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古诗词教学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欧阳小珑 李维娜

  摘要: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紧密结合当下初中生的心智特点和新课标的规定,分析了创新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据此阐述了破解创新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瓶颈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古诗词 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是困绕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时期初中生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如何创新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是值得研究者和执教者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古诗词作为古人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反映和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和奇葩,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历经千年经久不衰,滋润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成才,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史上耀眼的风景线和不朽的坐标。
  正是古诗词自身独具的文学艺术特征,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篇章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中,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学习目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规定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古诗词是必要的。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古诗词都是传承千年的名篇佳作,是古诗词的精华和代表,这些诗词对于陶冶初中生的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其语文素养和人文底蕴,激发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其自觉承传祖国灿烂历史文化遗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通观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古诗词的题目比重依然占了较大比例,并有加大的迹象。由此可见,古诗词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其特殊的意义正逐渐得到教育者的认同。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初中古诗词教学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众多宝贵的经验,这些为开展初中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方法。同时,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教授古诗词方法单一,“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为诸多教师教授古诗词的法宝,往往停留在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课后机械背诵记忆,而忽视了古诗词教学的特有规律,未能做到举一反三学习古诗词,并且疏忽诵读教学和情境教学,僵化机械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接受状态,也逐渐消解了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违背了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以学生的兴趣和情绪为基调的宗旨,进而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2.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及特定的文学氛围讲解太少,甚至三言两语带过,或只是局限对作者的自豪称谓的介绍,从而使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古诗词。
  3.古诗词的教学停留在字词的串讲和简单的支离破碎翻译,缺少对古诗词的多层次、多视角的诠释和深入思考,不注重古诗词的整体理解和鉴赏,从而失去了古诗词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无法引导学生去领悟和想象作者的创作主旨和情感流露,往往导致处于断章取义、浅尝辄止的尴尬境地,学生的主体性被抹杀,无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4.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偏向于古诗词的解题技巧和策略的教授,从而无法使学生真正领略古诗词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古诗词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怀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有目共睹,当前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初中古诗词的教学现状亦不容忽视。因此,重视初中古诗词教学并切实创新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三、创新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路径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应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拨打,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学习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代表和结晶的古诗词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和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涵养以及心智特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当前初中生的特点,基于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结合个人的从教经验和教训,特提出如下创新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路径选择。
  1.激发兴趣法,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众所周知,兴趣乃最好的老师,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是解决古诗词教学的第一要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由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对于今人来说,已然成为遥远的记忆和过往,而伴随时代的变迁,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迅速更新,当前的初中生更倾向于接受快餐文化和流行元素,古诗词对于新时期的初中生而言已经产生了距离和隔阂。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从心智特点来说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培养和调动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正是较为理想的阶段。因此,该方法用之于古诗词教学切实可行。
  在实际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借助于古诗词中的一些典故、趣闻、轶事、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现代的教学辅助手段等诸多方式来极大地激发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充分调动作为学习主体的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若教学恰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吟诵领会法,感知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其学习方法的特殊性,而吟诵领会是解读古诗词的一把钥匙,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包含朗读和背诵两层意思,因古人创作古诗词时非常讲究声律美感,古诗词就形式而言都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故朗读起来往往铿锵有声、琅琅上口。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和强调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可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词,如通过声音的高低、情感的悲喜、节奏的缓急或播放高水平的朗读录音或配乐朗读等诸多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其境地去感受和领悟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寄托,让学生在享受听觉美感的氛围中自觉融入到诗词所描述的场景中,在朗读中获取情感共鸣,在朗读中得到审美愉悦。
  其次,在充分熟练朗读的情况下需要引导学生背诵一些古诗词,以此更好地去巩固已学知识和艺术感知,从而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并让其审美感受得到升华。
  3.情境引入法,提高学生的品鉴能力。情境可作情景、情形、景象、境地解,情境引入法是指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通过形象的画面展现、特定的音乐渲染衬托、恰如其分的语言引导、角色体验等方式,努力营造古诗词所描述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感受。
  具体来说,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步骤:首先,运用特定的音乐进行气氛渲染,将学生引入诗词所描述的情形之中;其次,通过深情的吟读,也可播放标准的朗读录音或其他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知诗词所展现的情境;然后借助于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如播放PPT、影像等来再现诗词所呈现的情境;之后,通过对诗词的讲解,将学生带入作者主观情思和富有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和氛围之中,特别是关键字句要进行重点阐述,可对特定的场景和形象予以生动的描绘,让学生去感悟彼景彼情;然后,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身理解诗词后,可以让学生扮演诗词中的角色,也就是角色换位,让学生设想为当事人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诗词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课堂教学结束后,可布置学生对诗词进行改写创作的作业,改写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可锻炼其写作能力;最后,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现实生活,可鼓励学生联系所学的古诗词所描述的情境大胆联想和想象,寻求情境的相似点,进而达到拓展情境的目的。
  在此教学过程中,也是学生文学审美的过程,需要学生用心用情去感悟、想象和联想,是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感应和精神、情感的共鸣之旅。此方法符合初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恰当可大大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追寻作者思想情感的脉络轨迹,将学生带入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高度统一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如临其境,达到移情冶性的初衷。因此,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否则容易陷入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却云里雾里的迷茫处境,进而无法达到品鉴诗词的目标,更无法使其获得审美愉悦,也难以发挥诗词的教育和审美功能。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总结,从而获取一种适合自身教学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之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