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方法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可 苏红艳

  摘要:大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是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培养大数据运维和开发工程师而开设。对该课程进行思政改革,是实现协同育人、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该文基于课程的智育和德育目标,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了若干思政教学的案例,对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思政教学案例和实践方法有助于解决思政教育难以融入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 思政改革; 教学设计; 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8-0060-03
  1 引言
  近年来,教育部颁布的相关通知和文件中多次提出要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以实现协同育人、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基础或专业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它的理念来源于“隐蔽性课程”“大思政”等概念,是这些概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呈现和进一步拓展[1-2]。王学俭等人[3]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陈琳等人[4]针对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和专业教学难以融合的问题,提出“融媒体”的实施方法,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是实现个人成长抱负的重要手段。刘冰等人[5]指出教师是课程思政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育德育人的能力,能够充当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2 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大数据集群、存储、安全相关方向的工程技术开发和运维人才。鉴于大数据的重要性和私密性,该行业的从业者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因此很有必要在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目前,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已经尝试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然而在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的融合过程存在生搬硬套、强行灌输的问题。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环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6-8]。
  2.1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关键主体之一。高校需要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战略目标。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来源通常是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在教学中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可能有所忽视。高职教师可以借助近年思政改革项目的东风,通过讲座会议、同行分享、案例培训等手段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操守和政治素养,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能力。
  2.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育德树人,因此在教会学生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2000年后出生的高职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互联网上的各种社交媒体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媒体良莠不齐,个别媒体为了提高自己的网络知名度,有意在网络上造谣传谣。此外,某些境外势力也试图通过互联网向我国搞渗透。这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三观以及道德法治意识的培养造成了负面影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3 课程目标
  3.1 智育目标
  大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课程在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企业所使用的技术与平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大数据技术运维工程师和开发工程师岗位技能要求,提炼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课程以掌握主流商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为前提,重点核心教学内容为DataX、Flume、Canal、Kafka等多种大数据采集工具的基本概念、架构、工作流程、软件的安装配置和应用案例。使得学生能蚴炝氛莆照庑┕ぞ呷砑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利用这些软件实现数据库之间,数据库和其他媒介之间的数据传输。
  3.2 德育目标
  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嵌入思政相关内容,从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德行操守的共同培养。课程的德育目标是培养三观正确,综合素质优良,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从事大数据采集运维管理、应用开发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 课程思政的实施举措
  大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课程涉及大容量数据的存储、采集和同步,其教学领域既包括多种主流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也包括实现这些数据库之间数据同步的软件工具。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十分丰富,涉及基础面广,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也很多。在实施课程思政时,需要按照指导性文件确定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对现有的课程考核标准进行改进,并在课程大纲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收集师生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途径如图1所示。
  在诸多实施环节中,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并设计对应的思政案例难度较高,工作量也比较大。思政元素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协同育人、三全育人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思政元素通过思政案例来体现,思政案例必须和课程专业内容紧密相关,不能只是教条的政治说教。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思政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避免思政教学出现生硬、僵化的情况,潜移默化地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思政设计案例。
  4.1 健康码背后的大数据采集技术
  健康码作为实名认证的电子二维码,通过颜色展示个人疫情风险等级。与人工方式采集和填报疫情信息相比,健康码的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和上报的效率更高,满足了实时防控的需求,是抗击疫情的关键助力。健康码的颜色由个人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出行信息共同决定。这些信息来源于不同的数据库,信息之间的融合需要大数据采集技术和同步技术的支撑。健康码软件的设计开发体现了中国IT公司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推广和实施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该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对大数据技术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nlc202212021011



  4.2 员工误删数据库对公司业务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某IT公司员工在未看清所选内容的情况下,便执行了drop命令,无视系统提示直接回车,导致生产线重要数据库被意外删除。他不严谨的工作态度导致运营监控系统停滞了数个小时。这次事故导致员工被解聘,对他以后的职业生涯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大数据的采集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指令,包含有insert、 show、drop等多条指令。其中drop命令会删除相关的库和表,在执行时要谨慎,防止误删重要数据,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在教学过程中以此案例来警示学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为实的工匠精神。
  4.3 员工窃取公司信息牟利被判刑
  某IT公司员工工作调动后未主动清理系统登录信息,反而利用系统漏洞越权访问,窃取公司数据并透露给外部公司获利,最终被判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依法追缴违法所得。在利用DataX、Kafka等工具完成大数据采集和同步任务时,操作者可能来自第三方公司,是有权限访问客户企业数据库的。在教学过程中以此案例来警示学生,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大数据技术从业人员应该熟悉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从而守护好个人和公司信息数据的安全。
  4.4 Kafka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体现的协作精神
  Kafka利用消息队列来实现大数据的采集和同步。消息队列由消息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生产者生产消息并将其发送到队列中,然后消息消费者从队列中取出并且消费消息。生产者生成消息的能力高于消费者处理消息的能力就会造成消息队列中消息积压和丢弃。生产者生成消息的能力低于消费者处理消息的能力就会造成消费者闲置和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消息队列两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处理消息协同一致。在教学过程中以此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善于沟通,团结协作,为团队和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5 结论
  在课程思政大环境下,高职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涉及的实践技能,还要能够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利用这些思想政治元素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操守和工匠精神。本文以高职大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目标,并举例说明了课程思政案例如何设计。下一步将设计更多的思政案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继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参考文献:
  [1] 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119.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4] 琳,彭均国.新工科“课程思政”路径创新及形塑评价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1,24(5):7-13.
  [5] 刘冰,牛莉莉,张璐.“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J].纺织服装教育,2018,33(6):439-442.
  [6] 赵旭鸽,王听忠.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研究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24):226-228.
  [7] 吴婷,陈丹,王明军.课程思政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中的融合方法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91-92.
  [8] 高文超,张国英,钱旭.高校人工智能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1(3):90-94.
  【通联编辑:朱宝贵】

nlc20221202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4287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