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系统化培训方法在核电厂新员工培训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对清洁的核电逐渐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但核电人才问题却成为了阻碍核电大踏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其中,如何做好核电厂新员工培训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问题。而系统化培训方法作为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培训方法,为新员工培训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系统化培训方法;核电厂;新员工;培训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要将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从2007年的900万千万提高至4000万千瓦,后一度又将这一目标提高至7000万千瓦。然而,面对这一目标,核电人才贮备成为了阻碍核电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大规模且迅速的招收缺乏工作经验的新毕业大学生对核电厂的培训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三门核电作为全球首台AP1000电站,人才问题同样突出,从2008年到2011年三门核电从国内各大高校陆续招收了约450名新员工,经过培训,如今这批员工成为了各个基层岗位上的主力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的技术、管理等工作,为三门核电工程的推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系统化培训方法简介
  系统化培训方法(SAT)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倡并推广的一种程序性的培训方法,它针对某个工作岗位提出该岗位工作人员的全面工作能力要求,通过编制和实施培训大纲,使人员达到该岗位所需的全面工作能力的要求,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有效评价。SAT培训方法实际上就是确保企业各种技术岗位人员能及时获得并保持与其工作相应的资格和工作能力及保证人员培训质量的综合性过程的管理方法。系统化培训方法分为五个阶段:(1)岗位任务和培训需求分析;(2)培训大纲设计;(3)培训材料编制;(4)培训的实施;(5)培训效果评价及反馈。
  2基于系统化培训方法的核电厂新员工培训体系
  根据系统化培训方法,要建立一个完善而具有针对性的新员工培训体系,首先需要对核电厂新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一般来说,该需求的分析依据主要包括:电厂对新员工的期望、核电厂管理模式、以及后续岗位的工作任务等。三门核电结合中核集团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将新员工的培训需求主要分为通用需求和岗位需求。通用类的需求主要包括: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管理制度、了解企业项目管理及进展情况、树立团队建设相关理念以及熟悉核电厂系统。而岗位需求则需要与各个岗位制定的工作任务相结合来进行分析。
  有了培训需求分析,第二步则要确定培训目标,建立培训大纲,确定培训课程。对于通用需求,课程内容主要需要包括:中核集团以及三门核电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制度、基本安全培训、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核电厂初级系统基础等。而岗位需求的课程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大致分为几类:岗位相关法律法规、岗位相关管理程序、岗位专业理论、岗位技能等。根据内容确立所需开设的课程、课程时间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
  在教材编制阶段,主要工作是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编写一套适用于员工的培训的教材。编写的培训教材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审核,从而保证教材内容的完整性,技术上的准确性。同时,培训材料编写还应包括考核标准及试题。
  在培训实施阶段,首先要制定培训实施计划,主要工作包括培训的组织、教员备课、进行培训等方面。教员备课准备内容包括培训计划、学员水平、讲义、操作规程、图表、考试题、教学工具、模型、及其它教学设施、设备等。
  最后一个阶段即评价反馈阶段,包括课程的考核以及培训评估。根据培训大纲对课程培训后进行考核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培训效果的调查反馈是确保培训过程能够进行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所得结果需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并针对反馈结果落实改进工作。
  3三门核电新员工培训体系
  由于三门核电领导层对新员工培训非重视,2008年,三门核电初次在公司进行新员工自主培训,通过第一次培训,初步建立了新员工培训体系。后经过2009年到2011年不断的反馈改进,逐步对培训体系进行了完善,每年针对新员工的满意度调查得分均在4.5分以上(5分为满分)。目前,三门核电新员工培训体系主要由入厂通用培训和在岗培训组成。
  入厂通用培训针对所有新入厂的新员工而设置,采用课堂培训的模式,将一些通用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在此阶段进行实施。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管理制度、工程进展以及初步了解电站运行理论。培训时间约3个月,包括35门课程。除团队建设类的课程外,其它课程均需要进行笔试考核。
  岗位培训是新员工从学生向岗位过度的关键,人力资源与培训处将新员工根据岗位分为两类:技术类、管理类。对于技术类岗位(如生产、维修、调试等)岗位培训时间为6个月,管理类岗位(如财务、保卫、后勤等)岗位培训时间为3个月。期间采用师徒培训制,所有学员在结束入厂通用培训后则为其在相应岗位安排一位“师傅”以负责其后续的岗位培训活动。岗位培训期间每个月所有新员工都需要提交总结报告,每三个月都有一次阶段考核,各部门以处级领导为考核组长各专业骨干为组员以处室为单位组成考核小组,新员工则需要对一个阶段以来的培训情况、参与工作情况、个人收获、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设想做出汇报。考核小组成员根据以上几部分内容结合岗位要求对新员工进行提问和评价。人力资源与培训处管理人员全程跟踪各部门考核情况。
  4新员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三门核电新员工培训总计耗时9个月左右,在连续执行了四年之后受制于各种问题和难点,其改进点也越来越少,培训效果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就需要再次从体系上进行思考和升级,笔者根据四年来管理新员工培训的经验,结合国内其它各个核电厂以及其它行业新员工培训体系,总结了几点目前在三门核电新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4.1培训方式较为单一
  受制于目前三门核电培训设施等问题,目前授课方式基本只有课堂培训和岗位培训两种,在授课方式上较为单一,尤其到了后期学习系统基础知识的时候,培训效果不太理想,因此,部分基础知识能够采取更加直观的培训方式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果。另外,近些年由于现场调试工作逐渐开展,人员动手能力缺失逐渐凸显,因此,对学员进行初步动手能力的培训也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4.2培训内容亟需完善
  随着现场工程稳步推进,对各个岗位的员工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新员工培训的课程也已经历经四年,在目前的情况看来,在基础理论方面稍显不足。由于现在除了操纵员外,其它岗位的新员工培训中完全不涉及任何关于核电基础理论(如核物理、热工、材料、化学等)的内容,而仅仅是对系统做初步培训,这就导致了新员工在基础理论部分的完全缺失,这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不完整,经过了解对部分新员工后续系统深入的学习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4.3培训评估体系的完善
  在新员工整个培训过程中,还仅仅处于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表这样一种简单而又单一的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这样的方法不仅得到的评估数据太少,反应出的问题比较片面,而且对培训有效性的评价也缺乏一个科学的、成体系的判断。因此,进一步完善对新员工培训的评估方法也是进一步进行培训改进的有力保障。
  5未来发展和改进内容
  在国内各个核电厂,三门核电的新员工自主培训起步较早,而目前国内各核电厂对新员工的培训又不尽相同,三门核电一直坚持“走出去交流”的方针,因此,建立一个动态的,不断地吸收其它电厂乃至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的培训体系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结合目前已经发现的难点和问题,笔者认为,未来对三门核电新员工培训体系做如下改进工作:
  5.1培训方式上增加实验室培训内容
  为提高新员工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可增加新员工的实验室培训,培训内容不仅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应包括人因培训,不仅让学员加深了对一些基础设备的了解,锻炼了其动手能力,更能让新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5.2培训内容增加基础理论内容
  增加少量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也必将成为改进点之一,对新员工进行非常短期的基础理论培训不仅可以弥补新员工基础理论方面的不足,更有助于其了解相关系统知识。
  5.3完善新员工培训评估体系
  在现有发放调查表的情况下,增加培训期间的培训观察,以全程把握培训进展。另外,待新员工正式进入岗位对岗位工作比较熟悉后,以各个岗位培训大纲为参考,再次进行新员工培训期间的反馈调查也非常有必要,这样就为培训管理人员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调查反馈素材,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获得改进需求。
  6结论
  通过四年的新员工培训实践证明,根据系统化培训方法建立的新员工培训体系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但未来也还需要在整体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深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施正文.电业人员素质教育.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高文举.培训管理.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3]昝云龙.培训管理.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2.
  [4]王北生.教育成人教学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5]IAEA.技术报告从书No.380:核电厂人员培训及其评价.原子能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181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