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和领域正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许多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9-0069-03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手段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采取措施来改变传统的工作、生活模式,商务活动也不例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和领域正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更是社会急需。许多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人们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因此,探讨科学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兼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2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模糊
  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模糊,学生对专业方向认识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教师并不十分清楚该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这种情况极易造成教学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电子商务的授课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存在两种倾向:一部分教师认为偏重于计算机技术,而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偏重于商务和管理。同时,在学生中也明显存在两种倾向,结果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有关技术性的课程十分感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对商务管理感兴趣。
  2.2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企业实际应用状况的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放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很多院校本来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没有明确的把握,就更使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成为一个大拼盘,授课教师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各说各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最终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个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竞争力。
  2.3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设施不足,实习基地较少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各项技能训练,而目前有些院校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还较为滞后,软硬件条件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很多电子商务专业还缺乏与企业合作的电子商务实习基地,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2.4 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教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教师原来从事的是计算机教学,不懂或少懂经济和管理;另一部分教师原来从事的是管理和经济类的教学,不能胜任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教学。教师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和实用。由于教师缺乏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影响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甚至有些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不是电子商务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这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3 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对策
  
  3.1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一是要明确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及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应用型高职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三个:计算机网络管理、小型电子商务的项目开发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维护。因此,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要求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数据库开发应用能力、小型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财务知识、较好的英语读写能力。二是要明确该专业的侧重点,即是侧重计算机技术还是侧重商务活动。经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的专门人才。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方面可以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商务方面可以不如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但我们培养的是能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更加广泛的职业空间和长远的发展潜力,更符合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需要学生既掌握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
  3.2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程以外,构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和能力拓展课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模块包含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信息资源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指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必需的理论与技能课程,如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能力拓展课程包含电子商务专业及其以外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拓展课程,如电子商务应用师认证考试等。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建议学生考目标定位明确,社会需求量大,考试费用较低、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专业技能证书。并鼓励学生跨专业考证。除了考电子商务应用师证书外,学有余力的还可以考网络应用师、报关员、物流师等相关证书。目前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考证率及通过率均达到100%,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具有“双能力”,即“授课能力+实践能力”。 已有多位教师具备了电子商务考评员资格。为了增强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强化了引进行业教师的力度,并要求具有行业从业经验,其中就有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引进的博士生。对校内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建立教师自觉努力、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及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接受培训、进修并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过程之中,参加产学研项目研究,到企业培训及参加实训基地建设来实现。学院鼓励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紧跟学科前沿,引导教师向商务与技术结合的方向开展研究。
  3.4 实践方式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方面,我们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特色,加强实验、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一是对“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课程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在实验室采用边讲授边实践的教学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坚持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建立了信息与电子商务实验室、信息与电子商务研发室,通过多种途径,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三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促进产教研结合。“走出去”即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拟定专题,到目标公司实地调研,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请进来”就是聘请校外专家、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到学校来开设讲座,让学生们直接感受企业决策者的经营思路和实际经验。四是自主开发电子商务仿真实验系统,学生在仿真实验系统进行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对接。我院开发的电子商务实验系统还被浙江工业大学采用,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实践证明多元化的实践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作为高职院校,只有目标明确、定位清晰,才有可能更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模糊不清的误区。针对电子商务岗位的特点和要求,调整教学体系的构建,尤其是要注重实践性环节的创新和改革,加强校企结合的力度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培养出技术过硬、适应能力强、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零距离、能快速切入企业电子商务类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彩霞.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15(2):15-17.
  [2]黄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挑战与变革[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5):117-119.
  [3]赵晓鸿.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123-125.
  收稿日期:2007-01-06
  作者简介:邓凯(1963-),男,江苏常州人,学士学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管理。卞华珍(1968-),女,江苏常州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712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