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农耕文化与园林艺术风格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聂昕

  摘要:中国古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的发展,并且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汉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我国众多艺术都起源于我国的农耕文化,园林艺术也不例外,也是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农耕角度去审视我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从农耕文化的研究视角去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农耕文化;园林艺术;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融汇了汉民族独特的审美世界,在数千年的园林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著名的园林艺术设计师将园林艺术风格的特征概括为“源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浓郁的诗情画意”、“深邃高雅的意境”。这些特征已经在园林艺术的风格中达成共识。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领域中,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形式趋向成熟。文章就农耕文化与园林艺术风格进行分析融合与影响进行分析,对农耕文化下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进行探讨。
  1.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与农耕文化的吻合
  1.1农耕环境观与园林自然观吻合
  在农耕文化的农事活动中,对自然条件有极大的依赖性,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农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决定了人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别敏感,这在潜意识中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人事活动应该注意与自然节奏相互合拍,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观念,这种生存本质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人只是作为自然中微小的一个部分,人应该效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指导人们行为。在园林艺术的建造中,尽量选用自然之物,如:木材、山水、植物、动物等,以求能够真实原本的再现自然。将对大自然的概况和升华的园林艺术熔铸与园林艺术中,园林艺术中常常会有小溪、河流,在假山中有楼阁的映衬,从而创作出小桥流水、一片祥和的自然风光,使得园林从整体到布局都包含着较为浓郁的诗情画意,达到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的和谐统一。在自认和谐的融合中真实反映出了中国园林的艺术美。
  除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生产,这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使得中国传统园林包括私家园林都属于基本上的都是庭院的模式。这使得文人、士大夫在自己的园林中孤芳自赏、自我陶醉。古代庭院的私有性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园林在选址、布局方面的自由性,基于园林建造的美观,园林选址通常依山傍水,在极小的尺度内酣畅淋漓的再现自然美,它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令人产生广袤的自然意境。
  1.2农耕生活观与园林田园风格吻合
  古代园林的设计和使用的主要人群是文人、士大夫,这一群体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及崇尚自然的生活情绪。因仕途道路的不顺畅,生活面临的烦恼与失望,让他们逐渐将感情寄托在园林的“清净”世界,巧妙地将精耕细作所表现的“田园风光”广泛渗透于园林景观的创造中,甚至延伸为造园风格中的主要意象和审美情趣。农耕闲情逸趣的生活观念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园林田园风格,提倡这种风格的大部分是在宦海沉浮的官场中得不到精神满足的文人与士大夫,他们想要忘却官场生活的尔虞我诈,将生活寄情于园林艺术中。
  农事是天下之根本,古代历代帝王都提倡耕战,下诏劝农,鼓舞天下农夫勤于耕种,对于皇家园林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劝耕重农的环境设计,如颐和园如意庄主体建筑乐农轩,崇尚农事;圆明园设有“北远山村”、“多稼如云”,都是以农村为题材的造景。承德山庄的东南部,地肥土厚,清初曾开辟为农田,瓜圃、桑麻千顷,果实累累。这一中国古代传统的恋农情节都对园林农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1.3园林表现手法与农耕的农事思维相吻合
  农耕的农事活动对自然及土地强烈依赖,它要求人们必须适应自己的发展,容不得过多的非分之想。先人总结的自然经验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人讲求“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生活需求,这一原始的生活需求不具备科学性的思考,但正是这种直观生存需要形成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这一以自然经验为生活导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感情与思想必须借助于外在事物进行形象的表达。这一思维方式的渗透,创造出来极高的艺术思想与境界。园林艺术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将无限的遐想熔铸到对园林的艺术追求中,以期能够在其中窥探到历史的命运及人生的奥秘。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具备较强的民族特色倾向,对于古代文人而言,在官场宦海沉浮之后都想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因此,他们在对园林进行建筑时不可避免的会将自然融入其中,他们或寄情山水,托物言志,以小见大,都意在为自己今后的安贫乐道,铸造世外桃源的生活。
  农事活动遵循时间周而复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先民总结出了与农事活动嬉戏相关的时间历法,历法的出现直接地体现出华夏民族的农耕思想,歧视后人周而复始的思维观念,再加上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华华夏民族的保守思想,可以看出,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筑的过程中深受这一保守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的记载中,囿是一个方框圈围着3、4株草或树木,象征园内草木繁盛之景,方框表示周边有围墙,植被用垣墙圈起来。秦汉以来,无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寺庙园林都无一例外的建造围墙。从实际来看,我国古代园林随着农业经济的嬗变经历了萌芽、生成、发展到全盛阶段,园林艺术不断得以升华和发展。
  在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中,民众讲求付出就有收获的质朴品质及务实精神,这种心理趋向在儒家学派的影响下不断的增强,在中华民族的民众中根深蒂固,演变成一种习惯和实践的准则。体现在古典的园林艺术中,主要是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的过程中讲求“实”,因而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多用木材和土石,而以木材的利用最为突出。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其建筑主体几乎都是用木架结构但对内墙外墙没有做硬性的规定。并且园林内部的建筑物运用了灵活及随意性,将千姿百态外观形象融入其中,获得与山水共融的世外桃源,同时将建筑物空间与自然的整体空间进行融合,形成与众不同的园林艺术美。   1.4农耕科技观与园林保护观念吻合
  在长期的农事活动中,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与栽培技术,使我国种植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农耕文化体现在园林艺术中便是对园林中的绿化植物进行养护,园林中的植物之所以能够营造出大自然的美感完全在于对植物的养护的到位。园林中植物类型、品种较多,因此根据植物不同的生长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时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灌水、中耕除草等技术措施。同时在植物养护的过程中还应对植物扦插、嫁接,使之具有更良好的生长空间。在植物繁盛的园林中,不可缺少动物的映衬。
  中国园林动物起源于早期先民的狩猎活动,在旧石器时代,先民靠打猎来生存。并且古代对家畜实行的“野放”,使之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觅食、野宿、野交。这一思想体现在园林中便是在园林中饲养动物,最早在园林中饲养动物的是皇家园林,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发明了原始农业,在耕种饲养和采集的活动中,人们依据长久以来的对动物观察的习惯经验,将幼小的动物及没有捕猎的雏兽圈养起来,出现了最早的驯养动物,比较小的私家园林继承了这种动物饲养方式,但是在实际的驯养过程中还依靠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动物进行饲养管理,使得园林中的饲养的动物能够适应原始野生的特点,古代先民的饲养动物的思想对园林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
  2.农耕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2.1中国神话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灵感首先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在远古社会人类祖先借助神话来解释生活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中国园林中的仙境反映出古人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史记・封禅记》记载,继秦始皇之后,汉武帝又在长安建宫内凿太液池,池中仿海上三神山,这一神话思想直接促使了我国的古典园林中“一池三山”手法的诞生,这一手法的诞生对我国皇家园林的布局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既丰富了我国丰富的景观层次,又能够在空旷平淡的无穷中幻化为更为无穷无尽的景观特色,又能够显现出超凡脱俗的美感。在神话仙境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园林艺术运用到这一思想,并且对园林的取名也颇具仙境意味,进行空灵、缥缈的意味。
  2.2中国民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民情。农民在辛勤的农业生产劳动中,总是用实用的态度去审视周围的农耕世界,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农民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家庭安康祥和,所以在对园林建造的过程中会讲求风水、地理位置。风水理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基础之上,它包含了风水思想,代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吉祥文化。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私家园林正门是东南朝向,这主要是因为在风水思想中,东南面为“青龙门”,语寓意为财源滚滚。这些民俗都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3中国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孕育出较为深厚的农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直观性、象征性、经验性都长期的孕育在中国的艺术思维领域只能够,而且还发挥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国的古典园林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大部分由文人采取,他们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将园林与园林文学艺术相互结合,并对我国园林美学的标准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读点园林多以山水画的意境为出发点,在加以歌词诗赋,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情画意,中国文化对中国的古典园林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3.结语
  农耕文化对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是对农事活动进行的升华与总结,并且还能够体现中国华夏民族的人民当时的生活水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象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责任编辑 荷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106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