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洋的情绪律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海洋》只是将自然界的真实一面展示出来,让每个生活在其中的成员,自己去思考未来的道路,是破坏、是保护、是整治、还是顺其自然,妄加评论只会剥夺观众理性思考的空间。
  
   什么是海洋?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历时七年终于向观众交出了一份答卷――纪录片《海洋》。
  
   海鬣蜥视线中的火箭发射
  开篇,一种长得像缩小版恐龙的海鬣蜥第一个出境。虽然奇特的外形总会让人们不禁联想到远古时代,但它们的起源并不久远。它们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陆地上,最后被迫迁徙到一个火山岛上,由陆地鬣蜥变成海鬣蜥后,就必须到海里找食。它们的进化映衬着海洋的演变,一个很短一个很漫长。
  据说这种动物从来没有见过人类。镜头就在身边,它们却旁若无人在海底爬来爬去,用他们又长又尖的爪子牢牢攀附在礁石上不被大浪卷走,偶尔它们会静静盯着你,好奇却又满不在乎。
  直到一枚火箭从远方升起,它的视线也随之移动,并最终定格。
   人类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之中就撼动了大自然花了几百万年才找到的平衡,不知海鬣蜥看懂了没有。
  
   从它们身上看到人类的习性
   这部全部加起来仅有6分钟旁白的纪录片,和BBC、Discovery的纪录片不同,没有从头至尾的详尽解说。也许在观影过程中,你根本不认得这种生物有着怎样的名字、习性,如何进化而来,你只是需要静静地看,认真地感受。
   扑捉沙丁鱼的海鸟如高台跳水一般,旋转着急速钻入海水中,勾勒出一条条白花花的水道,而沙丁鱼群就像北美肆虐的龙卷风,四处拉扯移动。这一切均在鲸的出现后归乎平静。看来,这个世界也需要威慑。
   胆小的龙虾从石头缝里探出脑袋,侦察到前方的海蟹,第一次试探就被海蟹突然夹紧的大钳吓得瞬间缩回了洞穴。此后,再次出发的龙虾终于在搏斗中将海蟹的一个大钳弄折,海蟹如重伤员一般,立刻表情凝固。此时,龙虾居然不忘再往海蟹身上补上一拳,海蟹彻底被打翻在海底。原来,这个世界也有乘人之危。
   海狮任由海浪把他们冲上岸边,在白色的沙滩上打滚、晒肚皮,懒得不像话,还冲着镜头打嗝,发出奇怪的声音。当然,这个世界也有“淡定帝”。
   而当潜水员与陌生的座头鲸一起在海底游泳、舞蹈时,他甚至还会自觉地为人类让出活动的空档。其实,这个世界真的不曾介意人类的存在。
  
   《海洋》没有说教课
   众多平视近距的镜头,让观众觉得自己已不是一个人的角色,而是化作那些物种的同类,与他们一起去看这个神秘世界,并时刻分享着彼此的情绪。
   正是为了捕捉这些表情、动作,感受这种情绪,《海洋》剧组动用了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世界50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这部电影里的动物总共有100种,选自长达480小时的拍摄素材,400多人先后参加了摄制工作,远征70多次。
   比如片尾海狮妈妈怀抱小海狮的画面,是在北冰洋的洋面上拍到的。摄制组先后去了三年,第一、二年都失望而归,第三年才有幸捕捉到。如此有爱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摄影师,也就不难打动观众。
   描述自然的纪录片多落脚于环保的主题,然而《海洋》里并没有出现环保主义者典型的愤怒和呐喊。海洋生物在渔网中挣扎、断头断鳍的鲨带着渗出的血液坠落海底的特效镜头,似乎有些轻描淡写。但在导演雅克?贝汉看来,一个电影人只是将自然界的真实一面展示在大家面前,让每个生活在其中的成员,自己去思考未来的道路,是破坏、是保护、是整治、还是顺其自然,妄加评论只会剥夺观众理性思考的空间。
   《海豚湾》所纪录的“猎杀”曾冲击了无数人的心灵,然而,片中的日本人依然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让这种海洋动物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以至于不可捕杀。也许,他们只是缺少了一份与海豚一样的情感体验。《海洋》的魅力正是来自于一种无需多言的情感体验,观众因了解这些生命所以敬畏生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815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