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心理暗示 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无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做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问道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是用一种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的过程。
  这种心理暗示可以采取言语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手势、动作、表情或者其他方式。那么,如何巧用心理暗示,构建和谐课堂呢?
  
  一、表扬暗示法
  
  这种暗示是采用语言形式,间接地暗示。譬如,当老师发现有学生思想溜号时,不是直接批评溜号学生,而是表扬全班同学,或者表扬比较好的学生,从而对思想溜号的学生发出警告。如一位老师发现一名同学课堂上摆弄文具,他对同学们说:“现在同学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没有一个同学在搞小动作。”那位同学听了老师的话以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开了小差,急忙把文具收起来,专心听课了。
  
  二、示目暗示法
  
  示目就是教师用目光注视着学生。示目暗示法是教师直接用表情、动作向学生暗示。如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守纪律时,可不改变正常教学秩序,仅用目光注视那个学生,从而让那个学生察觉到老师已经发现自己“违章”,并从老师的眼睛里看到责备之意。这种方法比表扬或批评暗示法更加隐蔽,更加易于保护课堂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暗示法,老师需要考虑用什么样的目光,无论如何,绝不可怒目而向,以免造成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的示目,可能是温和的,可能是严肃的,可能是责备的,可能是诙谐的,它一定带有老师的个性色彩,但是它的本质是同样的,那就是对学生真挚的爱。对广大学生来说,他们会读懂那其中的爱,并在这爱的牵引下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语调暗示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老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无不是一种刺激。那么,老师就应积极地利用这种“刺激”来校正课堂中的各种问题。譬如,老师在课堂上改变惯常的语调,突然在不应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或不正常地延长了停顿的时间,或特别地加重了语调,这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根据这个道理,当老师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时,就可采用语调暗示法,令学生警觉到老师的话语为什么突然停顿了?老师的音调为什么突然提高或降低了?老师的讲授为什么突然停止了?于是,学生的精神会为之一振,并下意识地反省自己或监察他人,从而促使课堂教学秩序回归,正常进行。
  
  四、提问暗示法
  
  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提问向学生直接发出暗示。如,有学生想溜号时,老师有意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是重复、补充别人的发言。这种暗示具有惩罚性,它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的不良后果,从而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踏实学习。应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不宜多用,必须运用时应注意掌握“火候”。既然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就要让学生把问题回答好,不可对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施以冷嘲热讽,并幸灾乐祸。因为这不仅无助于教育学生,而且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乃至造成对立情绪。
  
  (祁中伟、许晖:湖北省襄樊市二十中小学部,441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50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