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爱情教育进行到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畅

  摘 要: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主题。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更是一段流传甚广的佳话。本篇文章将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加强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阐述,目的要将高校的爱情教育进行到底,从而形成健康的大学生爱情观。
  关键词:爱情教育 大学生爱情观 爱情教育理性疏导
  
  一、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
  1、有共同志向且情投意合
  这是大学生爱情观应该提倡的理想状态。恋爱的双方首先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通常感情专一,双方为了维系爱情的发展,往往会对自己要求更高,学习和工作更勤奋并且能够共同分担困难,属于共同进步型。这部分学生恋爱成功率通常比较高。
  2、恋爱的盲目跟风倾向
  这是大学生爱情观中的不良状态。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第一,环境影响与干扰。漫步在大学校园,在草坪上、树荫下,有着一对对大学生背靠背倾心交谈切切耳语。走在校园的几乎每条道路上,随处都可以发现亲密学生伴侣手拉手、肩并肩,甚至在图书馆,在自习教室,在食堂,都能看到搂搂抱抱、亲昵接吻的情形。更严重的是,周末开房间或在校外租房发生性行为的现象已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必将会对尚未恋爱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某高校,女生宿舍通常只要有一名学生有了男朋友,便将有连锁反应,接二连三的另几名学生很快的就会加入恋爱的队伍;第二,舆论观念的影响。在高校,近几年,流传着一些怪诞、扭曲、偏颇的舆论,再加上家长的陈旧观念的影响,认为“谈晚了,好的都被抢光了”,“不谈恋爱是心理有问题”“不被男孩子追求说明自己没有魅力”等等,从而形成了“不管怎样,先占住一个再说”的心理。这部分学生恋爱成功率通常不高。
  3、恋爱的寻求刺激倾向
  这是极为亵渎爱情的一种精神状态。以“寻求刺激”、“消除寂寞”为目的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抱有这种恋爱观念的学生通常从态度上,只是把恋爱作为“一种游戏”、“一种调味剂”。他们认为当青年人有了恋爱的愿望就应公开、大胆地去追求、去满足,强调的是“生理需要”、“本能表现”。他们把追求感官刺激、感官快乐作为恋爱最主要的目的。这是一种低级庸俗的、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4、恋爱的理智丧失倾向
  这是学生不能正确地、恰当地对待和处理失恋而表现出的一种极端状态。他们或许因为失恋而过多的自责,表现出强烈的自卑、孤独感,仿佛自己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以至于极端悲观,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种表现多为女生;他们或许认为对方放弃自己便是人格的侮辱,于是恶语伤人,严重的更会威逼、殴打,甚至不择手段迫使对方就范,这种表现多为男生。
  
  二、加强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个人的幸福不仅取决于青年一代对这种伟大的智慧――爱,掌握到何种程度,而且我们全社会的美好、道德纯洁和安宁都取决于它!真正的爱情总是催人向上,它对道德进步、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有责任关心和培养这种高尚的品德。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理性地意识到爱情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主张对大学生进行规范的爱情教育决不是要教给学生恋爱的技巧,鼓励他们谈情说爱,而是要引导学生善待自我和他人的感情,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为拥有完整和谐的人生做准备。
  1、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至24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成熟期,性意识迅速发展,他们渴望接触异性,很容易被异性吸引。但由于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对真正爱情的含义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往往容易被异性间生理的相互吸引所迷惑,把对异性的好感当成爱情,这样很容易陷入自作多情、盲目恋爱的情感泥潭。爱情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端正对异性吸引的认识,明白爱情产生的生理因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懂得如何去被爱,更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2、大学生中存在的爱情问题需要教育引导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刻意、盲目地去追求爱情,就势必要同时挑起爱情和学业的两副重担,同时他们的社会阅历浅、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当今很多大学生谈恋爱不是因为真正的爱情,有些是因为无聊空虚,有些是因为跟风,甚至有大学生纯粹为了性而找异性伴侣。由于当前大学生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要求低,对别人要求高,因此,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并不顺利,经常发生争吵和冲突,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很不利,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大学生恋爱问题是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爱情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不容忽视的。
  3、增强大学生恋爱道德意识的需要
  大学生恋爱道德缺失从社会层面来说,主要表现为边缘性行为的泛滥化和泛场合化,他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随时都可以大无畏地表现这些行为。当旁观者看到这些边缘性行为,不好意思的不是当事人而是这些旁观者。大学生出现这些恋爱道德失范的现象,与他们对中国传统的恋爱道德的全盘否定,以及受到西方“性自由”思想的侵蚀和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分不开的,恋爱道德的缺失已经给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对于日后建立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是不利的,由此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可见爱情道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三、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几点思考
  1、爱情教育、青春期教育及性教育内涵与外延不相同
  王晓春老师在《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说到:事情已经弄到了这种程度,所谓的青春期教育几乎和防早恋教育变成同义词了,防早恋教育又被简化成性教育;性教育又被简化成了性知识教育,青春期教育一路缩水,越来越狭窄,钻进了牛角尖。我们抨击早恋的时候,往往从社会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开刀。可解决早恋问题的时候,却又从学生的生理因素入手,大讲性知识……其实防止早恋的重点应该是健康感情教育、自尊教育、幸福观教育,这才能与社会影响相衔接。爱情在于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它强调的是有着情投意合的基础,有着共同的志趣、事业、追求的感情,有着感情稳定专一性,以客观理智的态度分析感情,它要求的是双方的不断努力。由此可见,爱情教育、青春期教育及性教育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
  2、对大学生恋爱进行理性疏导
  对大学生恋爱既不能用它导致的恶性案例来吓唬学生,也不能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来开导学生这些东西,更不能对爱情报以轻蔑或嘲讽的态度,视大学生恋爱为破坏校园圣洁的道德问题,对学生恋人进行责备、惩罚。虽然这些方法不能说全错,但往往也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它非但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提高大学生的爱情素质,反而容易让学生背负沉重的精神十字架对爱情产生恐惧,进而可能影响一般的同学交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疏导就尤为重要。爱情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培养他们珍视爱情,理性对待爱情的综合素质,教师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爱情的体验和经验,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大学生对爱情的直观理解。同时,教师要注意针对大学生在爱情方面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措施。对于一般的大学生,应着重就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各类关系,例如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友谊、爱情与道德,进行交流和讨论。对于那些失恋的大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进行冷静的分析,明确受挫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教训,帮助他们从不振奋状态下走出来,在对理想与学业的追求中去弥合心灵的创伤,从而获取新的爱情。
  3、对大学生爱情观教育,让他们认识爱、探讨爱、敬畏爱
  首先,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爱。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的爱情烦恼来自对自我和爱情的怀疑。他们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不是爱情,也不明了到底需要怎样的爱情。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对自我有个恰当的评价,了解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确知道爱情它是引起双方共鸣的最强烈、最崇高的情感。这里尤其要帮助他们区分友情和爱情。其次,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引领学生去探讨爱。爱情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例如:开设课堂理论教育和专题讲座,还可以在校园里开辟橱窗宣传栏,同时鉴于大学生性意识的发展和情绪易波动的特点,出于私密性,爱情教育的开展还可以采取网络咨询和个别咨询的方式。不应忽视的是,大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迅速,更富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因而还可以采取开展与爱情相关议题的讨论会和辩论赛,在思维的碰撞中,在青春的交流中,及时消除恋爱中的疑问,也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及婚恋观。通过各样爱情教育活动的展开,对学生进行感情陶冶,从而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去探讨爱。最后,理解纯洁高贵爱情含义,学生应对爱情时刻有一颗敬畏的心。纯洁高尚的爱情是不容亵渎的,学生应明白关心、责任、尊重等在爱情中的作用。明白相爱的人之间若没有尊重、责任心,爱很容易变成控制别人或奴役别人。女生应正确认识、追求爱情,处理爱情挫折和困难,提升个人素质和魅力,男生更多的不再是“叮咛”而是戒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敬畏之心。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好大学时光的爱情道路,正确处理好他们的情感问题,是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学对大学生的爱情教育,学校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样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涛.近十年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研究综述.江西教育科学,2007,(11).
  [2]王守纪,等.爱的艺术与爱的教育――弗洛姆爱的理论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5).
  [3]潘清泉.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的思考.柳州师专学报,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