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不是电子竞技的出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在8月份刚刚从深圳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回来,印象中对于这样由政府主导、在大型体育馆举办的电子竞技赛事已经有很久没有看到了。记得很久以前,也看到过一些文章讨论电子竞技究竟是该走体育还是娱乐路线,结合本次赛事的所见所闻,我也谈一下我的想法。
  
  从赛事规模来看,深圳这次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的组织力度还是很强大的,无论是场馆、宣传、出席领导还是媒体邀请上,基本都是电子竞技中很高的规格。不过从现场观众的情况来看,显然并不算一次特别有人气的赛事。事实上,除了早期的CEG,用传统体育方式来运作电子竞技的情况大多数都不理想,cEG到后期也不得不面临稀少的观众的尴尬处境,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搁浅。
  这或许并不能仅仅归结到主办方的问题,以传统体育的模式复制到电子竞技赛事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首先就是互动性的问题。很多人去现场观看电子竞技比赛,主要的目的无非看明星选手、体验现场气氛,而体育馆稍显封闭和限制的空间让玩家与选手之间拉开了不少距离。作为一个公共场合,大型体育馆也很难有小场馆那样自由和热烈的气氛。在互动性方面,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除了看正在直播的比赛之外,似乎什么都不能做。如果这些比赛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者打得比较乏味,那么离场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其次就是项目的纯粹性。从目前电子竞技来说,单一的项目反而更能吸引人气。比如韩国的星际联赛,他们只做星际,却达到了电子竞技行业中前所未有的高度,再比如早期的PGL,针对中国市场力推魔兽,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而类似这样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的举办,由于其自身的定位,它的比赛项目肯定不止一个。在主流的电子竞技项目中,受欢迎的项目只有少数的几个,这就意味着这类的大赛不得不处理好一些冷场项目的编排。如果处理不当,再加上体育馆互动性差的缺点,观众的流失、对赛事好感度降低的现象自然层出不穷。
  第三就是观众的稳定性。深圳全国公开赛期间,比赛时间大概是早上10点到下午5点,这个时间跨度非常大,甚至还要考虑中途出去吃饭的问题。我们知道主流的体育项目,比如足球和篮球,比赛时间一般都控制在3小时以内的,因为观众的情绪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个高度的。过长的比赛时间,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主舞台模式,让大多数观众都只是选择性的观看,这样造成的整体效果就是体育馆一直有人进进出出,不仅很难聚集起人气,也使场面显得比较混乱。
  中国的电子竞技在2003年被宣传成为国家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之后,各类大型赛事也纷纷开始崭露头角,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在体育馆举办的,比如CEG、CET以及早期的WCG、ESWC中国区的比赛,从这些赛事当年的举办效果来看,体育馆模式下的电子竞技赛事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这里还有一个生动的例子,NeoTV在接手WCG中国区之后,2008年在上海市一个体育馆承办了该年度的WCG中国区比赛,但是这届赛事并不算成功,人们在记忆中恐怕也只记得2008年WCG中国区Sky小组未能出线的新闻,但是2009年,NeoTV将比赛场地带到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以类似Chinajoy的展会形式举办了这届WCG中国区的比赛,取得的效果是惊人的。展馆的开放性、展台的丰富多样的活动、Showgirl的引八等等元素让WCG中国区一下子焕发出了活力,配合2009年成都世界总决赛的预热节目,本届WCG确实给现场观众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在这些年的电子竞技生涯中。我和很多电竞人一样都以电子竞技成为体育项目而感到欣慰,或者更直接点来说,这也是奋斗的动力之一。但无论从现实还是感觉上来说,初级阶段的电子竞技还无法达到一个体育项目该有的条件,甚至一厢情愿的走体育发展的路线也未必就显得台情台理。在世界上很多的地方,电子竞技不是一项体育赛事,甚至没有一个叫做“电子竞技”这样确切的名词,但是他们的电竞大赛却像是游戏者的大型聚会,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其中的乐趣。而将电子竞技当做体育赛事来运作,无形中给这个时代的新锐加上了传统的枷锁,很多创意和元素都无法实现。这必然是一个严重的损失。何况,娱乐化的电子竞技并非没有市场,反而在开拓不同领域的台作方面有着更大的潜力。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 “体育”化的电子竞技可能会对行业的正确自我认知产生影响。 “体育”一直是电竞媒体传播电竞的“总领方针政策”。在我们从小到大看过的电竞报道里,有关世界冠军、中国骄傲的字句层出不穷。这种行业内普遍的自我暗示的情绪也造就了中国目前带有功利性质的电子竞技环境,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大、空、泛的内容层出不穷,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政府不支持”,所有的结论不外乎“电竞还是有很前途”,媒体忽悠玩家、组委会忽悠厂商。可是,谁没有长大的时候呢?或许很快那些步八社会的玩家就发现当年那些誓死捍卫电竞的圣斗士们都纷纷转投其他高薪行业、那些掏了大把钱的赞助商们也发现真实的场面并没有PPT上那样的诱人,于是这个行业就好像坐上了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这些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内容、没有变革,没有合作,没有静下心来推敲和反思的习惯,有的只是“电竞加人亚运会”、 “广电解禁电子竞技”这样全民期待救世主的场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哀。
  我们《电子竞技》杂志的读者很多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在校学生,在我对他们的了解中,我感觉他们都把电子竞技看做一个很神圣的东西,这个观念的根本论据就是电子竞技是国家承认的体育项目。,我觉得这是一把双刃剑。“体育”的属性给电子竞技带来了大量忠实的受众,但同时的,也让很多观众对这个项目的真实情况有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而如果因为“体育”就可以弱化它的负面影响c电子竞技对于某些人来说确实是有负面影响的),成为借口,那么这个称谓仍然是“弊大于利”。以我的观点来看,喜欢玩电竞绝对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它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认为玩电竞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为国争光的,以现在的阶段来说也确实言过其实,因为电子竞技还远未在主流社会产生过影响。2003年中国体育总局把电子竞技纳入国家正式开展的一个体育项目,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电竞归八体育发展的国家。7年过去了,中国仍然是“第一”和“唯一”,这或多或少有点尴尬。
  当然,我并不是想表达电子竞技和体育水火不容。实际上。在早期电子竞技的发展中,无论是体育总局也好,文化部也好,有国家政府的支持总归是好事。只是,在广电没有解禁,社会没有认可的这段时期,这种支持的实际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一味的追求上纲上线,反而抛弃了内容的本质,扼杀了创新和开放型的思路,这样的做法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761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