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夜读《花未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伍 彻

   初读《花未眠》,我就像一个初涉世事的孩子,既新奇,又茫然,更不用说执教了。于是,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我静下心来,灯下品读这篇出自亚洲文坛圣手的《花未眠》,经过反复品读、涵泳,笔者对这篇课文有如下心得:
  
   一、性格的忧郁美
  
   整篇文章格调朴实,略显忧郁苍桑。而对此,还得从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生平入手。
   1.孤独的童年。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童年是不幸的。他2岁丧父,3岁丧母,少年时代,祖母和姐姐又相继离开人世。从此,他便与眼瞎耳背的祖父相依为命,那颗敏感而年幼的心,沉浸在长久的悲哀之中,以致他幼稚的心灵里,投下了寂寞的暗影。而正是这段经历使他的性格变得忧郁而孤独,也正是这种孤独、忧郁、颓废的心理使他日后的创作中,很多词句、景物都打上了“哀伤”的烙印。
   2.《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影响川端康成的启蒙读物。虽然他对这部名著不甚解其意,只朗读字音,欣赏着文章优美的抒情调子,但却深深地为其文体和韵律所吸引。后来在他的创作中,少年时代那种似歌一般的旋律,仍然回荡在他心间,这也就是在他作品中,总能让人感到文字洗练,晓畅明白,像一曲曲流动的音乐的原因。
   笔者以为,了解川端康成生平,尤其是他孤独不幸的童年,以及少年时代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是走进作者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作品主题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我们便能开启作者、作品的情感之门,从而有更深层次的体悟。
  
   二、语言的诗意美
  
   《花未眠》是一篇说理散文,但又因作者情感细腻,笔触轻灵,故而语言朴实,又透出浓浓的诗意。对文章的剖析应以赏析语言为重点,为切入点。通过关键语句的品析来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意蕴。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儿盛放娇艳绝美,为何说它的美带有“哀伤”?借助体验性阅读,可以有以下几种解读:
   1.它的哀伤来自无人欣赏、无人发现。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观赏,受人冷落。有杜甫笔下“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落寞,也有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悲情。这是一种美丽中的寂寞,也是“恨无知音赏”的悲哀。
   2.它的哀伤来自对生命的眷念与不舍。最美丽的玫瑰凋谢得最快,花儿怒放之时也预示着它已接近凋零。它只能拥有这刹那间的芳华,而这惊世之美就像生命里一个匆匆的过客。
   3.它的哀伤来自错过的遗憾。作者深悟到“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美则是无限的”,作者顿悟后于是感到“哀伤”。川端康成痛感自己的“一生都在追求美,然而真正的美却这样无声地从身边滑走”。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多少美好的东西就这样同我们错过了,就像“花未眠”一样,静静地在长夜里绽放,而我们就这样错过了她。这种对美的错过而感到哀伤,本是人类具有的情感,作者却将这种情感移植到无情物海棠花的身上,作者说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正是作者自己孤独、敏感、忧郁的内心世界的折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童年的孤独铸就了川端康成独特的性格,使他变得忧郁而悲凉。缺少亲情和关爱的童年,一方面使他过早地尝到了人世间分离的痛苦和寂寞,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这种忧郁、悲凉发展到极致,便使他对生命有一种看破红尘的解脱,因而在川端康成的思想意识里,常常伴有轻生的念头,甚至认为死亡才是人间一种至美。而另一方面,正是童年这段坎坷不幸的经历,又使他静静地,远离喧嚣来审视这个世界,就像史铁生一样,来到荒芜的地坛,静静地、长久地思索人生以至彻悟。所以他的笔触细腻,对人的内心刻画非常地深入。
   当作者忽然看到盛开的海棠花竭力展示自己生命的美,他忧郁、悲凉的灵魂受到了深深地震撼:一株海棠花,一个微小的生命,在静夜里都在竭力展示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活着是美丽的。“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此刻,作者的内心在作怎样的斗争。孤独、忧郁的性情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始终把他拉向生命的末路,而正是这株海棠,这株海棠的精神拯救了他。可以说,这株静夜怒放的海棠花,是作者生命的最后一片落叶。
  
   三、画面的意境美
  
   《花未眠》文字清新、优美,又不失和谐、朴实,还能给人一种意境深远的画面感。“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 ……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就像一幅画,使人自然联想起北宋词人苏轼的句子“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意境。词人苏轼,也是夜半醒来,面对寂然盛开的海棠,留下了千古佳句。笔者在该课导入时,就从这句词开始,用动画再现了寂然盛开的海棠,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海棠夜放的魅力,从而为理解川文开了一个好头。
   “坂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我在京都观赏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这些语句,出现在课文的后半部分,意在论述自然界中的美与艺术作品中的美,彼此融合的问题。川端康成认为,京都的晚霞是自然的,当然也是美的。如果这些自然美能在艺术作品中,如“长次郎的茶碗”中体现,并与之彼此融合,那么就会使艺术达到一个相当完美的境界,就会让自然美与艺术美相得益彰。
   读到此,文章与其说是在说理,不如说是在展示一幅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和艺术画卷。一提到“京都晚霞”便让我们思接千里,想象着在夕阳下,富士山的霞光万道,映照着粼粼的日本海,瑰丽而生动。笔者在授课时,也大胆尝试,讲这部分美学理论(自然美与艺术美关系)时,让学生多欣赏了几幅优美的日本京都晚霞照片,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长次郎茶碗确定使用的红色釉彩,变抽象的说理为客观的感受。
   罗丹说过:“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给学生更多直观的图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味,他就会发现老师未发现的美,而这种美(包括对文章、生活的感悟)更深刻、更具体。针对高一年级美学理论知识不足,审美能力较低,这种让学生直观感受画面美,深层思考艺术美,继而得出美学中的一般规律的方法,笔者认为不失为一种循序渐进的美学教育途径。
  
   四、哲理的蕴藉美
  
   《花未眠》具有诗意的语言,意境深远的图画,更具有深邃的思想,这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有些学生,包括笔者初读课文时,不甚了了,就在于对其思想把握不准,主题不够明晰。其实,自己与其他上过该课的老师商讨时,也有此问题存在。那么怎么才能披沙拣金,真正把握文章蕴含的哲理呢?
   1.梳理简化文章结构
   本文是一篇说理散文。形散神聚,材料相对松散。笔者采用抽取法,简化了文章的结构脉络,图示如下:
  凌 未 凝 自
  晨 眠 神 然
  目 之 沉 之
  睹 花 思 美
   “睹花思美”便是本文的线索,一目了然。“花”是缘起,触发点;“美”是中心,是落脚点。
   2.揣摩语句
   本文虽是名家名篇,由于是译文,文字略显晦涩。这并不是缺点,而是文章思想深邃的反映,这也要求我们不能对关键性语句(文眼)采用快餐式阅读,而要停留,需要涵泳,更需要反复揣摩。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从哲学的角度讲,美是客观存在的,而对于美的发现,需要“邂逅”。“邂逅”就是萍水相逢,是一种机缘,可遇不可求。当然有相逢,就一定能发现美吗?答案是否定的。生活中太多的人与美擦肩而过,却浑然不觉。就像一对恋人,他们最终牵手并不是一种既有的设定,而是偶然的,这也是一个主观感知的问题,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的凄惨啊。”对画家雷诺阿这句话,在预习时,很多学生很不理解。其实,川端康成说出了一个真理。一位哲人说过:“人一出生,就是在不断走向坟墓。”难道不是这样吗?生命自从有了开始,便不停歇地逐渐向终点靠近。生命的长度是一定的,但生命的内容是可变的,生命因其厚度而使生命的长度变得更长,“天若有情天亦老”。
   阅读至此,我感到一种肃然,感到一种敬慕。在这沉静的夜里,我的思绪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然我们每个个体在宇宙中是那么渺小与短暂,但要将这有限的生命变得丰富而有意义,惟有不懈的努力,永远向前,即使这每一步都是在向死亡靠近。
  (作者单位:松滋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