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教师身心健康的自我调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除了从社会和学校管理方面外,更要注重教师本人身心健康的自我调适。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一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那么无论是对其个人还是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十分有害的。对个人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身体不适健忘、失眠等疾病,甚至诱发心理疾病,激化人际关系;对工作则会诱发无成就感,出现厌倦学生;甚至体罚成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把工作的不满“转嫁”给学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从教二十多年,现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有张有弛”调节身心减轻负担
  
  人常言,有张有弛,文武之道,也就是告诉我们,无论是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该抓紧时应该抓紧但也不能一味紧张,如同弓弦一样,也得有放松的时候。弦绷的太紧会断,人工作太紧也会出问题。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得好:“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出现疲劳感就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度。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人体就像“弹簧”,劳累就是“外力”,适当的休息和减压是保护“弹力”的最好良方。所以说,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减压应对技术。可以积极参加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培养业余爱好,要丰富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应对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体育锻炼减少了不良情绪笼罩于心中的时间,舒缓了紧张的神经,使身心真正得到调节。
  
  二、做到“乐交善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是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方面。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的教育的离不开人。一个教师若能在学校里与同事领导、学生能保持一种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心情舒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人际交往有互助,有功利的经济和现实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心理的和超现实的因素。一般而言,功利的互助较为现实,不能持久;而心理的互动,较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较能持久。因此,教师若想增进人际关系,除了多用心思了解别人的需求外,不妨坦诚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吝啬对别人表示欣赏,同时能把感激的心情及时表达给对方。对待他人,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计较。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少猜疑,不要背后议论人,这样才能与领导、同事、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客观评价自我、悦纳自我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现实“自我”,即自己的实际情况;另一个是“理想的自我”即通过努力将来要实现的“自我”。有些教师总是无视现实自我的客观情况,追求尽善尽责,不切实际,为自己设计过高,甚至无法实现的理想“自我”其结果往往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里,会经常遭受心理挫折的打击,必然使自己陷入焦虑,抑郁的不良境地。可见,符合实际的理想“自我”极为重要。只有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才能使自己的心态平和;否则很容易出现对自己估计过高而孤芳自赏,或者对自己估计过低,而产生的自卑和苦闷的情绪。
  
  四、增加积极情绪经验,激发教育激情
  
  人们一般认为事件引起情绪,实际引起什么性质的情绪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当事人对该事件的认识,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若能从积极角度发展看问题,“吃一堑,长一智”,易使人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向上积极的情绪体验;若从消极的角度看问题,就会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课堂上,当你讲一个问题很多遍,还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你就会想学生怎么这么笨呀,但你换一个角度想,这些学生不是完全听不明白,只是想弄得更明白些,这样教师的心情自然会好,更有动力上好课和善待学生。因此,在事件发生后,只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产生完全不同感受,进而把自己的心理调整至良好的状态。
  总之,教师自身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及时有效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从而获得自我完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而不能马上见成果的事业,需要我们教师能耐住寂寞经常进行身心的自我调适,轻轻吹落心灵倦怠的尘土。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益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5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