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入了规范阶段,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成为当前义务教育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而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两个指向,一是指向人,主要是通过新课程改革,来改变校长和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家长的家教方式。二是指向文化。确切的说新课程是一场文化性的改革,它试图从文化的根基上重塑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品质。山东省教育厅在2007年12月底在全省开始的素质教育改革确切的说它不是一场变革,而是回归教育的本位,让教育回归自然,重新找回自我,从而还教育以本来的应有的面目。在这两个指向中文化成为了当今教育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生力军主要的是靠我们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彻底改变教育行为思维方式,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方式,从文化的角度、从教育发展的角度,引领学校教师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遵循课改的精髓,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基于这个目的本人就和诸位来探讨一下关于当今学校文化建设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人所理解的校园文化有时候还局限于校园的精神文化层面,而划归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校园文化是影响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综合性的文化层面,是当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更是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核心。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行为规范,它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可以把校园文化概括为在整个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由师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如大部分校园的板报、展室等)、精神文化(如学校一风三训、团队建设等)和制度文化(如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而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处室文化的开展,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显然后者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生时刻都能遇到的、时刻都可能感受到的教育场景,也是教师在工作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的一种身心愉悦的场景,这个“教育场”不仅是一种场景,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它不仅存在于校园,更为关键的是“生长”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目中,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校园文化的构建
  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让全体师生身心愉悦的校园文化,是作为我们管理者的重要的任务,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的重要的责任。
  1、确定学校发展目标
  彼得・圣洁说“事实上,我们逐渐相信,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共同愿景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和使命感。而愿景的开发与确立,离不开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和近期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能引导广大教职工按照学校的整体规划与要求,将长远目标做为经过努力要达成的学校发展方向,将近期目标作为现在努力要争取做好的。一个企业也好,一所学校也罢,如果没有长远目标,这个企业或学校将会缺乏前进的动力,而如果仅仅有长远目标而没有近期目标,这个长远目标也不会得到实现,因此在制定好长远目标的基础上要将长远目标分解成每个阶段要实现的近期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实现长远目标。以墨子中学近几年的发展为例,在充分讨论学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校园建设、师资建设等实际,我们确立了“美化校园环境、细化常规管理、强化教师群体、优化教育质量”的长期发展目标,并在职代会上通过了近三年学校发展目标,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照长期目标与近三年发展目标,我们在每学期的开始,都向老师们提出了本学期的具体的必须实现的目标,如08年度我们顺利实现了三年发展规划中的第一年发展目标后我们确立了“打造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落实年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分解到学期的每个星期,扎扎实实进行了推门听课、优质课展评、名师送课、自我反思等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活动。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实践性很强这个特点,无论是长期发展目标还是近期发展目标,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基础而提出,切不可好高骛远,更不要想一蹴而就,否则的话我们往往是自己给自己无端的增加压力和负担。
  2、努力培育学校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就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它包括特色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管理风格、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等等。丰富办学特色内涵,提高特色质量品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提高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化实施过程中,学校更应该培植自己的特色教育品牌,从实际出发,强化优势项目,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实现特色办学。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在总结成功之道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善于挖掘学校发展优势,这样才能使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针对我们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作为墨子中学就应该结合名人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为此,我们确立了“传承墨家文化,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08年我们先后投资塑立了墨子像,建设了墨学展厅,悬挂了墨子胜迹图,并编印了《墨学导读》校本教材,将学校校训修订为“兼爱修身、博学创新”,在学生中诵读墨子名言三字经等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效的校本教材建设,使“兼爱尚贤”的思想深入到广大师生中,起到了很好的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为此《中国教育电视台》文明中华行栏目在08年7月份报导了我校的情况,作为全国人文教育现场会现场之一,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称赞。《滕州日报》多次报道我们学校校本研究的做法,09年6月份,我们被中国关工委、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8部委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教育基地”。
  3、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认同感就是学校凝聚力,无论是长期规划、近期目标还是现实任务,关键是要得到教职工的认可和赞同,否则目标制定的再好也无法实施下去。要得到教职工认可和赞同一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然后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各个阵地来宣讲,这样才能达到入脑的目的,形成集体的认同感,同时在全体教职工认同的情况下,要积极培育教师的归属感,让广大教师在这个即定目标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自己可以操作的可行性方案,并对照自己制定的方案逐步的实施和落实,这样坚持下去才能达到入心的功效。如果教职工不能认同也不能融入学校的文化,就会形成内耗。这样即使每个人很有能力,但由于方向不一致,最终导致的合力很小。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作为学校文化的塑造者的一言一行对学校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作为学校领导以严格的标准在要求教师的同时对自己却实施着另外一个标准,那么是文化、制度的塑造者,同时又是理念、制度的破坏者。这样无论是学校文化还是学校制度,将只能是行同虚设。所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在执行中要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没有制度之外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激励措施的到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其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中认为,人类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五个方面,而目前国家在解决了教师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情况,对于学校来说关键的是要解决教师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作为教师比较讲究的是“面子”,同时还有着清高的传统,所以只要你给他一定的面子,让他感觉到了集体的对他的关心与爱护,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学校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有效解决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而我们所说的激励不单纯是物质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解决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这是学校发展中内驱力的重要特征和体现,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学校的文化管理奠定扎实的人力基础。如优秀教师事迹的宣传、师生会议上对出色教师的表扬,各类场合对教师表现出来的认可与尊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等等都是一个个激励的良好的机会。
  5、提高团队执行力
  当今的社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高效能的团队一定是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尤其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靠哪个人就能单独完成的,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团队执行力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成败的关键的因素。
  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目前的制度建设应该说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无论是教职工的出勤,学生的管理还是教师的量化等等,在制度的制定上可谓是越来越详细,但为什么会在管理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别?或者说同样的制度在执行起来就出现了偏差?这里有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那就是在执行制度上出现了问题,有的是虎头蛇尾,有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是不一样的尺度等等。因此提高执行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么执行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执行就是制定简单明晰的目标和不折不扣地去做。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执行是一个管理过程,任何一项决策的完成,必须经过有计划、有实施,还要有检查和修正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职工主要是实施,而领导干部却要关注全过程。因此,校长尤其是业务校长和教务主任在执行的过程中的作用更大,我们不仅要告诉教职工完成某项任务的标准和时间,还要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检查和协助(如我们大部分学校所进行的月量化检查),同时还必须保证有最合适的教师去完成该项任务。关键的时候我们领导干部还要顶上去帮助教师去完成这个任务。
  比如我们在讨论学校文化建设这个问题上,先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是以弘扬墨学精神,让兼爱包容的思想成为墨中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出发点。我们把学校的校训定为“兼爱修身、博学创新”。这只是完成了定位的问题,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让这个定位深入到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于是我们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教师会、学生会等各种场合来阐述校训的含义,让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了解这个意义,然后根据学校文化发展三年规划,我们进行强化,如通过学生诵读“墨子名言三字经”,开展文明中学生评选、十佳教师评选等活动,将这个校训具体到每个的活动环节中,让“兼爱修身、博学创新”的校训深入到全体师生中。在这里有一个特别提出应该注意的环节是作为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大、意义更深远。因为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直接面对的是教师和学生,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的推广和应用,如我们学校在校训、校风、学风等确定以后,分管教学的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等领导干部针对学校“自主学议、导练分层”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一训三风创造性地将“自主学议、导练分层”的教学模式发展成为“五环”教学模式,并通过立标、学标、练标、模式研讨等环节,使“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到全体任课教师的心中,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还有诸如书香校园建设的问题、校园文化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研究、校园环境建设以及校园文化策划等很多方面,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因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6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