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顽童时惠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荣 王彤

  对于“老顽童”一词的现代意义,网上是这样解释的—玩性很大,很爱开玩笑的老头、老小孩。按此说来时惠麟倒是挺符合老顽童的标准,爱玩、爱开玩笑这两个特点在他身上都能找到。
  时惠麟说话带着浓浓的上海口音,语言幽默,总让人联想到电视节目里的海派清口。他说要是他去说海派清口,肯定比周立波说得好,看得出他非常自信。他评价自己是个爱玩的人—喜欢打牌,和年轻人一样爱上网、爱玩网络游戏,是个很“潮”的老头儿。说起自己在网上建设的虚拟城市是网友中最好、最大的时,他的语气里带着小小的炫耀,那神情俨然就是一个老小孩。
  老顽童时惠麟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这一生几乎所有事情都玩着过来,却惟独在科研上认真了。
  坐落于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的中国医药工业研究院,是中国医药工业研究领域历史久、规模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研究院。从1960年毕业至今,时惠麟在这里耕耘了50多年,最早做的是普利类药物研发。这是新一代一线降压药,能够治疗充血性心衰,对心、肾、血管等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降压平稳、副作用小。
  时惠麟“七五”时期研制普利类药时,国外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80%以上的普利类药市场都被外国产品占据。似乎当时印度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因为时惠麟总想着“超过印度人”,他说:“连印度都超不过,还怎么做制药大国和强国!”
  “超过印度人”可没那么容易。时惠麟先后换了几次工艺,第四次终于以自己发明的三光气改良的NCA缩合工艺获得了成功,将依那普利的每公斤原料药成本从两万多降到了几百元,为普利类药物产业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他满心欢喜找厂家合作推广,却碰了一鼻子灰。“做起来难啊!我找了四个厂,没有一家敢做。”时惠麟无奈地笑着。由于不能短期内见到收益,好多厂家都不敢接下这个“烫手山芋”。找第四家厂时,时惠麟急了,直接跟老板说:“你给我点劳务费就行,我只有一个要求,超过印度人!”
  在时惠麟的努力下,终于有人敢第一个吃螃蟹,浙江华海药业与他达成了合作意向。随后的几年间,借助专利创新,时惠麟与华海药业实现了普利类药的大规模生产,现已出口到了五大洲,经济效益显著—2006年至2008年新增产值10.3亿元、利润3.5亿元、税收1.4亿元、创汇8.8亿元。
  时惠麟发明的普利类药物综合技术不仅国内领先,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然而比起这些奖励,更让老顽童自豪的是他终于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梦想—超过了印度人,让中国制药工业站上了世界舞台。“现在印度人反过来向我们买普利类原料药和中间体。”时惠麟的眉宇间有隐藏不住的兴奋和骄傲。
  年轻人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婉转地调侃现实的残酷。时惠麟不会委婉,回想当年处处碰壁的遭遇,他操着浓重的上海口音说:“很现实的!现实得不得了!你做不过人家,就会被人家打倒;你的成本低不过人家,就没有人愿意给你投资。”好在他很坚定,“当时就是确定这条路会成功,唯一的信念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印度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出来,而且做得更好!”
  时惠麟说自己是个不会放弃的人,他做普利类药研究没有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诀窍,那就是坚持。别人知难而退的时候,他迎难而上,正如他所说,反复实验才能掌握规律,就会找到出路。“做科技工作的人就是要坚持。没有不离不弃的精神,科研工作很多都做不成。”
  科研工作有时候很像解连环扣,只要解开了第一个,后面的也就不那么难了。继普利类药物之后,时惠麟又攻破了沙坦类药物的壁垒,“每年出口几百万,产品已经卖到了欧洲、印度等地区,去年下半年美国市场也被我们打开了。”时惠麟说,现在公司里沙坦类药物的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老顽童研发的药物中,有几十个品种已经上市,他还准备以沙坦类药物申报明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说到自己的产业化成果,他并不掩饰自信:“我的产业化已经做得比较好了。”
  时惠麟这一生没有当过领导,从始至终都一门心思扎在科研上,即使年近古稀,他依然关心药物的研制,现在他又向脑卒中药物发起了攻击。他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希望服用他研制的药之后,活着的人能够生活自理。学生们常常问他:“老师,您怎么还要做,怎么不停下来休息?”他付之一笑:“搞科研的人怎么停得下来?我的思想和脑子就像陀螺一样,已经习惯了不停地往前转。”
  即便现在脑卒中药物的研究还处于困难时期,可投入其中的时惠麟是开心的。他说做研究的人痛苦总是多过开心,就像运动员一样,得冠军就是那么一刹那,大多数时候都在经历做不出成果的痛苦和煎熬。可自信、乐观的时惠麟相信,只要坚持,一切皆有可能。
  老顽童做起学问来一丝不苟、不留情面。他直言上课时会“骂”学生,七尺男儿也会被“骂”哭。他说:“科学研究搞不得一点点假,学生可能做不出成果,我不怪他们,但要拿假数据糊弄我,马上就会被开除。”时惠麟是名符其实的严师,所以他培养的自然也是高徒,现在只要是时惠麟的学生,找工作非常容易。
  尽管依然在做研究,但时惠麟已经逐渐把重任转交到学生手上,他说自己也就是发挥一下传帮带的作用。看着学生们做不出来,他也不着急,他说:“我为什么要着急,该着急的是他们,这是对他们的磨练。”说完自顾自地哈哈大笑起来。时惠麟有一个习惯,每年给新生上第一堂课,他讲的都是做研究要真实、要不为名不为利、要不怕苦不怕累,他说这些精神要从教育抓起,时时刻刻提醒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面对心急的学生,他又会和蔼地说:“慢慢来,别着急,先做好基本的。”
  不断奋斗、不断学习。这是老顽童的人生信条。他没有上过大学,中专毕业后,自学了大学的所有课程,然后考上研究生,年轻时一心只读圣贤书,就连英语也是自学成才。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带好学生,带好厂子,让外国人都吃中国制造的药。他相信放松,相信玩,喜欢开玩笑,他说除了工作上,生活中他说的话大家都可以不用当真。
  采访快结束时,他说:“这次就讲这些吧,不要讲那么全,留点将来继续聊。”和他的谈话很轻松,他不时发出的笑声很有感染力,他不会打官腔,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非常朴实,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语言,才令人动容。
  金庸笔下的老顽童一生就是玩,永远兴高采烈,充满活力和好奇心。若要问老顽童有什么成就、对社会有什么贡献,那就大大问错了,他只是顺应自己的心做让自己快乐的事,追求成就和贡献不是他的初衷。然而正是因为心中无邪,老顽童才可以达到如此境界。那么,时惠麟何尝不是这样一位现代老顽童呢!
  时惠麟,1943年6月出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60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学校,1982年获得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理学硕士;曾担任“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组长,“七五”攻关项目“马来酸依那普利及其制剂研制”和“八五”攻关项目“盐酸氟西汀及其制剂研制”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攻关项目“缬沙坦及其制剂研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普利类药物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授权28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642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