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鸟瞰地球》:羽翼之上的世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当“鸟类”和“俯视”这两个元素,被导演大卫·田纳特以独特的方式结合起来的时候,BBC版的《鸟瞰地球》就显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每一个人都梦想能像鸟一样飞翔,振翅飞入云霄;但在大自然面前,这个梦想微不足道。”在科教纪录片《鸟瞰地球》的片头,这句对自然界充满敬畏的解说词,伴随着一个个群鸟翱翔的镜头娓娓道来。来自世界各地的鸟儿们的啼鸣,让人不禁对这个“羽翼之上的世界”充满好奇。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由BBC出品的6集科教纪录片《鸟瞰地球》,在中央电视台“魅力纪录”栏目上映,并迅速引人关注。和许许多多展示世界各地自然风光或者生态环境的纪录片不同,《鸟瞰地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那就是以“鸟类的眼睛”,从云霄之上俯瞰陆地和海洋,以及与同类“零距离接触”。
  独特视角观察野性世界
  以鸟类为题材的科教纪录片并不鲜见,前几年曾经引起轰动的《迁徙的鸟》和《帝企鹅日记》,就是这一类影片的杰出代表。而以从空中俯视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科教纪录片,则更是不胜枚举,一部由法国出品的同样名为《鸟瞰地球》的科教纪录片,即是以航拍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来宣传环保。但当“鸟类”和“俯视”这两个元素,被导演大卫·田纳特以独特的方式结合起来的时候,BBC版的《鸟瞰地球》就显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全长约为300分钟的《鸟瞰地球》,相当一部分时间都以接近鸟类的视角来拍摄其他鸟类和周围的环境。于是,在讲到鹈鹕的片段里,观众们能看到它们起飞时扇动翅膀的慢镜头特写,就连从翼尖掉落的水珠都清晰可辨;而在白头海雕出猎的片段中,它飞行时肌肉的收缩和羽毛的运动也被悉数收入镜头,使这种矫健的鸟类身上蕴含的力量与美感,在电视荧屏上显露无遗。
  ??《鸟瞰地球》中出现的“大场面”也同样令人震撼。在第一集《北美洲》的开场,数以百万计的雪雁准备飞越北美洲大陆前往北极。在它们起飞的那一刻,电视屏幕就被一片白色的羽毛“海洋”所遮盖。当记者在笔记本电脑上重放这一段视频的时候,密集的鸟群甚至让液晶显示屏上因为余晖而一片模糊。而在第二集《非洲》里,观众可以从秃鹫的视角鸟瞰非洲的荒原,欣赏被火烈鸟群“染红”的咸水湖泊。鱼眼镜头更是为这壮丽的景象锦上添花,它独特的凸起效果,把柔弱的、居于食物链下层的火烈鸟,拍出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
  在《鸟瞰地球》当中,还有一类画面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画面往往伴随着剧烈的抖动、鸟类羽毛的遮挡甚至轻微的模糊,因为它们竟然是通过绑在鸟类身上的特制摄像机拍成的!这些镜头看似没有什么美感,却让片名中的“鸟瞰”真正“名副其实”,使观众见识了人类以外的生物眼中所见的世界。
  科技电影人的“事业心”
  《鸟瞰地球》“夺人眼球”的背后,无疑是整个摄制团队的“精耕细作”。这部影片的拍摄历时3年,而前期准备的时间或许还要更长。
  在《鸟瞰地球》的第六集《展翅高飞》里,摄制团队为观众讲述了一些拍摄的幕后故事。为这部纪录片担任摄影师的法国人克里斯蒂安·穆莱克绰号“鸟爸爸”,是欧洲航空界、动物学界和影视界的知名人物。作为法国著名的动力滑翔伞飞行员和鸟类专家,克里斯蒂安从1996年起就游走于世界各地,研究濒危鸟类的迁徙习性,并在这个过程中陆续“收养”了一些天鹅、大雁等雁类候鸟的幼雏“孤儿”。此后,为了研究的需要,他还曾饲养刚刚破壳的黑雁。由于雁类有“印随”的习性,也就是会将破壳之后遇到的第一个大型移动物体当作自己的母亲,因此克里斯蒂安能利用这一点,培养自己的“合作团队”。他与女儿合作,用雨伞、电锯等道具,训练黑雁熟悉动力滑翔伞的阴影和引擎噪音,并最终学会将动力滑翔伞或者克里斯蒂安本人当作“领头雁”。而后,借着他饲养的这群黑雁的“掩护”,他就能抵近野生雁群进行拍摄,甚至在驾机飞行中触摸野生黑雁的翅膀。
  对无人机技术的成功应用,也成就了《鸟瞰地球》里大量的精彩镜头。在拍摄秃鹫的时候,摄制团队把一具精心制作的秃鹫模型装上了摄像机。这个模型与野生秃鹫一起行动,在它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得到了第一手的素材。而在《非洲》一集中,一些火烈鸟的镜头,也来自遥控无人机的贡献。
  这些别出心裁的拍摄方法,正是《鸟瞰地球》摄制团队事业心的反映。脱胎于电影的科教纪录片,沿袭了电影“为观众呈现奇观”的艺术基因。或者说真正优秀的科教纪录片,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也需要选择普通人难以拥有的视角,呈现给观众兼具美感和罕见性的奇观。这个道理,无论对于在电影院上映的,还是在电视上播放的科教纪录片,都同样适用。
  中国并不缺乏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但如何像《鸟瞰地球》一样,通过新的拍摄手段,将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完美地呈现出来,可以说是这部纪录片带给中国同行的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录动物先要学会“躬行”
  在努力亲近鸟类和创新拍摄手段的同时,摄制团队的耐心,也是《鸟瞰地球》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展翅高飞》一集里,有两个令人动容的细节:克里斯蒂安的女儿在湖边脱掉鞋子,用脚托起一只只戏水的黑雁幼雏,以训练它们习惯人类的体温,或者说与人默契合作的“感觉”;而在动力滑翔翼的停机坪旁,克里斯蒂安启动了引擎,同时发出呼唤黑雁幼雏的声音,用“长辈的温情”一点点褪去它们对引擎噪音的恐惧,进而让它们学会跟着动力滑翔翼行走,乃至飞行。这些细节或许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鸟瞰地球》的拍摄,要耗去3年的时光。
  而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参与到摄制团队之中的鸟类学家为什么可以“沉下心来”做科普。在关注动物保护事业心之外,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传播科学的责任感,以及不必为发表论文数量疲于奔命的学术环境,也都应该是《鸟瞰地球》能够诞生的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不同于只需一点材料就能在实验室里做出成果并发表论文的分子生物学,宏观层面的生态学和动物分类学研究,其成果必须建立在长期和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之上。很显然,如果片面追求学术成果的数量,而使这种“躬行”的精神缺位,就不仅会在科研领域形成短板,而且很可能会蔓延到科普领域。在中国大陆的一些自然历史类博物馆里,由于解剖学研究不透彻而使不少动物标本严重失真的事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明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753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