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机电设备故障与维护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辉东

  摘要: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机电设备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工具。保证机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是企业正常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加强维护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维护管理;维修方式;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734文献标识码:A
  机电设备是企业施工生产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机电设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故障的出现,对日常生产影响很大。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和维护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分析
  机电设备在使用中以正常工作状态与故障失效状态两种状态存在。设备或系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能力的特性即可靠性,它常用可靠度、平均寿命和故障率来度量;设备从故障状态转化为正常工作状态能力的特性就是维修性,它常用维修度、平均修复时间和修复率来度量。设备在工作中的可靠性,绝大多数决定于设备固有的可靠性,也就是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的实现程度,受使用可靠性的限制,正确的安装、使用,有效的保养维修,能提高固有可靠性和保持正常作业状态的能力;对可修复设备,通过改善维修,能够提高设备的固有可靠性。设备维修由故障状态转化为正常工作状态,取决于设备的维修性、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修理的工具装备维修三要素。维修可达性、元部件模件化、拆装容易等,良好的维修性设计对缩短修理工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修理工时的长短也受后两个要素的影响。
  2 机电设备故障与零件失效分析
  (1)从不同角度对设备故障进行分类,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故障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按故障发生的速度可分为渐发性故障和突发性故障;从故障出现的后果可分为功能性故障和参数性故障。功能性故障是设备不能完成其规定功能;参数性故障是设备技术参数达不到规定要求;从设备功能丧失的程度可分为永久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从故障形成的事实可分为实际故障和潜在性故障;从故障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耗损性故障、误用性故障和设备本质缺陷性故障。
  (2)机电设备故障往往是因为组成设备的机器零部件或电气、电子元器件失效导致的,还有的是设备的结构原因造成的。机器零部件或电子元器件失效,这是部分或全部丧失其功能,即磨损、变形、开裂、腐蚀、老化、烧损、损坏等,更实施更换和修理,排除故障以恢复设备功能。在结构上如联轴节不对中、转子不平衡、结构共振、转子临界转速共振、密封间隙不均匀的气流激振、滑动轴承的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齿轮装配不良的啮合振动、水力振动和电磁力引起的振动等,这都是在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等环节造成的。
  (3)设备故障的分析方法。设备故障分析可以用故障树法,根据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提出改进和预防故障的措施。设备维修工作中的故障分析,可分为以下步骤。一是对功能性故障要分析它是因结构、材质引起,还是操作和其他问题引起;对异常温升、振动、声响等,设备状态异常,应检测它的异常部位和程度,以确定故障或故障征兆。二是设备的每种功能故障或不同部位的状态异常,有时是多种故障原因,分析故障或状态异常的原因要全面,检测的项目应有重点、有顺序,既可找出原因,又能缩短诊断故障时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三是通过对故障原因有重点地逐项排查,或采用故障诊断技术,找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3 机电设备维护管理
  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包括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故障预防等管理工作。设备维护管理的目的是通过预防性检查、精度检验、技术性能测定、预防性修理和故障修理等工作,以较少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设备在使用期内,故障少,利用率高。
  3.1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
  (1)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即被动修理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或设备的性能、精度降低不能适合生产要求时进行的修理。对设备采用事后修理会发生非计划停机,对主要生产设备需要组织抢修,造成的生产损失和修理费用是很大的。这种维修方式仅适合不重要设备。
  (2)预防维修
  为避免设备性能、精度的降低,按事先规定的修理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的维修活动,就是预防维修。预防维修包括定期维修、状态监测维修和改善维修3种方式。定期维修是在规定时间内执行的预防维修,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检查与修理,更换就要失效的零件,排除故障隐患,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理。按照设备零件的失效规律,规定修理周期、修理种类、主要内容和修理数量。状态监测维修即预测维修,它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按实际需要要进行修理的预防维修方式。它是在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基础上,掌握设备质量状态,适时安排预防性修理,又叫预知性维修。状态监测维修是把各种检查、维护、使用和修理,特别是诊断和监测提供的大量信息,经统计分析,正确判断设备的状态、发生和要发生故障的部位、技术状态的趋势,采用正确的维修类别。掌握维修的主动权,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并和生产计划协调安排维修活动,以延长和发挥零件的最大寿命,创造生产效益。改善维修是为消除设计、制造、安装等先天性缺陷和频发故障,消除引发故障的因素,对设备局部结构和零件设计加以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和维修性的措施。
  3.2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
  (1)根据设备分类选择
  即重点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对重点设备实施预防维修和定期维修;主要设备实施定期维修,其关键设备实施预防性维修;普通设备实施事后修理。所有设备都要实施预防性维修和定期维修方式,尽量避免事后修理。
  (1)根据故障类型和零件特点选择
  要对设备故障从不同的角度分类,采取相应的维修方式。根据设备故障分类,维修方式选择有3个特点:设备发生故障不能预测,设备发生故障后一般采用事后修理方式;更多的设备故障发生前是可以预测的,通过运行监视和保护系统提前防范,这类设备多采用定期维修、改善维修和预测维修方式;按照设备维修费用、故障造成的损失及安全性的要求选择维修方式。维修方式的选择要求:维修费用高的复杂更换件和不宜拆卸的精密零件,应采取预测维修;有时也采取故障维修,使零件充分利用;维修费用低、简单可更换的普通零件,应采取定期维修;易损件应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更换;故障率高的复杂更换件,应采取改善维修,或采取组件更换;永久性部件如机壳、汽车底盘、水泵底盘、提升机架等,应在检查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维修。简单可换件,应采取事后修理。
  (3)维修方式的经济性
  对设备故障的事后修理、定期维修和预测维修方式的选择,还必须考虑维修的经济性。对以上几种维修方式单位时间费用进行比较,使维修方式科学合理。
  3.3 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1)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对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合格,颁发合格证,人人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
  (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安装设备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或规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安装的全过程所有数据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安装完毕要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移交使用。
  (3)对各类机电事故认真分析,使职工受到教育。对于发生的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轻重、责任大小,都要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倒查法”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和找出责任者,严格考核,奖罚兑现。
  (4)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以较为先进和节电节能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耗电较多的设备,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结束语
  总之,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与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科学的维护和维修工作,能够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和技术状态,从而为生产的安全、有序、正常进行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吕顺喜,机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处理[J].科技风,2011,03.
  [2]张全伟,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浅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2260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