署和具体要求,积极响应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文件精神,基于未来财务管理创新工作中财务流、业务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新需求和新特征,在会计财务审计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融入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人工智能与IT信息基础、企业战略管理思维等新技术、新科技、新理念,突破学科专业限制,引导和促进师生关注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创新的重点领域、前沿问题,围绕学生中心,夯实基础、拓宽眼界,促进创新、鼓励创造,从而培养同时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和先进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具备较强学术潜质的“三心四能五结合”新商科拔尖创新人才。
  据统计,2021影响中国财会从业人员的五大信息技术,分别为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电子会计档案以及机器人流程化,使我们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数据云端化、财务信息共享化、会计核算智能化等等的新变化。新变化带来了新挑战,如果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仍按照传统理论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发展,势必会和现实情况严重脱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也会丧失竞争优势,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转型迫在眉睫。
  2 “财务管理+大数据”拔尖人才培育现状
  整体上,财会学术界对财务管理与大数据融合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实践中实施“财务管理+大数据”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较少,特别是将大数据处理知识融入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当前在院校的商科专业中并不多见。
  从财务管理拔尖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来看,对“财务管理大数据”“财务管理拔尖人才”“财务大数据应用”等关键词进行搜索,知网上有上万篇关于该主题的教育论文发表,近3年各类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会议上都离不开的一个热点话题即是“大数据下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其中,章丽萍等(2020)从能力框架、课程体系、考核方法三个方面,构建OBE理念下"大数据+财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谢惠芳(2022)提出按照软件研发生产、监督数据化平台、加强数据管理、加强数据信息整合、保证财务数据时效的顺序来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财务大数据处理能力。大多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工作已呈现出财务核算全程自动化、财务决策系统智能化、工作内容转向高价值流程领域等新的特征,各一般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应顺应技术进步,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中引入大数据教学内容,以期更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从财务管理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跨学科的与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人工智能与IT信息基础知识相融合的做法仍处于勃兴之期。张前(2021)通过调研发现,各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构成、能力组合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财务管理+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较为成熟的学校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从2018年起将大数据相关课程全面融入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3个专业。但是,全国一般高校中的商科专业将“大数据”知识融入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并不多见,大多数院校仍是按照传统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与经济发展需求存在脱节。
  3 “财务管理+大数据”培养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
  基于未来财务管理创新工作中财务流、业务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新需求和新特征,本专业采取择优选拔、重点培养、充分保障的方式,培养既具备财会专业知识、又掌握先进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具备较好法律素养和人文精神,能为市场主体的战略和经营提供敏捷精准决策参考的学术创新人才。
  第一,在教学内容突破学科专业限制。通过财务管理、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的融通式教育,使学生具备坚实的人文社科学科专业知识;通过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跨学科综合协同培养,努力实现文理学科交叉,经管法等多专业融通;通过大数据会计分析、人工智能与智能财务决策的教育和实践,使之具备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在关键举措上强调学术素养培养。通过建设科研训练系列课程、打造学术系列讲座、实行学术导师双选机制、建设学术交流平台、打造学术赛事体系、强化学术成果产出、完善学术激励机制,使之成为学术兴趣浓厚、学科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具有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拔尖人才,为其将来成长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在“财务管理+大数据”创新实验班学习,毕业后学生不仅适合在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传统财务会计、金融投资领域工作,而且能够在高科技信息技术行业从事新型财务管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开发设计与复杂大数据财务管理业务逻辑处理等工程技术和科技研发工作。
  4 “财务管理+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1)课程设计:突出“3+1”财务新特质,促进文理渗透、经管法融通
  通过重构升级传统财会课程内容体系,在保留会计与财务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融合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类课程、计算机与机器学习类课程,并将战略思维能力融入上述3类课程中,培育超越现有人文学科各专业界限分明局限的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创新动力足的“3+1”财务管理创新拔尖人才。

nlc2022063018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3513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