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一种关爱叫距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新

  我家种有两棵橘树、两棵梨树,是前年种下的,树还小。每当春寒料峭的时候,父亲都要给这些果树施肥。今年春天,父亲按照惯例又要给它们施肥了,我去给父亲帮忙。父亲让我在这些树的四周挖些坑,然后把羊棚灰、鸡粪等填埋进去。我用铁锹刚挖了两三下,父亲就叫住了我,对我说:“你这样挖不行,离树太近,会伤了树的根系的,应稍微远一点。”我说:“离树近一些,不是可以让树更好地吸收到养料吗?”父亲又说:“挖得太近,既会伤了树的根系,又会因为这些树还小,吃不消这些养料,被‘肥死’。只有与这些树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肥料放到既不伤根须,又能让根须吸收到的地方,这些小树的根须会拼命往有肥料的地方钻。小树才能更好地生长。”
  听完父亲的一番话,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则寓言故事。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太远了,互相借不着热气,觉得冷;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脱离……经过很多次的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俗话说:“过犹不及。”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就像小树和豪猪一样,太近,小树会肥死,豪猪会彼此刺痛;太远,小树吸收不到养料,会瘦死,豪猪彼此会得不到温暖。
  由此,我想到了教育。关爱学生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纵观老师们的关爱帮扶活动,我们往往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学生生活上有困难。就赠与钱物: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就给他们补课。但是这种关爱帮助,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原因是老师们的关爱常常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不顾学生的个体感受,结果往往就成了“南辕北辙”,好心做出伤害学生的事。因此,在帮扶中,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比如变单纯的物质赠与为奖励,变单纯的说教训斥为沟通谈心。要努力为学生发展搭建多维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效性。
  距离产生美。阅读和生活经历告诉我,关爱也是一种艺术,一门科学。关爱和帮助学生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暴风骤雨一般,猛烈得让他们受不了。只有像和风细雨一般,关爱和帮助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爱学生,保持最有效的距离,做到关爱有度,关爱无痕,那才是智慧,那才是大爱,才是最美丽的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7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