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太极拳文化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太极拳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集哲学、医学、兵法、养生、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体系,其中,哲学是太极拳文化的思想源泉。虽然太极拳理论吸收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的精华,但是,从其主要文化特征中,更多地看到传统道家哲学的深刻影响。其理论以人的生命为目的,建立于道家全真葆命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其练习修养方法,还是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其技击思想,都深深地刻着道家的思想痕迹和人文主义精神,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关键词] 太极拳 文化 哲学
  
  1、前言
  太极拳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集哲学、医学、兵法、养生、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其中,哲学是太极拳文化的思想源泉。开展对太极拳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不仅为太极拳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促进太极拳运动科学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太极拳的历史探源
  太极拳作为一项优秀的拳种,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群众的喜爱,并在全面健身活动中,以及中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太极拳起源始终是武术史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有:王宗岳创拳说、张三丰创拳说、陈王廷创拳说等,各种观点都有各自的依据。王宗岳为清中叶山西人,他“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太极拳拳理、拳技,对此,《清史稿?艺术传四?王来咸》中有所记载,”这里也是正史里最早出现“太极拳”一词的记载。张三丰生活于元末明初,为一武当山道士。
  如果太极拳为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太极拳自与道家哲学思想有相承的渊源,如果为王宗岳或陈王廷所创,我们就有必要对其理论思想做文化学上的考证与研究。史料记载,陈王廷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年老隐居,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此时,“武术套路运动形式成为各家拳法传播的重要形式,出现了将导引和吐纳术渗入武术锻炼的趋势。连少林寺武僧也于此时开始兼习‘易筋经'强身功法,出现了‘始有内外交修之旨,身心两修之功'的少林拳体系”。所以,陈王廷研创融合导引、吐纳与拳技于一体的太极拳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3、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状况
  无论是谁创编了太极拳,所有的观点都认为太极拳是在明清时期成熟起来的。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必然深深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虽然在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的精华,但是,从太极拳的主要文化特征中,更多地看到传统道家哲学的深刻影响,我们循着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脉络,必然能找出太极拳的思想理论的文化基础。
  3.1形成三教合一的局面
  历史发展到明朝,由于明统治者自身的宗教信仰的关系,利用儒、道、佛作为统治工具,所以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明朝前期,出现了儒、道、佛思想相互融合的特点:“陈献章上承陆九渊、吴与弼的心学思想以及道家老庄的道学,建立了一套道本论与心本论相结合的本体论体系,……标志着明代哲学的主流思潮至陈献章这里已正式形成。”
  3.2出现道教平民化趋势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教合一的局面的出现,传统文化的空前繁荣发展,为中国武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触和吸收各个哲学流派博大精深的思想提供了文化理论基础,形成了明清时期武术百花齐放的景象,使得武术迎来了历史的巅峰时期。此时,正是太极拳发展的成熟时期,由于道教的平民化趋势,使得太极拳创造者能够更多地接触和学习道家理论思想的精髓为太极拳所用,从而形成了现在流行于世的风格特点独树一帜的武术奇葩――太极拳。
  4、太极拳文化结构的划分
  在文化学研究中,一般地,把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等等,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第二层是文物,即表现文化的实物;第三层是制度、风俗,是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例和规矩等。文化按其所面对的问题可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所以,我们也把太极拳在文化上分为核心理论、修养方法、技击思想等三个层次。
  4.1太极拳文化核心理论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4.1.1道家“重生养生,全生葆真”思想构成太极拳价值观的理论核心
  价值观处于文化体系的核心层次,它决定了人的精神状态,特别决定了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投注的原因和方向,中国道家思想的主流是关于生命的学问,认为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它以生命为对象,探讨生命的意义,将重生养生作为人生的追求,将全生葆真作为人生的理想,力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以身心两全。
  在太极拳中如何处理体用关系,是其技术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修养手段的理论指导。太极拳以中国古典的人体生命整体观为理论基础,把太极拳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相结合,对照太极拳的技术体系、技击思想,无不与道家的重生养德思想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太极拳以养生之道为体,而其技击性则为用,是与道家的思想相一致的。
  4.1.2道家“天人合一”理论为太极拳提供“心虚涵万物”的思维方式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表现为整体、直接、非逻辑的特征,是一种“置心物中”、直觉体悟的思维模式和“静观玄览”的致思途径,所提示的是一种“超越的”智慧,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否定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提出回归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不要把我的身体与外在的世界割离开来,应该感到我与世界的一气联通,人天同源、人天同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任由精神去驰骋。二是超越日常认知,超越个别、有限、相对的见闻之知,去掌握整体、无限、绝对的道。这个方法就是“不以目视而是神遇”,是摒除杂念,任由自己的直觉去体验,即庄子所说的“心斋”,是虚静、坐忘。
  4.2太极拳修养方法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4.2.1道家“贵无、守静”思想指导太极拳的内功修养方法论
  “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是小宇宙,蕴藏着宇宙的信息和能量,人类遵循宇宙的固有规律,通过自然的而非人为干预的修炼过程,便可逐步达到与天地自然沟通、与天地自然的节律相合,从而感知宇宙的信息,认识宇宙的根本规律。“静观、玄览”的认识方式,“是人除了感觉器官外的另一条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是以人体生物场与外界电磁场交感后产生的一种信息传递功能。”
  “心惟静,则外驰;心惟静,则和;心惟静,则清;一言以蔽之曰,静,精气神始得而用矣。”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进一步发挥了道家虚静的思想,将“静”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提出“主静立人极”,认为“无欲”才能达到“静”这一人伦之极。
  4.2.2道家“处弱守中”思想为太极拳的技术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道家哲学认为事物都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处于柔弱地位,然后向对立面转化,所以保持柔弱地位是道的运用,而人得以健康、长寿,要注意爱惜和保存自己的精力,为太极拳技术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哲学上的理论依据。所以太极拳的技术形成了以内养外,多静少动的特点。尽管太极拳的流派众多、风格特点迥异,但都是显示出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圆。在圆与弧的不断变化中,要求习练者心胸开阔而无杂念,达到宁静空寂的状态,讲求身心放松,动作徐缓圆转,舒适自然,动作松而不懈,紧而不僵;通过内向性意识的定向作用,引导外部形体运动,来表现其技术特点;强调意识引导动作、内与外和谐统一;强调整体造型的“内聚型”的姿态,讲求意境和韵律的美感,动作形态多是含蓄内敛、具有很强的意向性。
  4.3《道德经》为太极拳技击思想提供基本原则
  “老子《道德经》中指导太极拳拳理拳法的内容充满全篇,因为《道德经》的中心主题是充满辩证的哲学思想,而太极拳正是应用这一原理来指导其修炼”,“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太极拳继承了道家“物极必反”、“势强必弱”、“盛极必衰”的辨证思想,构成了“借力打力”、“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指导太极拳运动的整个战术体系的建立。
  阴阳辨证观是太极拳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太极拳要求“从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用意不用力”,只有内外放松,才能提高自己灵敏的触觉。“用意不用力”还能做到不用拙力、僵劲,使自己的动作更符合正常生理解剖状态,从而自己的体力不耗散内消,而在发劲时,能聚集全身协调之力,节节贯穿,产生巨大效果。太极拳的轻灵松柔,可以提高人体的灵敏与协调性,做到“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收放自如。而太极拳把动作的快慢置于敌我相互作用和力量耦合的过程中予以考虑,从敌我双方关系和身体运行技术上解决快慢转化的问题,都是把道家阴阳辩证统一理论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只有做到“无为”,才能到达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无不为”的境地。动与静、刚与柔、正与奇的关系普遍寓于太极拳之中,这是因为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结果。
  5、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一批思想家站在哲学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和评判中国思想史上的诸子百家,对前人之说有诸多批判,有诸多发展。太极拳的成熟期正是出于这一历史时期,由于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和道教的平民化趋势,使得太极拳的创造者能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所用。深厚的民族传统哲学成就给与其丰富的文化土壤,加之创造者聪明才智,使得太极拳在其产生、发展、成熟时就站在中华武术文化的最前沿,成为武术文化的一个优秀的代表。太极拳在吸收其它优秀哲学思想的同时,更多地吸收了借鉴了道家的思想,其理论以人的生命为目的,建立于道家全真葆命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其练习修养方法,还是其技击思想,都深深地刻着道家的思想痕迹和人文主义精神,充分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参 考 文 献
  [1]蔡宝忠.《中国武术史分类研究》沈阳体育学院教务处1998年9月:83
  [2]金一明.《武当拳术秘诀》[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3月:5
  [3]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96年2月:3
  [4]康戈武.《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J].《中华武术》2001年第3期:6
  [5]李霞.《道家与中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34
  [6]李霞.《道家与中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37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