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婷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并基于数据库评价的意义和原则分析,重点对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特色数据库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P31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且方便的信息平台,由此,数字图书馆也发展起来,由于图书馆丰富资源的特色化和数字化,提高了网络数据库的开放度和共享性,信息容量大且具很强的学术性,参考价值也比较高。特色数据库作为一种信息汇总,能够充分反映自身的资源特色,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区域经济特色、专业学科特色和馆藏特色等[1-2]。为有效利用自身特色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为读者更好的提供深层次服务,建设特色数据库系统,加强质量控制并结合相关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评价,以提高其整体效益,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系统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1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1.1 特色数据库的现状简析。特色数据库提供的文献信息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比较强,其时间跨度和收藏范围比较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若对数据库进行有效开发,可形成某一学科门类、专业或专题的资料库。特色数据库除了具有特色性,还具有规范性、服务性、实用性以及共享性等特点。目前,我国高校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已取得初步成绩,例如由全国工程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负责承建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教学参考书数据库”,“联合目录数据库”,“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以及“专题特色数据库”等等,均是由各大高校图书馆组成的项目管理组,自建或组建相关资源而进行开发和利用的[3]。
  1.2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服务中,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作为一种文献资源,其特色模块的建设使其在学习型社会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4]。其一,特色数据库能够帮助政府决策。根据政府决策自建特色数据库,为政府机关制定计划方针提供咨询和依据,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和决策水平。其二,特色数据库能够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综合实力的象征,其涉及范围比较广。特色数据库的建立能带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为高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提供文献保障,并促进其发展。其三,特色数据库能够指导科学研究。高校图书馆通过数字资源优势的运用,积极开发宝贵的信息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在各领域都有很大应用前景和学术价值,为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2 数据库的评价
  2.1 数据库的评价意义。数据库的建设丰富了信息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深层次的服务。通过数据库的评价优化资源,使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提高效益并促进其发展。概括地讲,数据库的评价能够帮助了解用户需求,提高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校数字化资源的优化,实现传统资源与现代数字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发挥最大的效益[5]。
  2.2 数据库的评价原则。经相关文献的总结,数据库的评价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5]:(1)强调数据库的布局统一,注重信息资源评估的整体性;(2)针对数字图书馆对广大用户的服务性工作,加大其信息资源的共享性;(3)要求其采用的数据库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科学性,并保持其成熟先进性;(4)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数据库的检索特点,注重其全面性及灵活性;(5)评价指标的含义及统计要定义规范明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评价指标体系
  为提高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建立规范性的数据检查及评估流程,其具体步骤包括:评估指标的建立,评估方案的确定,评估工作组的设立,待评数据的选取,数据评估的实施,评估结果的整理及发布等[5],现对数据库各评价指标分析如下。
  3.1 数据库内容
  3.1.1 数据资源内容。数据库都具备一定数据量,而特色数据库的特色资源,对数据量也有一定要求。特色资源的数据量是评估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主要有与学校自身特色相关的数据库,以个体或团体为主的特色数据库,以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为特色的数据库,与区域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库,与区域特色和人文环境相关的数据库,与学校重点学科有关的数据库,与学校教学相关的成果数据库,与图书馆深化服务相关的数据库。因此,应把数据库的内容是否具有特色性,是否真正体现某一方面的特色作为评估的一个指标。
  3.1.2 数据资源组织。数据库资源的组织,首先是数据的规范化和资源导航。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遵循标准规范化,保证其综合质量,达到数据库的可靠性、完整性、系统性等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为提高数据库质量,保证数据收录质量,就应做好信息资源导航,其包括学科导航、类型导航及功能导航,在资源评估时关注标引质量和标引深度两方面内容。
  其次,资源整合及用户界面的设计。资源整合主要是统一检索、全文链接、资源与服务的整合。为了衡量数据库检索性能的完备性,检索手段的快捷性以及检索入口的实用性,需要建设一套适用广泛的评估指数,来判断特色数据库在检索方式上的优劣。在检索范围包括信息的链接以及信息之间的切换和跳转。对于数据库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的评价,主要有检索界面的适应性、版本的差异性、界面的定制及综合执行的统一等。
  3.2 检索系统及功能。数据库检索系统及功能[6-8]主要是与其相关的检索平台的基本信息及其使用情况,检索系统能衡量一个数据库的优劣,但难以用量化指标分析。具体分为检索系统的功能、检索技术、检索结果、用户服务及检索效率等。主要考察是否提供检索页面及多途径检索,以方便用户查找信息资源;在检索技术上是否提供全文检索、支持布尔逻辑运算;在检索方式上是否支持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在结果处理上是否支持二次检索,定制查询结果、记录数量的显示及排序方式的改变等。
  3.3 数据库的使用。数据库的充分、有效使用是购买数据库资源的根本原因,其使用情况可通过量化和客观指标的比较来反映,而且该指标可使用一定时期的数据来评价,并且可进行动态评价。使用情况的相关指标具体包括:登录次数、检索次数、全文(文摘)下载数量、非正常使用次数(故障次数)、正常使用次数及读者满意度等。
  3.4 数据库的经济性。成本核算将数据库的经济性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主要由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经费限制所导致。在当今时代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中,数据库的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普遍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力投入,因此,有必要对其投入成本和效益问题进行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良好发展。具体指标有:检索成本,登录成本,单篇使用成本,硬件设备、软件成本的投入,系统的维护费用,读者人均服务成本等。
  3.5 其他。除上述情况几个指标之外,用于评估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其它评价指标,还包括网站宣传以及网站推广等。网站宣传及推广,主要指数据库服务网站站点中链接的设置、新闻栏中关于特色数据库的相关信息情况通报等,以及该数据库服务网站的连接点和搜索引擎的广泛使用,以便于广大用户的了解和使用[3]。
  4 结束语
  建立特色数据库评价体系并不代表评价工作的成功,关键是对各指标的实际操作,需要了解并获得评价、选择数据库资源的依据。目前,在图书馆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良好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指导特色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以上通过对数据库评价指标的相关探讨分析,还不够完善,某些评分指标还可进一步细化。总之,随着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特色数据库的增多,相关评价体系方面的工作将逐步扩大和完善,其评价指标也将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潘长海,刘彩虹.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情报,2009(12):105-108.
  [2]覃凤兰.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83-87.
  [3]邓燕萍,王玉平.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7(07):118-119.
  [4]汪徽志,岳泉.网络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科学,2008(04):557-560.
  [5]孙芳,赵良英.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评价指标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07):45-4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江苏淮安 223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6084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