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新农村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4年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该计划通过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该计划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参加学习,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方式,为农村第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参加学习者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以此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着力将高等教育向广大农村延伸,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包括农村在内的开放式的远程与继续教育新模式,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主力军,办学网络一直延伸到各县乡镇,是发展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创办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海岛和边远地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在为农村培养实用性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现代农业建设服务,推进农村教育上可以大有作为。
  
  一、电大开展“村―名大学生计划”招生情况分析
  
  自2004年秋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32个省级电大410个县级教学点参与该项目试点工作,共开设包括种植、养殖和管理3个大类的11个专业,约有2.5万人参加了该计划的学习。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此项目的首批试点单位,目前共有桐庐、淳安、嘉兴、嘉善、海盐、平湖、龙游、江山、常山、开化、临海、瓯海、乐清、永嘉、遂昌等15个教学点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3个专业,累计招生1737名。浙江电大历年招生及教学点开设情况见表1:
  
  从表1所呈现的招生情况并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分析,电大开展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以下一些特点:
  1.招生规模稳步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浙江电大从2004年秋季首次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以来,到今年刚结束的春季招生,参加学习人数从单季的195名增长到879名,增加了3.5倍,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参加该项“计划”招生的教学点从开始时的6个点发展到2006年春季的12个教学点同时招生,教学点已达15个,辐射面更趋广大。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教学点的设置也从初期相对比较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县(如淳安、江山、常山等)扩展到经济比较发达、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县级教学点(如嘉善、平湖、临海等)。
  2.政府力量是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深入展开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培养适合的专门人才是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的,政府支持的力度大小,直接关系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开展。从浙江省招生的情况看,该项目的开展与各级领导的重视、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招生形势好的教学点,政府支持力度都比较大。如永嘉学院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县政府的“农村党员干部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结合起来,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政府牵头,采取有效手段,鼓励学员参加学习,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规定参加学习的学员取得毕业证书后,县财政给予50%的学费补助,使得永嘉学院在2005年秋的首次招生中便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共招生邱人。又如嘉兴市,争取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成立了嘉兴市农村大学生培养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市农经局负责日常工作,市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和督察,市财政局负责培训经费的筹集和管理,市电大负责教学组织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师资培训和教学质量监控,使得嘉兴整个地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招生进展既有序又富有活力,成效显著。
  3.特色宣传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开展。如何让社会了解电大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吸引农村有志青年报考,是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一般来说,宣传到位的教学点,招生情况也相对较好。比如,嘉善学院所在县的西塘镇有部分村干部想就读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同时县委党校也在招收行政管理专业,这些学生就不知道如何选择了,学校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到西塘镇政府与领导沟通交流,介绍中央电大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特色,以及开放教育的先进理念、办学模式,使得这个镇与周边乡镇的60多名学生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
  4.学习费用仍然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的制约条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收费,虽然中央电大在费用上给了一定的倾斜,但是总计5000多元的学费,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在经济相对富裕的乡镇招生情况比较好,如嘉兴电大、临海学院、瓯海分校等教学点的招生情况,明显好于偏远的、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龙游、江山、常山等教学点。因此,要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持续进行下去,各地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在经费上给予资助,不能让学费成为入学的门槛。
  5.招生专业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在“计划”已开出的3大类11个专业,全国电大招收的2.5万人中,3个管理类专业占了80.8%,而种植类6个专业只占10.9%,养殖类3个专业占8.3%。浙江电大虽然每季招生都有试点单位申报种植、养殖类的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但往往只有管理类的专业招生顺利,事实上我省所有学生均选择了管理类专业,种植、养殖类专业招生数为零,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设针对农村教育特点和需求专业的初衷大相径庭。
  
  二、为农村培养实用性人才,电大优势显著
  
  1.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开放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具有明显的网络优势,有延伸到各县的电大办学网络(人网)和覆盖各省各市、县的卫星电视网(天网)以及基于互联网和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地网),三网协调运作、互为补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多维平台、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骨干力量。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现状是城镇各类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而农村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却很缺乏。电大的教学点铺设到了所有县城,有些甚至到了乡镇,为农村进行高等教育提供了方便。大部分县级电大作为当地惟一的一所高等学校,理应成为农村高等教育的承担者。
  2.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开放教育试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海岛山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如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了“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四维互动”的教学模 式和“以人为本,过程为主、基于网络、质量监控、协调运作”的管理模式以及“六大运行机制”,能够利用现有的网络,精心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急需的专门人才。
  3.广播电视大学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也需要它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的项目,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电大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是这样的项目,它与普通高等农业大学开展的相应项目有所不同。例如作为第一个提出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河北农业大学,采用的是单考单招,择优录取、脱产学习的方式,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普通高职大专毕业证书。电大采用的是:学习期间不转户口,就地上学,自主学习、累计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在学习方式上,从农业生产特点和解决农民学生的工学矛盾出发,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这样灵活的学习方式,方便了学员根据农忙和农闲的不同,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能够正常进行,是更适合农村青年接受教育的方式。电大面向农村的远程教育,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向下延伸的一项重要改革,是中国农村高等教育的一次带有突破性的进展。
  4.广播电视大学从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以来,加大和完善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截至2005年底,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有网上课程539门,网上视频课程8572课时,视频课程光盘6779课时,CAI课件63个,网上文本资源24810份。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在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及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制作丰富的、实用性、可看性强的多媒体资源,使他们更快更方便地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实用技术。
  
  三、利用优势,发挥特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十一五”时期首要的战略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目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一个比较现实的方法。如何为农村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献身农业的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实现农民奔小康的目标,是新时期教育赋予广播电视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和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电大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通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一试点,在规模稳步发展,政府支持力度增加,社会影响日趋扩大的今天,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好用足政策,在新形势下实现电大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许多青壮年的劳动力要外出打工,这些农村学员都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也是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电大可以利用自己的办学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为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养紧缺实用的技术、管理、经营人才。
  对一个农民人口占2/3的国家来说,农村继续教育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等都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大学应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去,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必将为扩大自身发展打开空间,为继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广播电视大学应该更新观念,拓宽教育服务的领域,增强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实用性,把为“三农”服务作为电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遍布全国各省、市、县的办学系统,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只有有为才能有位”,广播电视大学必将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坚持特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773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