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完肖
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更应遵循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把握好预习、学习、迁移这三个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实效。
一、预习――激发学生的内燃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一个在校青少年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活动经验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见,新课不“新”,旧知不“旧”。每一堂新课,都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字词;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些知识点与旧知识或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学,力戒抽象、枯燥的说教和灌输等等。
2.教会学生学会预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预习的动机。预习是上课前的自我摸索,为上课做好知识上、心理上的准备工作。对于初中起始年级,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多层互动的过程,不能用老师的“讲”、“教”、“灌”,代替学生的“学”、“思”、“练”;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和教材目标,在学习新课之前明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让学生逐步学会把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的学习过程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其次,要落实预习的要求。就阅读教学而言,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都有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等基本要求;就单元内容来说,现代文与文言文的预习要求是不同的,说明文与议论文的预习任务也不一样;就具体课时来说,每一课时的预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分类分层设计预习的内容,巧妙落实预习的要求,促进学生主动预习。
再次,要培养预习的能力。预习能力的培养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时,可引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对形近字、多音字、同义词等进行归类辨析,疏通文章大意;一段时间后,可引导学生根据文体特点、写作方法等的不同,对文章的布局、段落的划分、语言的品析等方面进行预习,逐渐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二、课堂――激活学生的动情点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质疑问难的场所,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因此,教师要让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在融洽的情感交流中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分享求知的乐趣,闪现智慧的火光。
在粗浅处深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之前,师生有这样的对话:
师: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有哪几部分?
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师:这篇小说的结局如何?
生:孔乙己死了。
师:他为什么会死的?
生:因为他偷东西。
师:大家想一想,偷东西的人就一定要死吗?请联系课文和写作背景议一议。
这样,同学们带着问题,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阅读探究,各抒己见:或从人物描写中去理解,或从情节发展中去体会。或从社会背景中去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地点拔,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课文。
1.在矛盾处催化。仍以《孔乙己》一文为例。小说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几个同学读到此处,提出疑问:“老师,亏您说鲁迅先生是个大文豪呢?他怎么会用上‘大约’、‘的确’这样前后矛盾的词语呢?’’我说:“对呀,我也觉得奇怪,鲁迅先生该不会犯这样低级错误吧,大家一起来想一想。”可见,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不能进一步思考、分析。此时,教师若能适时追问,就如化学实验中的催化剂一般,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分享思维的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在错误处点化。“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对学生的错误或不予理睬,或大声呵斥,或轻蔑嘲笑,都是不可取的。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善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探究,从错误中求知,从错误中发现真理。
3.在意外处激发。课堂上经常会发生意外事件,有的教师视为课堂的干扰,难耐其烦。其实,有些意外事件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例如,《伤仲永》一课教学时,学生提的一些令教师始料不及而又颇有价值的问题。如:“仲永‘未尝识书具’,何能一拿到笔砚‘即书诗四旬’?”:“邑人‘稍稍宾客其父’反映了什么?”;“仲永父亲‘不使学’,仲永为什么不自学?王安石为什么不劝学?”这些问题问得深、问得妙啊。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意外事件,而且还要在此处紧追不放,恰当点拔,激活学生的有效思维,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
4.在动情处升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最能感动人心的,就是人的真情。阅读文章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学生在自读中发展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例如,有一位初三年语文老师上研讨课,课题是《回忆我的母亲》。教师用歌曲《常回家看看》导入,创设“母爱”动人情景。然后围绕“母亲的事迹,,展开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和集体评议。同学们阅读时认认真真,听讲时全神贯注,讨论时有理有据,连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之中。在学生情绪高涨时,老师引导同学谈谈“母爱”的故事。这时,第四组后排的杨娜娜同学悄悄地哭泣。教师请她发言,她动情地哭诉自己的身世:3岁父母离异,7岁父亲去世,而今跟着6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她哭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听课老师和同学们不禁动了情,纷纷站立起来。教师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启发同学交流对此事的看法以及今后的行动。“娜娜真可怜”,“娜娜,我们做亲姐妹吧;周末到我家去,我妈也一定会喜欢你的。娜娜,咱这个班,就是你温暖的家!”……真挚的友爱、纯洁的师爱把课堂气氛渲染得更为浓烈。
这堂课,教师能适时整合教学资源,联系学生生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迁移――发掘学生的生长点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充分发挥迁移的作用,发掘学生的生长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使学生掌握这一门学科学习的技巧。这就是所谓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课标”的意图。如,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传记《鲁迅自传》等文章,与第七单元的《强项令》等传记性文章相互联系,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游记《巴东三峡》等文章与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等游记遥相呼应。教师既要研读同一单元课文之间知识的相关性,也要研读整本教材的编排意图,还要研读本学段教材的编排意图。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让学生对编者的意图心领神会,注重文本的前后联系,善于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能力的自觉迁移。
2.注重激励,促其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与唤醒。”…这里所说的“激励与唤醒”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调动。所谓的课堂调动,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触类旁通,获得成功。
3.服务生活,创造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创造生活。“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确,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到处都是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如七年级(上)安排的“综合性学习――调查社会用字情况”,八年级(下)安排的“口语交际――交流对联”等等,都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和运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预习强调主动,它尊重学生生命的价值;学习凸显自主与互动,它点燃学生生命的激情;迁移突出巩固和运用,它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预习――学习――迁移”三者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看作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激发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获得健康、生动、活泼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