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品种康农玉108的选育与栽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绪冰 李红丽 张世娟 姚祥顺 李刚 柳佳晨 王兴国

  摘要:利用部分低纬度玉米(Zea mays L.)抗源资源,通过杂交、自交筛选,获得对玉米大、小斑病和灰斑病高抗的玉米自交系,组配筛选出玉米新品种康农玉108。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外观品质优。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康农玉108;选育;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052-02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New Maize Cultivar Zea mays cv. Kangnongyu 108
  PENG Xu-bing1,LI Hong-li2,ZHANG Shi-juan3,YAO Xiang-shun2,LI Gang2,LIU Jia-chen2,WANG Xing-guo2
  (1.Hubei Kangnong Seed Co., Ltd, Changyang 443500,Hubei,China;
  2.Agricultural Bureau of Changyang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Changyang 443500,Hubei,China;
  3.Yichang Supervise and Test Station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Yichang 443000,Hubei,China)
  Abstract: Using some of the low-latitude maize(Zea mays L.) resources with resistance as material, through hybridization, selfing screening, maize inbred lines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southern leaf blight and gray leaf spot disease were obtained. And the new maize cultivar Kangnongyu 108 was assembled and screened out, which had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and excellent appearance.
  Key words: maize(Zea mays L.); new cultivar; Kangnongyu 108; breeding; cultivation
  收稿日期:2013-01-30
  基金项目:湖北省研究与开发项目(2006AA201C38)
  作者简介:彭绪冰(1970-),男,湖北长阳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玉米和水稻杂交育种工作,(电话)13972558918(电子信箱)
  xbpeng289@sina.com;通讯作者,王兴国,正高职高级农艺师,(电话)13986756015(电子信箱)cygsscwxg@163.com。
  康农玉108是湖北康农种业公司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自2003年开始研发的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该品种于2010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作春玉米栽培推广,目前已在全国4个省市示范和应用。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选育过程
  母本来源于2003年在海南省乐东县山脚村利用构建的热带资源群体T11中的单株和贵州白玉米地方种贵白1号(简称贵州早熟种)杂交合成的群体后代。该群体于2004年春季在湖北省长阳县津洋口种植,得到自交一代(S1);2004年冬季在海南省乐东县山脚村种植,得到自交二代(S2);2005年春季在长阳县磨市镇金子山村种植,得到自交三代(S3);2005年冬季在在海南省陵水县坡留村种植,得到自交四代(S4);2006年在长阳县磨市镇金子山村种植,得到自交五代(S5);2006年在陵水县坡留村种植,得到自交六代(S6);2007年在长阳县磨市镇金子山村种植,得到自交七代(S7);2007年在陵水县坡留村种植,得到自交八代(S8);系谱为T11/贵白1-3-12-2-7-1-2-1-1。
  1.2 父本选育过程
  父本来源于2003年在海南省乐东县山脚村利用品种“478”和P178合成的群体后代,2004年春季在长阳县津洋口种植,得到自交一代(S1);2004年冬季在乐东县山脚村种植,得到自交二代(S2);2005年春季在长阳县磨市镇金子山村种植,得到自交三代(S3);2005年冬季在陵水县坡留村种植,得到自交四代(S4);2006年在长阳县磨市镇金子山村种植,得到自交五代(S5);2006年在陵水县坡留村种植,得到自交六代(S6);2007年在长阳县磨市镇金子山村种植,得到自交七代(S7);系谱为478/P178-2-16-6-7-3-1-1。
  1.3 不同世代中间材料的田间表现
  T11×贵白1号群体S0表现植株高大,叶片平展,较披散,叶片夹角中等,整齐,果穗黄白相间,呈长锥型,行数18行,选择中间5穗行;S1有分离,生长势较旺,部分植株结实较差予以淘汰,脱粒时选择黄粒种子;S2分离加剧,植株高度变异大,选择强壮植株自交加代;S3部分穗行内植株趋于整齐,果穗性状变异大,还有部分白粒果穗出现,予以淘汰;S4植株普遍变矮,果穗差异减小,果穗变小,子粒黄色;S5群体内各穗行间差异明显,各穗行内植株趋于整齐,果穗趋于整齐;S6群体内各穗行性状外观一致,各性状表现基本符合选育目标;S7继续加代,通过测配结果选择高配合力穗行加代[1];S8各穗行植株和果穗性状整齐,可进行穗行扩繁。   478×P178 群体S0表现植株中等,叶片紧凑,叶片夹角小,整齐,果穗炮弹型,行数16行,保种4穗行;S1分离强度不大,生长势旺,少部分植株生长势较弱予以淘汰;S2分离加大,植株高度差异较大,选择强壮和株型好的植株自交加代,重点加强对不抗穗腐病植株的淘汰力度;S3部分穗行内植株趋于整齐,果穗性状变异较大,主要是子粒性状差异明显,子粒较浅的穗行和单穗较少的植株予以淘汰;S4植株生长势变弱,果穗性状趋于一致,果穗变小;S5群体内各穗行间差异明显,各穗行内植株趋于整齐,果穗整齐;S6群体内各穗行性状外观一致,各性状表现基本符合选育目标;S7继续加代,通过测配结果选择高配合力穗行加代;S8各穗行植株和果穗性状整齐,可进行穗行扩繁。
  2 品种的特征特性
  2.1 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抗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叶尖微披,中秆偏高,穗位适中,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浅紫色,颖尖紫色,花丝浅红色。果穗长锥型,穗行数较多,穗轴白色,子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型,出子率高,可达88%,千粒重310 g左右,子粒亮黄色,外观品质好。全生育期135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800 ℃左右。
  据区试病虫鉴定结果,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发病较轻。
  2.2 两个亲本的特征特性
  母本株高240 cm左右,穗位95 cm左右,株型平展,子粒较深,角质淀粉含量较高,半马齿型;在长阳海拔300 m地区出苗至成熟115 d左右;主茎叶片数19片,叶片较窄,雄穗分枝8~9个,花药微紫,颖尖紫色,花丝浅红;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穗行数14行,行粒数34粒,结实性较好,一般单穗生产力在75~130 g。
  父本株高202 cm左右,穗位80 cm左右,子粒较大;幼苗叶鞘紫色,苗期长势较旺,中后期生长势旺;在长阳海拔300 m地区出苗至成熟110 d左右;株型较紧凑,主茎叶片数20片,叶片较宽,雄穗分枝6~8个,花药浅紫色,颖尖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子粒马齿型,穗轴白色,穗行数16行,行粒数30粒,结实性较好,一般单穗生产力在100~150 g。
  3 产量表现
  3.1 参加湖北省区试的主要表现
  参加2009年湖北省C组区试,产量达10 811.10 kg/hm2,比对照鄂玉10号(9 613.65 kg/hm2)增产12.5%,增产极显著,9个试点全部增产,居参试品种第二位。生育期137 d,比CK迟熟2 d;株型半紧凑,株高287.6 cm,穗位高124.1 cm,无双穗,空秆率0.4%,果穗长18.3 cm,穗粗5.3 cm,秃尖长1.3 cm,穗行数18.6行,行粒数38.4粒,单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为214.0、312.8 g,干穗出子率89.0%;倒伏率4.2%,折断率4.1%;大斑病1.0级,小斑病2.2级,纹枯病病株率13.8%、九级病株率1.1%,锈病、穗腐病1.7级,青枯病病株率5.4%,在恩施点灰斑病3.0级;筒型果穗、白轴、马齿型、黄粒。
  参加2010年湖北省C组区试,产量9 646.20 kg/hm2,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11.9%,增产极显著,7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居参试品种第七位。生育期138 d,比CK迟熟2 d;株型半紧凑,株高287.0 cm,穗位高126.0 cm,无双穗,空秆率1.7%,果穗长19.6 cm,穗粗5.2 cm,秃尖长0.9 cm,穗行数17.1行,行粒数39.9粒,单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为177.0、 300.0 g,干穗出子率86.7%;倒伏率8.1%,折断率19.6%;大斑病最高级1.5级、平均1.0级,小斑病最高级2.3级、平均1.8级,纹枯病病指10.2、九级病株率0.7%,锈病1.3级,穗腐病1.3级,茎腐病病株率4.2%,灰斑病2.2级,丝黑穗病病株率0.1%,病毒病病株率1.3%;螟害1.3级;筒型果穗、白轴、马齿型、黄粒。
  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外观品质优。
  3.2 在湖北省内的试种情况
  2009年以康农3号名称报五峰种子管理局引种试验,位居二高山组第一名。
  2009年在恩施利川参加利川益农种子营销中心试种,产量11 002.50 kg/hm2,表现抗玉米灰斑病及大、小斑病,纹枯病发病轻,未见青枯病发生。
  2009年以康农3号的名称参加夷陵区农业执法大队玉米新品种试验,两点均位居第二名。
  4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在气温稳定在12 ℃以上播种。低山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
  2)确保一播全苗。提高整地质量,每穴播种2~3粒[2]。
  3)合理密植。根据2010年密度试验结果,建议大田种植密度以每公顷45 000~52 500株为宜[3]。
  4)加强田间管理。幼苗生长整齐、长势强。要施足底肥,每公顷施用专用复合肥750 kg、农家肥15 000 kg以上、锌肥15 kg;5叶期每公顷追施尿素225 kg,11~12叶期每公顷追施尿素375 kg,结合追肥进行两次中耕除草。
  5)注意防治病虫害。低洼地要注意搞好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4]。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BT杀虫剂2 250 g与细沙混合置于叶心防治玉米螟或用甲维盐对水喷雾[5]。
  参考文献:
  [1] 才 卓,柳迎春,许明学,等. 玉米自交系吉853的选育与应用研究[J].玉米科学,2010,18(3):1-5,10.
  [2] 扈光辉,贺雨丰.常规育种条件下玉米种质扩增的途径[J].杂粮作物,2004,24(1):1-5.
  [3] 俞风芳,丁成芳.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产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6):1297-1300.
  [4] 李自学,张建光.玉米超高产育种[J].玉米科学,2011,19(2):52-54.
  [5] 刘礼超,荣廷昭,倪昔玉,等.玉米“三高”自交系48—2的选育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4):495-5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380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