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赞赏”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式。从积极的方面把表扬和批评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方面。批评、处罚同样也应有利于激发儿童的上进心、自尊心,提高学习热情。
  关键词:肯定 赏识 激励 提高 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新课程理念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让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学习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这种过程的实施强调“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式。因此赏识教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上科学课,我们学了手电筒的构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收集相关材料给小灯泡做一个开关。当时,我非常感兴趣,我不仅在家找到合适的木板,还委托同学从家找了一些电线,当时我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我的实验制作……虽然我的作品并不美观,但当我完成了制作的最后一步时,小灯泡真的亮了!当时我心中非常的高兴,我知道,同时点亮的,还有我心中一盏明亮的灯。
  到第二次科学课时我兴致勃勃地将作品装在书包里,并一路小心翼翼地当宝贝一样呵护着,生怕给碰坏了――因为上午第三节课是科学课。可是上课时“老师让我们把东西先收进去,后来再没拿出来”。我当时很失望,再也不做了!
  现在我也当了老师,我认为: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一面镜子,教师的话有如一道圣旨,更像一盏照亮他们前行的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由此也在暗暗思索与不断反思: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类似的“等一会儿再说”“先放一放”“先搁一搁”等情形时常有之。有时因为疏忽,有时因为别的事耽搁了,那“放一放”的事也许永远就给放下了……教师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的确很有可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甚至动摇他们的意志。相反的,学生却用他们纯真而善良的心掩饰着自己起初的不满与愤慨。
  从我自己遇到的这件事,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到“三思而后行”,并做到“眼行必果”。这样,教师用自己特定的角色,即使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动作或一道赞许的目光,只要能恰到好处的给予学生一种与赞赏,一定能点亮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灯,并由此照亮前行的路。
  在无数次的课堂教学中,我的一句“老师相信你这道题能做出来”、“你真棒”、“你太聪明了”、“这道题某某同学回答的最好”等看似微不足道、轻而易举就能说出来的话语,却给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不会的知识学会了,错误的事情少犯了。由此我想到一句话“语言不是蜜,却能暖人心”。“赠人鲜花手有余香”,作为老师为什么不能把批评的语言变成鼓励的话语呢。
  每次陪年幼的儿子画画时,儿子都要求我要看着他画,画好了让我说“棒棒棒”,我想这就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需要吧,每次夸奖后儿子表现的就特别的好,也和我分外亲近。小孩如此何况学生呢?应该也需要老师的赏识和鼓励。七年级时,我班从河南自编转来了一位男生,刚上课的前几周,课堂表现还积极,因为水土不适应,身上长满了小红豆,请假近一个月,可想而知,学习肯定落下了,每次上课,这位学生表现的也不是那么积极了,作业也不写了,作为老师,我很清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和数学、语文老师一起抽课余时间给这位学生补课,鼓励他只要坚持就能把成绩赶上来,记得有一次这位学生英语成绩由原来的30分考到60分,高兴的跳起来。我想这是最成功的一次赏识教育。
  当然,赏识教育不是放纵逐流,对孩子身上的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而是可以更大胆地提出批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批评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是过去居高临下的批评,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提醒,正因为是这样的提醒,孩子才乐于接受,尽快改正。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赏识教育上理解有误,把批评和鼓励及赞赏截然对立起来,甚至很多家长批评孩子是什么话刻薄就讲什么话,只图自己发泄得舒服,哪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结果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新的问题――孩子变得自卑、怨恨和虚伪。结果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
  我们注重正面强化,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赏识,并不意味对学生没有批评,没有处分。恰恰相反,对学生的批评和处分不仅存在,而且是必然的。但是批评与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他们健康成长。批评与处分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多鼓励,少批评”,“表扬要当众,批评要个别”,特别严禁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在批评中要体现爱心,有进步应及时肯定和鼓励。从积极的方面把表扬和批评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方面。批评、处罚同样也应有利于激发儿童的上进心、自尊心,提高学习热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2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