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选择抗生素类鱼病防治药物的注意事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国印

  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鱼病是较为有效的的手段之一,但也有一些养殖者用后感到效果不佳。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现总结出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治鱼病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以供从业者参考。
  一、关于用药剂量
  1.根据水产养殖动物重量计算标准用药量 用药量的计算多种多样,但只有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的体重计算标准用药量才是标准用药量。鱼的种类不同、规格不同、个体差异及环境条件不同,每尾鱼摄食的饲料量(药饵)不同,所以投喂药饵的效果当然也不一样。好在实际的水产养殖生产中,为了获得最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无论养殖鱼种还是成鱼,一般都是将规格相同的个体分阶段饲养,这样,个体间的摄食量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根据鱼的放养数量、死亡数量,再参考投喂的饲料量及饵料系数,获得鱼的存塘数量和平均规格后,就可计算出池鱼的总重量,从而求出用药量。注意,药量不足的话将无疗效,过量的话反成药害。药量一般应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计算,在投喂后30分钟~40分钟内吃完为宜。原则是根据情况,灵活增减,药饵投喂后,能被迅速吃净。
  2.将药物添加在饲料中的条件 如果是长时间用饲料饲养的鲤鱼,在体重和水温等条件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每天的摄食量是较为稳定的。根据水产养殖动物体重确定投饵量,通常以投饵率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养殖生产中制定的投饵率表不是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的饱食量计算的,一般是按养殖动物饱食的80%计算为宜。对于每天的投喂是一较为固定的水产养殖动物,将投喂药物的标准量采用在饲料中的添加率表示,也与按水产养殖动物体重计算的标准用药量具有相同意义。
  二、关于药物的剂型与饲料
  渔用饲料大体上可分为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两种,后者可能是直接投喂或制成鱼糜投喂。制作药饵就是要将药物均匀地添加与饲料中,为避免药物的损失和让养殖动物能摄食药饵,养殖生产者应了解药物的剂型和饲料、饵料的关系。
  1.脂溶性药物制剂 这里仅介绍人工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将相当饲料重量的5~10%的油(鱼油)与脂溶性药物制剂充分混合,然后将固形饲料加入其中混合,使油和药物的混合吸附在饲料的表面,阴干20分钟后投喂。对于粉状饲料和鱼糜可以将准备好的药物直接混合在其中即可。
  2.水溶性药物剂 能溶解于水的药物制剂可以直接用水稀释后,将固形饲料与其混合均匀即可。但对于微颗粒饲料,因其颗粒较小,遇水后易于散失,应将药物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搅拌成糊状后,再与微颗粒饲料混合。对于粉状可以直接加入用水稀释后的药液拌成糊状,再制成块状药饵投喂。水溶性药物添加剂不宜直接添加于鲜活饵料中,以防止药物散失。
  3.药物散剂 在水产养殖动物的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过大会妨碍消化管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药饵时,应注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的比例。
  三、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
  为提高治疗效果,将药物均匀的拌在饲料内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水产养殖动物均匀摄食的前提。
  1.用固形饲料制作药饵 用颗粒饲料作药饵时,以水溶性药物为好,而散剂最差。在制作药饵时,可以将水溶性药物溶于饲料总量的3.0%左右的水中,然后再和颗粒饲料均匀搅拌即可。如果水分过多,不仅不能被饲料短时间吸收,还可能导致颗粒饲料的外层散落,使固形饲料中不含药物,药物只是吸附在散落的粉末中,这样的药饵投喂后的治疗效果不佳。微粒饲料的粒子较小,表面较粗糙,易于吸水而散失,不宜作为水溶性药物的吸附物。可用相当饲料重量5~10%的油与药物充分混合,然后再与微颗粒饲料混合,使其吸附在微颗粒饲料的表面。这种方法也适合于颗粒饲料。
  2.用粉状饲料做药饵 用粉状饲料制作药饵较为简单,无论是溶于水或是脂溶性的药物均适宜。将水溶性药物用水溶解后,与粉状饲料充分混合,搅拌成块状后即可投喂。而对于脂溶性药物,可逐步将药物与饲料原料进行梯级混合,直至与所有原料进行混合,这样就可保证药物在饲料中均匀发布。若是制作少量药饵,还可将饲料和药物放在塑料袋中,充入少量气体后,通过上下左右翻动塑料袋,使药物与饲料混合均匀后投喂。
  四、投饵量与投饵次数
  投喂量与投喂次数也是影响鱼摄食药饵的重要因素,要给予充分考虑。一般情况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个体越大,饲养水温越高,对饲料的摄入量也越大,但如果以水产养殖动物的单位个体重量考虑其摄入量,就会发现规格越小的个体按体重计算摄食量越大。通常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药物浓度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系。所以,为提高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治疗效果,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对药物的吸收。
  因为饲料不足就很可能导致鱼的生长不一致,造成鱼体规格不一,影响产量和效益,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养殖户会大量投饲。但让患病的鱼都能够摄食到药饵才能保证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增加鱼类的饥饿感,增强鱼体对药饵的摄食,一般在鱼患病后,养殖者就会减少投喂量,但投喂量也不能无限减少,一般是采用平时投喂量的50%左右为宜。
  以治疗鱼病为目的投喂药饵时,因为投饵量叫平时减少,每天投喂1次全天的饲料量即可。空腹的鱼体更容易使药饵中的药物进入鱼体内而达到药物的有效浓度。所以,不是特别需要的话,投喂药饵的当天以不追加投喂饵料为好,必要时则以投喂不添加药物的饲料为佳。需要注意的是,投饵量越少,使所饲养的水产养殖动物均匀摄食越困难,因此,精心投喂是必要的 。
  五、开始投喂时间
  发现饲养的水产养殖动物发病并确定其病原体后,就要做到及时用药,但依据其摄食习性和游泳状态、死亡数量和外观病症等进行综合判断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通常情况下,当每天的死亡量达到群体量的0.1%时,就应当投喂药饵治疗。
  六、投喂药饵的期间
  我国的渔药和水产养殖动物的种类较多,养殖方式差异也较大,通常抗生素类药物的最短疗程为5~7天,对于一般急性传染性疾病,当病情缓解后还要投喂药饵2~3天。用杀虫类药物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寄生虫性疾病时,还应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当时的环境条件,灵活掌握药物的用量与疗程。
  作者简介:吕国印,(1967-),河南省泌阳县人,助理工程师,在驻马店市泌阳县宋家场水库管理局工作,从事大水面增养殖和池塘生态养殖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6253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