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前提,并在途径、管理、载体等实施层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以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重心真正转移到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29-0160-03
  
  在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理念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机遇,力求在创新中积极发挥其育人的重要使命,己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以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前提,并在途径、管理、载体等实施层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以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重心真正转到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轨道上来。增强大学生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主题,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主体、过程等方面的一系列观念和做法都不利于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造就。事实证明,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提供间接隐性的自我教育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包括:直接途径――开设专门的思政课,它是传统德育的主渠道;间接途径――通过其它各科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方式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两课”教学为主的直接途径,也一直强调以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社会实践和学生自治组织等为主要形式的间接途径。但问题在于,人们一直恪守直接教学为主、间接教育为辅的观念。
  首先,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显著变化特点是个体自我意识增强,而权威意识和被动服从意识减弱。他们厌恶和排斥单一的观念灌输和空洞的说教,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某种现成的观点和结论,更相信和看重现实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实践自主地做出判断和取舍。显然,间接隐性教育比直接教学更适合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
  其次,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等结合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个体学习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往往不能直接和他的思想水平境界划等号。实践也表明,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并不完全遵循先知后行的路线,其实知、情、意、行各个因素都可能成为提升思想品德层次的起点环节,有时,经验对个体会起很大的作用。
  最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直接教学为主,效果弱化是不争的事实。相反,西方一些国家隐性教育的成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西方很多高校没有专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也很少进行宗教活动、学校仪式、榜样训诫等专门活动,他们更多地是把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真实地渗透在各种学科课程和各种生活、活动和环境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性,注重实践和实效,值得学习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不应忽视经常性的、范围广泛的、具有影响力的间接途径。学校的间接教育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而是重在传递一种体验;它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也不在于硬性灌输,而是在于潜移默化的渗透。这是因为,思想观念不同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思想观念虽然包含知识和技能学习,但其核心是态度和价值观。
  1.显性课程中的间接教育
  首先,注重教学中思想品德因素的发挥。教学中的师生平等理念、学生参与理念应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理念。培养“民主参与型”公民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标之一。但传统“两课”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是对民主、参与等价值观的提倡,另一方面却是遵循一种“你说我听”、压制质疑的学生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模式。因此,高校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应实现转变,由单向灌输走向互动对话。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实现各学科内容中丰富的育人价值。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课的任务,与专业课无关”的错误观念,要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努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间接渗透。比如,高校的历史、中文、地理等众多社会学科的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育人的价值;即使自然科学的教学,教师也完全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献身科学的精神、工作中团结协作的精神,等等。这种间接教育往往以其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思想熏陶。
  2.制度形态的间接教育
  制度制定和实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所谓制度是指有关学校的规范体系,它既对学校工作做出具体规定,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做出规定。学校制度以两种方式影响人的德性:一种是由外而内的,即从他律角度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影响人的观念。如以强制性的条例、规定、规则等形式,把社会核心价值观确定下来,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指引的作用:另一种方式是自律的、由内而外的,即通过制度中所蕴涵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来影响人的行为。[1]
  可见,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他律和自律的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应该让制度的这两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正向作用的发挥,所谓“管理育人”就是这个道理。不应该片面地、一味地强调学校制度对学生的强制和要求,变成一个以制度为中心、管理至上、抽去情感内涵和人文关怀的机械过程。学校制度应以自律为主,结合他律。应“以人为本”,符合人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让大家对制度产生价值认同,从而使制度中的伦理要求被个体自觉“内化”。
  3.校园环境形态的间接教育
  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校园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主要是指发挥校园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个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固然是有利于学生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但对学生成长而言,一个充满育人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的灵魂。良好的师风师德演绎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至理名言,良好的校风学风传达着治学、为人的思想要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展现着个性的丰采,营造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切都对身处校园的莘莘学子在品性、人格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实践形态的间接教育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明显倾向就是重知识轻实践。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知而不行”,严重削弱实际效果。实践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必须克服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弊端,确立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学生的自觉实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有意义的具体的活动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所组织的活动既可以是围绕思政课教学的、又可以是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宣传热点、重点的,如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等等;既可以安排校内实践活动,也可以安排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形式,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参观访问、结合自身所学为社会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实践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由被动接受理论灌输变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因为一方面,实践活动具有与理论接轨的功能,即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实施、检验以及修正思想观念,从而使个体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坚定的思想信念;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可以获得人际交往的种种经验、可以享受实施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可以反思自身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种种不足,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创设多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平台
  首先,要为大学生提供适当的自我教育的空间。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情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作为教育者,要对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给予积极引导,创设尽可能多的活动空间和途径。班级是大学生首要的集体归宿。要让大学生自主地管理班级,自主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此外,各类学生组织也是重要的团结学生的集体。学校及各院系建立的各级党团组织、班级组织等学校的正式性组织,一直就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要通过不断完善学生组织骨干的民主选举制度、学生组织骨干的培训制度、学生组织的工作机制等,创新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班级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组织集体的教育力量。除了正式学生组织外,学校还要鼓励各类学生社团等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服务型、公益型、文化型、政治理论型学生社团的作用,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协会”、“环境保护和宣传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学生分会”、“科学发展观研究会”,等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68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