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全面升级陆海天基三位一体护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兆运 李筱梅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获悉,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和建设的陆海天基三位一体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第一次正式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为天宫一号及后续进行的交会对接任务护航。
  中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近期由专线体制升级到网络体制,首次全面实现了由树状结构到基于IP网络化结构的转变,它与中继卫星系统共同参与测控网成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的两大亮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说:“这种全新的体系结构,加上设备实现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支持能力更强,灵活性更好,系统可靠性更高,不仅不同节点之间可以相互弥补,而且整体完成任务能力得到全面增强。从体系能力方面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与过去的系统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准备时间短,几乎可以说没有准备时间。”这位有着28年航天测控经验的总设计师说,新的测控系统避免了在每次执行任务前调试、联调等大量准备工作,实现了搠亍任务状态的常态化,可以很灵活地适应并行开展的多个任务。
  钱卫平说:“这既是技术进步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前1年只发射1颗卫星,今后不仅每年可能完成数十颗卫星发射,而且还需要对上百颗卫星进行在轨管理。要适应这种高密度任务,如果不从体制上进行革新,将不大可能完成。”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中,系统需要同时完成两个航天器的测控通信管理,这就要求在总体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协同管理需求,在资源配置和系统能力建设方面进行最优化设计,在飞控实施中做到统筹集中,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针对任务要求,科研人员在原来测控通信网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和调整,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中对测控资源进行了适当补充,新建了澳大利亚当加拉测控站,与巴西阿尔坎特拉和法国奥赛盖尔、凯尔盖朗三个测控站进行了国际联网。还对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重新设计和布局,新建了第二指挥厅,目前有第一、第二两个指挥厅;新研了交会对接任务飞控软件,以适应和满足双目标协同管理要求。在任务准备期间还进行了大量的联调演练,以保证系统能够以最佳状态护航任务。
  在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的中继卫星系统正式作为陆海天基三位一体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用。两颗中继卫星的加入,能够提供三分之二以上的轨道覆盖率和百兆以上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由此将使中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的整体能力显著提高。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探索,成功设计了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和天地基密切协同的测控通信工作模式,建立了新的天地基测控系统协同工作机制,在天地基资源的综合分配和优化使用、飞控中心飞控策略的安排等方面都设计了新的工作模式。这也是测控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创新点。
  此次任务海上测控力量由远望三号、远望五号和远望六号远洋测量船承担。考虑到后续载人航天任务高频度发射的特点,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时,以保证交会对接重点测控弧段、尽量不进行远洋出海为基本原则安排船位,远望五号船布设在日本以南海域,完成入轨和刚性对接段的测控,远望六号船则布设在新西兰以东海域,完成第5圈变轨测I控任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