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业影视作品的画面语言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0 引言
  
  农业电视新闻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节目。其主旨是向广大农民朋友普及农业科技知识,预报灾害性天气,适时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沟通农产品市场信息。满足农民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地域宽广、居住分散的新疆农村,做好农业电视新闻节目,始终是农业影视工作者肩负的重大责任。农业影视作品要获得农村受众的欢迎和认同,必须时刻关注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动态、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途径和举措,关注广大农牧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切切实实为农服务。从内容和形式上来满足农民需求。这就要求在制作农业影视作品时。必须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充分运用影视技术的独特表现技巧,通过视觉和听觉作用于农牧民观众的感知。努力使节目既实用好看,又具有艺术性。恰当地把握好农业新闻、画面、语言的三个环节,坚持将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就能为广大农民朋友奉献出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
  
  1 镜头艺术
  
  1.1 画面突出可看性
  农业影视作品是以现场摄录的活动画面为主。以画面作“语言”来实现新闻的直观化传播。所以,农业影视作品必须追求电视摄像技术和语言艺术的高度协调统一,使两者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应该在以技术作保证的前提下,努力追求“艺术”,实现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因而在影视摄像实践中,要以生动的画面语言。应用于新闻开篇的切人点,直截了当点出主题,为展现的内容奠定基础,以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实现新闻画面信息的细节凸现。做到每条新闻能够提供4个左右的“可看性镜头”,如专注的眼神、粗壮有力的手等。其他6个镜头则为“基底”性过场镜头。“可看性”镜头的新闻信息要意蕴饱满,直指新闻要素,使观众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基底”性镜头,是过程性、背景性的新闻镜头。观众对这类推拉摇移方式镜头的感知。其注意力处于“无意状态”,他们的兴趣大多是在“听”播音传递的主体信息。因而应以4:6结构组成具有可看性的新闻画面。目前许多画面由于摄像者任意推拉摇移镜头,可看性与基底性之比往往在0:10至2:8之间,这就必然造成画面信息缺失、无可看性。
  
  1.2 镜头剪辑详略得当
  拍摄的影视素材,往往是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必须围绕报道主题进行剪辑,处理镜头。2009年9月24臼作者在中国气象频道《风云快报》报道《乌鲁木齐迎来人秋首场雨雪天气》,网站转载时截取了3幅电视画面。一是乌鲁术齐市民在风雨中挤公交车,二是枯黄的树叶给地面铺上了“地毯”,三是汽车通过处水花四溅。这三幅代表性画面,既有全景,又有特写,生动再现了这场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生活和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
  
  2 同期声艺术
  
  2.1 形声兼备的实况录音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事物都有形有声。形声二者缺一都不完整。在农业题材新闻报道中,现场同期声的运用会使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真实,如咆哮的洪水声、春耕拖拉机的轰呜声等,鲜明的画面配合生动的同期声。使观众如身临其境。
  
  2.2 以声立形的现场采访
  好的同期声应该有两个承载功能。一是使新闻更加生动。农业影视作品有了同期声,变得生动。是因为同期声有别于文字和画面的特有信息,刺激着观众的感官。从而调动起观众思维和观念的变化。二是表达采访者无法代写的新闻内容,使新闻充满灵性,显得生动活泼,如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的草原,配上牛欢马叫的同期声;堆积如山的棉花轧花厂,配上轧花机的轰鸣声;瓜果飘香的果品批发市场,配上果农商贩的吆喝声……这样的丰收喜悦,单纯用笔墨来描绘是无法尽兴的,只有通过现场采访,让当事人直接面对观众,诸多信息就会通过人物的谈话全方位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观众对被采访者留下深刻、立体的印象,不但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在传播效果上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3 画外音(解说词)艺术
  
  3.1 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农业影视作品,是人的视觉和听觉的延伸。影视作品传播的目的,要使画面传播的现实与观众所处的声音信息世界具有同一性,使电视图像记录的视觉形象跟观众渴望听到的声音信息内容相一致,才能使观众产生图像体验和心理想象上的融合一致性。因而好的影视作品,除了高质量的镜头画面,还要配以相辅相成的解说词,为镜头艺术注入鲜活的灵魂,才能画龙点睛,起到更好的传播信息的目的。在上述的《乌鲁木齐迎来人秋首场雨雪天气》电视新闻报道中,采用叙述描写:“冷空气频频造访,寒流夹着雨雪席卷北疆。新疆的冬季即将来临。从23日夜间开始,乌鲁木齐出现人秋以来的首场风霜雨雪齐袭的天气,气温骤然下降9℃。……与降温雨雪天气相伴而来的西北风‘呼呼’吹过,风力达4~5级。一片片枯叶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纷纷飘落下来,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种描写采用白措手法,不事雕琢,重在传神。该电视文稿相继被《中国天气网》,《天山网》等网站转载。
  
  3.2 农业影视作品文稿的修辞特点
  农业电视新闻以迅速简洁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为基本特征。要求新闻配套文稿,要具备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同时文法多用顺叙话,不用倒装句。符合生活惯语;语态要将书面语言改为口语化,听起来通俗易懂;选词造句,要少用或不用生僻、晦涩的成语和专业术语。以电视天气预报为例,观众每天从电视天气预报中几乎都会听到“受巴尔喀什湖东移冷空气的影响”或“北疆沿天山一带”之类的专业词语,尽管这些用词科学、专业、精准,但是老百姓却时常感到陌生和困惑。农业影视作品解说词要通俗易懂。符合农民的认知水平。要抓住典型细节写精写活,写得生动活泼,饶有风趣,引人如胜,要从农民朋友最关心的题材人手,以提高气象新闻的传播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19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