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韩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晓晖

  摘 要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这一独特性在词汇的使用上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使用与本国的认识相对应的概念,词汇等。虽然韩中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但由于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使得韩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显示出很大的差异,这就给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了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和其涵义,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从而能更好实现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文化的传递,以此来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 文化 差异 策略 归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决定语言和思维的是客观存在,是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和社会历史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韩中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历史上韩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因而有很多相同之处,如相同的肤色和长相,相同的气候条件等。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上曾经是落后的农业国的韩国也实现了现代化,然而因为受到了大量的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文化思想、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影响,传统的东方文化也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1 韩汉文化差异的理性解读
  语言根植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当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等多角度去理解。韩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这种不同给其在语义上的转换带来了一定困难。汉文化是一元文化,而韩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因此包含了更多的他文化的价值内容。
  1.1 地理环境与文化差异
  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从地域上看,中韩两国,虽同处欧亚大陆东北部,但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相应的也就产生了风格迥异的本族文化。韩国三面环海,其民族语言在很大方面就会沾上海洋的特征。如我们熟知的俗语:(挥金如土),(蓄水),(落汤鸡)等就囊括其中。与此相反,汉民族祖居欧亚大陆,面向大海,背倚陆地,因此其文化是多样性的,即:不仅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更多受到陆地文化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还有“卷土重来”、“灰头土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举不胜举。在韩语中,“风”()大多数被用作贬义词,并且韩语中“风”只有“”这个概念,不区分什么东风,西风,北风,翻译的时候要根据语境来。然而汉语中的风分为“东风”和“西风”,每当吹起东风,整个神州大地便是草长莺飞、山花烂漫的时节,所以“东风”在汉文化中是和煦温暖的,是褒义词。如:唐德宗的“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而“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如唐朝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元朝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又同是马曲的《小桃红》中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其中的意境也更是让异域人士感到相当费解。
  1.2 民俗风情与文化差异
  除此之外,由于民俗差异,也给韩汉两民族带来了文化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下转第232页)(上接第183页)语上显得尤为突出。虎这种动物是韩国的象征,所以虎被韩民族赋予众多含义。韩国人将虎比为勇猛和幽默的两面表情,同时认为虎聪明,通人性,知恩图报,如:1988年首尔奥运会时,韩国人选择较具东方色彩的小老虎作为首尔奥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为“(虎多力)”。这个名叫“Hodori(虎多力)”的老虎被设计成为一只友善的动物,代表了韩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韩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虎文化”。
  在汉语中,“虎”常与“狼”并称,因为狼在汉族人眼中是一种极凶残的动物,非常让人讨厌,所以这类词多为贬义,如:虎狼之心,前怕狼,后怕虎等。另外在汉语中“虎”也常与“龙”为伴,这类词有的为褒义,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等;有的带有贬义,如:龙争虎斗,虎踞龙盘。
  2 韩汉语言的翻译策略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韩汉两种语言在互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这并意味着韩汉两种语言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全世界人类的语言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共同点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不同语言之间相互的转换成为可能,而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来实现。
  2.1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在一定程度上不要改变原文的语言、文化等特征,引导读者向接近作者,同时适应并接纳原文的文化特色。其翻译的前提是,承认语言是具有差异性的,交际由于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化。而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尽量在目的语中表现出该类的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的是最大程度的等值,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比如:“以卵击石”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翻译成“”。但是,异化翻译也难免存在一些自身的不足,如它通常会使译文的句式比较生硬,甚至晦涩难懂,这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一定的困难。
  2.2 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从理论上讲是把语言看成是交际的工具,强调通俗易懂,尽量避免多义和歧义。当原文和译文因为文化差异而无法通达的时候,“要用译语文化代替原语文化”。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用通俗易懂的目的语来进行翻译,用目的语当中占据“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来代替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如:“(字面意思是画中的饼,汉译为画饼充饥)”,“(字面意思是捂着眼睛学猫叫,汉译为掩耳盗铃)”,“”(字面意思只有上游的水清了,下游的会才会清,汉译为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带来文化信息的遗失。
  3 结束语
  翻译是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归化和异化只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而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哪一种策略和手段,最终还要看翻译的目的,读者的对象和语言的环境等。我们应该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充分体现其辩证统一的关系充分体现,既再现了原作的风格,又结合了读者的文化及语言习惯,这样才能促进韩中文化的顺利交流,才能进一步实现韩中文化建设的互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韩]朴英顺.韩国文化论[M].韩国文化出版社,2002.
  [3]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2011.
  [4] 吴雪云.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发展[J].教育评论,2009(8).
  [5] 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
  [6] 赵爱国.语言文化学论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655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