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令人防不胜防的军事冒充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军事冒充的历史几乎和战争的历史一样久远。打开卷帙浩繁的人类战争画卷,无数战争奇观的产生,都包含着军事冒充的出色表演。如果把军事冒充从战争中抽走,人类战争的历史画卷将因此而黯然失色。军事冒充法,即以假冒为手段,借以达成一定的军事目的,是一种投入最少、受益最多的军事欺骗方法。按照冒充的对象不同,可以将冒充分为冒充敌人、冒充他物和冒充他人三种类型;
  
  冒充敌人
  
  此种冒充法的核心是一个“混”字。在漫长的古代战争中,这种冒名顶替、以假乱真、混水摸鱼的诈骗术是屡见不鲜的。
  据《后汉书・卷四十五》记载,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将5000K马全部换成袁军衣甲,打着袁军的旗号,冒充袁军,乘月夜向袁绍的粮草供应基地乌巢进发。路上有袁军查问,曹军就说,袁绍怕曹操前来劫粮,特调部队增援乌巢。袁军见是自家旗号,便信以为真,放他们过去。曹军蒙混过关,直插乌巢,突然放火、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绍得知乌巢被劫,急派蒋奇增援,行至半路,碰到大批从乌巢溃退下来的敌兵,蒋奇命他们闪开大路,让自己的队伍先走。走着走着,路旁的败兵突然在统一号令下大打出手,蒋奇被一刀斩于马下,袁军顿时大乱,战不多时便全部被歼。原来,这些败兵正是乌巢劫粮的曹军装扮的。
  又据《周书・达奚武传》记载,西魏丞相宇文泰派达奚武去侦察敌情。达奚武带上三个精干的士兵,换上敌军的服装,黄昏时分,悄悄接近敌营,下马偷听敌人的谈话和口令。然后,上马冒充敌军中的巡夜的警卫队,在军营中大摇大摆地来回走动,发现不按章办事的还抓住痛打一顿,因此,谁也没有怀疑他们的身份。就这样,达奚武把敌人军营内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宇文泰根据侦察得来的情况率军进击,结果一战而胜。
  在现代战争中,冒充敌军收到奇效的战例更是比比皆是。
  1942年3月日寇向微山湖一带的游击队发起大扫荡。最后,游击队被围困在一个村庄里,情况十分危急。碰巧村里有一批缴获来的鬼子服装,原准备给文工团当演出服装的,还没来得及捎走,这下可派上了用场。于是,游击队员们穿上鬼子的服装,打着“膏药旗”,堂尔皇之地走出了日军的包围圈。鬼子扑空以后才知上当,急忙追赶,走不多远,发现附近山上有一群鬼子兵,以为是乔装冒充的游击队,便争相开火,对方也猛烈还击,结果自伤170多人,就在他们激烈交火的时候,游击队安全地撤到了芦荡深处。
  1944年12月,希特勒为挽回败局,拼凑了几十万残兵和2000辆坦克,发动了阿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纳粹德国党卫军上校斯尔兹挑选200名会讲英语的官兵,组成特工旅,穿着美军制服,驾驶缴获的美军坦克,搭乘美制卡车和吉普,趁主力突破美军防线薄弱部的机会,混入美军后方。他们在美军防御的腹地断交通,割电线,攻击毫无防备的美军零散人员。有的冒充美军宪兵,站在交叉路口指挥过往车队,把美军运输弄得一团糟;有的捕杀美国传令兵,获取情报;有的将火炮化整为零,运到盟军心脏地带,重新组装,瞅准机会,对盟军突然炮击;有时摸到盟军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把手雷塞进盟军的碉堡;有时潜入库区,连续破袭。特工旅的行动曾一度阻滞了盟军的进攻。
  上述冒充诈骗,其目的或是为了打人敌人营垒,或是为了混过敌人的防线,或是为了接近攻击目标,或是为了获取情报,其共同的特点是与敌直接接触,因而难度和风险很大。稍有不慎、不周,就会导致截然相反的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苏军某部司令部里一个“上级派来的工作组”正在检查该部队的作战计划。一个人员可能是因为太得意了,用手指有节奏地敲打了几下桌面。不料击桌面的“笃笃”声,引起了一名苏军参谋的注意。他听出这是德军“胜利进行曲”的鼓点,立刻对这个工作组的来历产生了怀疑。他迅速报告了首长,并扣留了所谓工作组成员。后来查明,这些自称工作组的人,原来是德军化装侦察的间谍。
  
  冒充他人
  
  “他人”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主要指敌方盟军或中立者,有时也包括对己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通常情况下,冒充他人比直接冒充敌人要容易一些。这是因为,人们辨别真假的难度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有关。对事物越是熟悉,就越容易辨别真假,对方就越难以以假乱真。
  中立国在战争中是受保护的。所以,冒充中立国的军人、政府人员或新闻记者、旅行家可以比较安全地在战区活动,获取情报,或趁机袭击敌人要害而脆弱的目标。军舰上涂刷中立国的标志,悬挂中立国的国旗,冒充第三国船只在公海上航行,不仅可以使军舰免受袭击,而且可以突然攻击敌国船只。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日军就曾用悬挂美国国旗的方法,冒充美国海军,靠近北洋水师的运兵船,突然开火,重创北洋水师,为甲午海战的胜利争得了先机之利。
  冒充本军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物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转移敌人的注意力,或者在作战的时间和地点方面迷感敌人。例如,公元前204年5月,楚汉两军在荥阳展开大战,刘邦被项羽十万大军围困在荥阳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势十分紧急。为了帮助刘邦脱险,刘邦的部将纪信想出了一条妙计。夜深人静的时候,荥阳城东门突然打开,两千多名妇女一涌而出。围城的楚军以为汉军乘夜暗突围,便把军队集结于城东,准备向出城的妇女发起进攻。这时,纪信装扮成汉王刘邦模样,端坐在车上,高悬黄旗,从城里出来,一边走,一边让侍从大喊:“城中没粮了,汉王投降了。”项羽及其部下大喜,忙到城东准备受降。正当楚军的注意力集中到城东的时候,刘邦率十几名侍卫,骑快马出西门逃走。等到纪信乘坐的车子越来越近、项羽发觉受骗时,刘邦已经安然脱险。刘邦这次荥阳脱脸,多亏了纪信的冒充。
  
  冒充他物
  
  由于战争是人与人的对抗,因此,敌对双方对“人”总是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而对“人”以外的其它物体,则警惕性较差。因此,巧妙地将人装扮成动物或其它物体,通常能达到很好的欺敌效果。
  公元885年,唐朝节度使李可举派李全忠率6万大军攻打节度使王处存所辖的易州(今河北易县)。李的副将刘仁恭挖地道攻城,很快拿下易州。为了收复易州城,王处存挑选了3000名精壮的士兵,每人都蒙上羊皮,装扮成羊的模样。一天夜里,王处存让这些“羊”爬着向易州城下靠近,同时在附近理下伏兵。李可举的士兵老远看到城外来了一群羊,便扔掉兵器,争先恐后跑出来抢羊,完全忘记了戒备。等他们走近以后,三千只“羊”刷地一跃而起,操起携带的武器大杀大砍,伏兵也乘机冲杀过来,把赤手空拳的敌兵杀得大败,一举夺回了易州城。
  除装作动物以外,还可以装作没有生命的物体。例如,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支游击队奉命炸毁德军的军用列车。可是,德军对铁路沿线防范甚严,很难接近。游击队员弄来一截大树桩,把中间掏空,刚好能容得下一个人。天黑以后,一名队员钻进树桩,以难以察觉的速度,从树林边缘慢慢向铁路滚动,一直滚到可以看清火车的地方,把各次列车经过的时间一一记下来。通过几个晚上的观察,他们终于摸清了敌人列车的运行规律,为巧炸军车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冒充法,曾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冒充法的内容和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在战争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全球化不断深入、战争触角无限伸展的今天,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冒充法必将在未来战争的艺术花园里盛开出一朵朵闪亮的奇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48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