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世博中国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于中国馆的信息,有的人可能有些了解,为了让大家能更加了解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我向大家介绍以下6个方面的情况。
  
  竞图:全球华人设计竞赛
  
  整个中国馆的主体,叫“东方之冠”,这是原来两个方案合并起来的。当时上海世博会有个征集方案的竞赛,叫做全球华人竞赛,意思是能证明你有中国血统就可以参加。这个竞赛分两轮:第一轮收到340多个有效方案,第二轮从这300多个方案中甄选出8个进行决赛。决赛选出了3个方案,最后大家的意见又集中在两个方案上:一个是目前大家都认识的这个主体方案,它底下有一个地区馆的平台,这个方案的名称叫“中国器”,另一个方案的名称叫做“叠篆”。
  两个方案分别关注不同的东西,中国器的方案关注中国传统的表达。怎么用现代的体量,把这个建筑拥有的信息传递出来?这个方案强调的是对中国古代像鼎之类器物的表达。
  而“叠篆”时的方案更关注怎样长久地使这个建筑资源有效存在,因此我们把国家馆和地区馆连成一体。四周刻的图案来自隋代出现的叠篆,原打算用省市的名字,比如:北京就是“京”字,重庆就是“渝”字,四川就是“川”字等。
  这是原来两个方案各自的考虑。大家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中国馆一定要突出主体并且具有纪念性,在世博会这种场合下,对中国传统要有表达。同时也要资源效率,因为中国馆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展览:另一个是中国现代的展览。这两个部分就是现在实现的中国馆的国家馆部分和地区馆部分。决策者最终决定国家馆主体用中国器那个方案,地区馆用叠篆的方案。
  
  定式:设计方案合并与调整确定
  
  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说,“让我们来证明中国的建筑师可以合作。”他以他的开明和责任心带领整个联合团队完成了合作设计这个使命。合并过程一开始比较局促,就是把两个方案都缩小一号并置在一起。这当然要突出主体,一“叠篆”作为辅助的部分,要把颜色的吸引力降下来。所以我们把这一部分变成灰色或白色,主体仍然保留成红色,然后把它降落到地面上。当时平铺直叙地放在一起,大家都觉得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各界专家看完后,普遍反映合并得太难看。后来何院士和我们一起商量,认为不能把两个性格不一样的东西去平等对待。既然有主体,那么就应该有主从之分。从原型上说就是把一个茶杯和茶盘平放在一起,茶杯就应该放到茶盘上,这个位置关系就对了,所以就有了主从关系的确定。国家馆这个主体就是要把它尽量做得雕塑感强、吸引人,地区馆就是做好陪衬。
  当时得出了这样一个方案:上有“雕塑”下有“基座”。大家都觉得这个还可以接受,因为基座比较亲民,上面的雕塑强调纪念性,强调它的力量:基座强调与城市衔接,雕塑强调厚重感。正当我们认为这个事情可以放心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有人提出,世博轴相当于将来我们想象天坛通向祈年殿前的那个大道,是最重要的一个纽带,中国馆不能一个尖儿对着它,所以要把它改成正南正北。主入口原来从世博轴上直接接下来,实际上是朝西南的,现在要把它转成朝正南,这个调整就比较大。主体转完了以后,原来整个场地上的安排就全变了。因为地区馆已经明确要做成一个基座,所有里面原来安排的布展空间也跟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变成了沿着场地周边满铺的形式。
  于是中国馆的主体转成朝南的。前面有一个台阶和广场。这样一来这个方案的雏形就具备了,也得到了决策者的赞同。
  
  考红:主体材料与色彩确定
  
  进入2008年春天以后,中国馆项目的进展一方面是推进工程建设的进度,另一方面是迅速地确定深化设计中的很多具体事情。为了确定这些事情,主管中国馆建设的世博局丁浩副局长主持成立了一个关于中国馆立面造型的委员会,成员有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郑时龄院士,他是代表世博局来管理世博会建设的总建筑师。还有沈迪,上海现代集团的总建筑师,照明专家郝洛西,世博会的规划总顾问徐亦松,以及分别来自两个著名企业的幕墙和照明专家。
  关于幕墙制造的顾问委员会连续开了四五次会,确定国家馆主体外墙的做法和色彩。我们整个团队向顾问委员会汇报我们的进展。首先对中国馆主体的红色要给一个定义。如果用像冰裂纹式的面板,就会有鸟巢花纹的那种感觉。如果用LV店面经常用的装饰性的两层玻璃板,排上去以后就会有视幻的效果。如果用透明的玻璃,后边是红色材质,或者用红色的玻璃,后面是其他颜色的材质又会呈现另一种效果。最后,何院士在和郑院士、沈总建筑师探讨后,认为要坚持中国馆主体造型的厚重感,因而用金属挂板可能会更合适。
  2009年2月,国家馆封顶了。接下来他们最紧张的事情就是迅速在这上面挂表面的彩色板。这么大的一个建筑,如果没有一点材质的变化,看起来可能会像是一大块塑料。何院士和顾问们讨论的结果是,做一比一的大样研究。这一次的研究由何院士、郑院士和沈迪3个人亲自主持。他们在工地驻地的活动板房上做了23块不同颜色、不同质感的大样。有带方块的,有两层板,第一块板镂空,有像树皮一样坑坑洼洼的,还有带纹理的。大家基本上都倾向于不要用变化太明显的纹理,避免干扰主题。
  最后的事情往往是最难办的,那就是到底用什么样的红色7中国古建筑里的红总给人一种很透亮、有变化、有历史的感觉。我们琢磨这个事情比较痛苦,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权威人士――中国美术学院的宋建民教授。他告诉我们,像中国古代的这种红一定是多变的,并且是很微妙的变化。在中国馆这样一个上大下小的建筑,应该是上深下浅,这样建筑才会显得透亮。离远了看是一种红,离近了又能看出这种细微的差别。
  
  刻字:外墙字饰研究
  
  下面一个问题就提到了地区馆外立面用的这些文字的图案。
  首先有一个问题,我们把各地区的名字刻上去不是挺好吗?整个地区馆平台周边一圈的长度大概770米。每个字的高度大概10米,这意味着刻满了可以刻70多个字,但中间会留开一些空当。最主要的问题是把哪些字刻在哪些地方?
  这个又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们提供了3种选择:第一种是刻二十四节气的名字,一共48个字。从入口大台阶的左侧开始,从立春开始,一直刻到最后。第二种是用地支和生肖,这样的好处是将来这年出生的人,可以到相对应的属相面前去照相。
  第三种就是我们原来一直想采用各地区的名字。但复杂的是,把哪个省市自治区刻在哪个地方,那是政治问题。所以这个很快就被否定掉了。至于生肖,大家觉得国家馆的上面要严肃一点,所以最后定下来的是刻二十四节气。
  这个想法定下来后,何院士的团队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国家馆近端的梁头风口上也希望刻上字,上下能呼应。而且中国古代的梁头确实有装饰,那刻什么宇也有很多说法,说刻百家姓、三字经等。最后定下来刻“东南西北”。所以中国馆上的文字图样最后来自二十四节气的48个字和“东南西北”4个字。
  第二个问题是所谓的“写”,即怎么把这个字一样的建筑图案 做到建筑上去?风口那部分比较简单,因为它是个方块,可以直接在任何机械上加工。地区馆9米见方的字怎么办?我们开始有一个构想,就是用两个方向的垂直的遮阳百叶,让笔划和笔划之间显示差别。正好是两种方向的百叶,笔划是一个方向,笔划之间是另一个方向。如果我们用中国古代的篆刻来比喻的话,立面可以随着光线的不同而在“阴文”和“阳文”之间变化。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但是太贵,而且只能由极少数的国外企业完成,所以这个想法就放弃了。
  替代的办法当然不再有阴阳文变化的效果,而是成为一个静态的东西。仍然是最简单的垂直的百叶,只是在字上,在这个百叶上加上去一块,把笔画突出就可以。
  还有另一种,是大量使用在我们中国建筑中的瓦当滴水、椽头、扶手、风口,下水道井盖这些地方上,这种带有建筑构件色彩的汉字。这个时候这个字是装饰,也就是说这字最好是不能辨认的。但是说出来它是个字以后,大家能看出来这是从那个字变过来的,它本身是一个带有汉字图案色彩的一种装饰旋转、增损笔划。
  因为在建筑构件这样一个咫尺天地里,又要完成建筑构件的功能,同时要把字的意境,或者说它的形象纳入进来。那这个时候设计就变得可以根据构件的形状和图案以及它的构件完成功能需求,而调整字形本身。
  
  造园:地区馆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
  
  另一件事是关于怎么在地区馆的屋顶平台上造一个花园的问题。2008年10月,何镜堂院士对我说,你想象一下,把这个屋顶花园设计成一个中国式的园林,他还说你可以从古典园林的角度去想。他个人同时比较强调把整个国家馆附近的空间再软化一下。
  寻找一个合适的概念花了我们很长的时间,但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苦苦寻找的最后答案就在我们身边。从清华西门走到圆明园只需10分钟,然后再往西走1.5公里左右,就到了圆明园40景的最大的一景:九洲清晏。
  我们想这种形制完全可以借鉴到中国馆的屋顶上。国家馆的底下,离开地面9米高,也是一块平台。我们可以再造出8个小洲来环绕它。同时我们可以给它新的解释,就是这样
  个对应关系,一主八辅。这个概念一提出来,就被各界人士接受了。
  这个形制虽然大家接受了,但是这九洲分别是什么?主洲是国家馆底下这块集中的场地,剩下那8个怎么办?再用地理或者传统地图上的某种暗示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跳出这个框框,不要用具像的地理方位的这种映射,而是把它变成对我们现在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的反思。
  我们就用8种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气侯特点来归纳它。我们要求这个不要跟任何具体的地名有联系。因为它最后难免被称为某一个名字加一个“洲”字,作为这个小岛的名字。最后我们依地势与气候把中国的典型景观抽象成“田”、“泽”、“渔”、“脊”、“林”、“甸”、“壑”、“漠”8类,并为其加上“土”字旁造出新的汉字,作为正式命名。
  最后国家馆主体以有“和谐”、“本”、“宗”之意的“雍”命名。
  
  参观:中国馆的六大看点
  
  下面介绍一下在中国馆里的看点。
  第一个看点,如果我们把这个中国馆整个总结成一个平台加一个雕塑的话。那首先就是这个雕塑本身,在介绍的短片里都提到的,有它自遮阳的层层出挑。有这种对中国传统的文物器具的一种抽象的表达等特点。这样它至少是不一样的,一个国家作为主办国,可以保持自己的鲜明特点。
  第二个看点,如果大家上到63米这个平台,就是国家馆的最顶上的话,登高远望把世博园区连同浦江对岸尽收眼底,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一览众馆小。
  第三个看点是在地区馆周边认这些字。认字就是看这些字是怎么被变形的。
  第四个看点是屋顶花园的“新九洲清晏”。这当然也是展览的一个内容。
  第五个看点是中国馆的主要展陈,特别是国家馆里的展陈。
  最后还有一个看点,就是任何一个世博会、任何一个国家馆都要有的一个东西叫做镇馆之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31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