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武成莉 宋宝萍

  又是一年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多少颗年轻的心在憧憬、期待、渴望和兴奋着,他们将要踏上新的征程,开始新的生活。他们憧憬着大学校园的宁静、美丽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们渴望挣脱父母的管束,期待自由的新生活,他们在心中一遍遍地想象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可是,年轻的大学新生,你是否想到将要面临的困惑、挣扎和成长之痛?大学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你准备好进入自己的新角色了吗?
  2010年3月的“搜狐教育-麦可思-2009级大学新生月度跟踪调查”显示,进入大学以来,仅10%的2009级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50%的新生遇到了学习、人际关系、经济或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40%的新生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适应性问题。
  小芳是刚刚考上某重点大学的一名新生,下面是她发给笔者的一封邮件: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一新生,我现在面临很多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我一直觉得自己非常优秀,从家乡考上大学来到这里,令多少人羡慕,让父母在村子里多么有面子。可是父母并不知道女儿在这里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普通话不会说,计算机不会用,同学谈的什么歌星、名人都不知道,我和他们好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好像是来自远古时代,对于大都市的生活是如此陌生。由于我说话带有严重的家乡口音,所以我一般不跟别人说话,除非非说不可。我的衣着非常朴素,看着他们一个个都很时尚,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乡巴佬、丑小鸭。我从来没有这么自卑过……
  在高中时,我每个学期成绩都是班上第一,全省数学竞赛得过特等奖,英语口语竞赛得过一等奖,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可是到了这里,我好像除了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会。音乐、摄影、绘画等我甚至都没有接触过。以前,除了学习就是在家里帮父母干点农活,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条件发展业余爱好。我很自卑,可是我又很骄傲,为此我承受了很多痛苦。我习惯了好事自然降临在我身上而不用我去争取,在高中选拔班干部时,老师很自然安排的就是我。可是,我发现大学生活一切都是那么不一样,我十分不适应。当面对需要毛遂自荐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屑,常常选择放弃,就这样看着自己想要的职位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我总是认为那些职位理所当然是我的,因为我学习好。可是,为什么辅导员不把班干部的职位主动给我呢?难道他不知道我的成绩在全班是排在前几名的吗?
  我能干什么呢,只有好好学习了。时间一长,我在同学眼里就好像是一个书呆子。有一次期末考试完了,我背着书包出去买东西,在宿舍楼下碰到班里几个男同学,他们开口就说:“还上自习啊?”我愣了一下,以为他们是和我开玩笑,就半开玩笑地回答:“是啊!”我想他们不会信以为真,毕竟刚考完嘛。谁知我没走多远,就听到他们跟邻班的男生说:“看,这就是我们班的‘超人’,考试完了还上自习!”我只能无语。因为大家的这种看法,我就觉得一定要学得特别好才可以,不然大家会觉得:“呀,这人整天上自习,还学不好!”可是一拿起课本,我就觉得宿舍的气氛开始紧张,只要一有我在就没人说话,大家都会拿起课本开始看书,她们觉得受到了“威胁”。我有些不知所措,就一直都想逃避,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上自习。我觉得自己被大家孤立了,我感到非常孤独,可是又没有人可以诉说。
  我真的好烦,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吗?我该怎么办?
  案例分析:
  小芳遇到的困惑,在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对大学生活总会有很多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活环境的不适应。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大一新生是真正意义上的“freshman”,大多数新生开始时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适应性障碍。尤其对于从农村来的新生,这种适应性障碍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文中的小芳就是因为从农村来到大城市,无论是语言还是其他方面都对都市生活十分陌生,加上她又具有易感个性,面对大学新生活的压力,便产生了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及时疏导就能改善。但小芳采取逃避集体活动的方式,不与同宿舍的同学沟通交流,而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这只能加重这种不适应障碍,延长她融入大学生活的时间。
  第二,心理落差的不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平时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通常都是生活中的中心人物。但是跨进大学校门,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的校门,许多大学生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辉煌的过去,人人都是学习尖子,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原来的中心位置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如文中的小芳就很典型,从高中的尖子生一下子变成大学生活的“丑小鸭”,又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认知调整,无法适应这种心理落差,从而产生了失落、自卑、困惑等不良心理状态。
  第三,人际关系不适应。由于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异质化”程度很高,地区的差异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对那些从未住过宿舍的同学来说,处理好与舍友之间的关系也算一个不小的挑战。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缺乏经验和技巧,这也可能会造成彼此的隔阂甚至人际矛盾。小芳来自农村家庭,“很自卑,可是又很骄傲”,甚至不屑于参与集体活动,与舍友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由于缺乏人际交往,只能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这又造成了宿舍气氛的紧张和压抑,而小芳还是逃避问题,不主动与舍友改善关系,最终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心理的孤独、压抑。
  心理处方:
  对于出现以上情况的大学新生,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学会情绪管理。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就是善于把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的矛盾和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能适可而止地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从中学到大学,开始新的生活,每个新生都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只是适应快慢不同而已。遇到环境不适应而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进行有效的疏导。情绪ABC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正是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对大学新生而言,如果无法改变环境,就要改变自己对环境的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学会一些情绪疏导的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例如: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听音乐、跑步、打球,目的是转移注意,合理发泄;当心情感到压抑的时候,不要闷在心里,而要学会释放自己,找知心朋友或者辅导员倾诉,因为长期强制压抑情绪,只会使得内心体验更加强烈,从而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哭也是一种释放压力、调节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所以忧愁烦恼时,大哭一场也未尝不可。
  第二,客观的自我评价。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情绪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而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自信心等。从高中到大学,自我评价的标准有所改变,原来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现在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比较之下,有的人会因为低估自己的才智和能力而使自我评价过低,造成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更有甚者会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正如文中的小芳,为了避免在社交方面的挫败感而把自己封闭在单纯的学习生活中,这又进一步孤立了自己,造成压抑和孤独的不良情绪。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作出公正、全面的评价,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小芳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在的品质如勤奋、纯朴、真诚和友善等,而不要总是把眼光放在衣着打扮时尚与否、普通话说得标准与否等外在表现上。既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自我贬低。
  第三,调整人际交往心态。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可见友谊在人生中的分量。大学新生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诚实、宽容和谅解。有时候别人的指责的确是不公平的,但是对方这么做往往是无心的,耿耿于怀只能加深双方的误解。再者就是要改变人际交往的不良心态。1.学会平等交往。大学生与人交往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不要小看别人,也不要自卑。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的家境好坏、学习成绩如何、长相如何,你和别人一样都有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抱着平等态度与人交往,才会懂得尊重自我,尊重别人。2.学会喜欢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在与人交往中,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认同他人、赞美他人,这会使你变得善解人意、备受欢迎。3.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以求得心灵上的沟通。大学新生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彼此没有注意到对方对自己行为的感受和反应而造成的,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中学到大学,面对陌生的大学生活,难免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这是很自然的,大学新生也不必为此过度焦虑。只要对新的大学生活多一些心理准备,就会适应得更快、更好。
  (武成莉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老师,应用心理学硕士;宋宝萍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应用心理学硕士)
  责编:朝 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6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