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红芹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搞好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质量的提高。“作文难,教作文难”这是语文老师在长期教学中存在的共识。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作文教学难,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教学更难。农村中学生由于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少,课外活动少,课外见识少,课外实践少 ,所以知识面狭窄,书面语贫乏。、很多中学生家务事多,家长文化素质低,再加上留守儿童多,孩子平时都跟着爷爷和奶奶,不读书不做作业的多,混毕业证的多,学习没有积极性。所以,尽管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尽心尽力,课上精心指导,还是收效甚微。因此,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极其必要而且紧迫的。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怎样做才能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结合本人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作文教学的途径:
  一:让教室里弥漫着书香气息
  一个教师,不仅自己应该手不释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每周在学校图书馆借书,利用阅读课让学生多读书。尽力为他们借阅世界名著、经典短篇小说及科普类书籍,用书籍武装学生的头脑。我把家里的许多书籍贡献出来,号召学生们踊跃为班级献书,你一本,我一本,很快的就把班里的图书角建立起来,而且,同学们还会不断地把最新版的书买来放在图书角上。班里的图书角不设专人管理,每个同学都是管理员,这些小主人真的表现相当出色,都非常仔细地对待这些大家的精神食粮。自从图书馆建立以来,不仅没有丢失过一本书,还有同学在看完书后自觉把书包上书皮。一时间,读书,爱书,尉然成风。书读完了就写感受,刚开始,我是不限制篇幅的,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有话写长些,无话则写短些,但必须是有用的话,且有一定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文学作品接触的多了,思想、情感、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
  就这样,我利用一切契机营造读书氛围。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阅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让古今贤哲大师们的智慧灵光照耀孩子们的心田,以净化孩子的思想和灵魂,增强孩子们的学识和本领,升华孩子们的人格与修养,打造他们的梦想和辉煌。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向家长们做必要的宣传,使家长们更加清楚了读书的重要性,家校联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家长们不仅在财力上慷慨解囊,时间上也大力支持,还有许多家长自愿陪同孩子在节假日或星期天到书店、书城买书,极大满足孩子们的读书要求。
  二: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任务: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学生普遍怕作文,为了打消怕的心理,先让学生放开胆子,随随便便地写作文,少批评,多鼓励,少讲一些规矩要求,由着自己的思路,用实实在在的话,写实实在在的事,写实实在在的心理,自然可以写出使人愿意读的文章。在学生的作文里,我读到这样的文字:“绿意融融的大草原,野花遍地,我和伙伴们跳着、跑着,可是,前面的一条小溪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跳过去怕掉进水里不过又不甘心。于是,向后退了几步,助跑、跳跃,我惊喜的发现,自己跳过来了,且超过水边很远。我想:人的潜能远远超过自己所预料到的。”读到这我的心头一震,我惊喜,孩子们多善于感悟生活。我捕捉到这一点,带他们去河坝,看青青的草,去水边捉鱼,与同学们野炊。于是麦田、小河、大草原、乡间小路都成了孩子们生动而又鲜活的写作素材。作文的选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喜闻乐见的事,或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人或事物,如《我的同桌》、《班级二三事》、《老师,我想对你说》、《我的奶奶》等,这些题目,学生写起来素材多,积极性高。记得我的一个学生这样写奶奶 :“奶奶做的早饭,一碗玉米糊糊,变着花样的;一个小菜,再没有比他香的;做的千层底布鞋,再没有比它温暖的。写人物时,他们善于体会,通过写事来流露自己的感情。我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也容易被打动、感染。因势利导,学生就不怕作文了。原来生活处处是作文,学生的文章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散发着清新的芬芳,透着质朴的理性。
  其实,我们身边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素材的能力;身边不是缺少乐趣,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发现乐趣的能力;我们身边不是缺少丰富、深刻的哲理,常常是我们自身缺少发现丰富、深刻的哲理的能力。要发现这些,就要细心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进日记、写进作文。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一种工具,使用这一工具,分析改造自我与分析改造世界,会使自己头脑更清醒、更无私、更坚强、更乐观、更轻松,会使自己和别人和社会相处更加和谐。生活五彩缤纷,酸、甜、苦、辣,与谁来分享这一切,可以把日记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心里咨询师,每天与日记一同学习、一同生活。有欢乐告诉日记,欢乐便增加了一倍;有了苦恼向日记倾诉,日记去劝说自己,心中片没有了苦恼。久而久之,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种需要,常常能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这样何愁写作能力不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支柱,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吸收,写作的目的在于运用和表达。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学习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后,让学生观赏自然风光、城市建筑、校园景物,要求他们全面、仔细地观察景物,然后设计写作练习。如学习了《春》(朱自清),以《春天来到了校园》为题练笔,读了《童趣》(清•沈复),回忆自己儿时观察、体验生活的情境,写自己童年的乐趣。学习了《孤独之旅》后,同学们学习以具体事例的记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选举具体典型的材料,写《我的故事》,书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就这样,学生学有范文,又有亲身感受,所写文章条理清晰、描写具体,情景交融。例如一位学生在《我的故事》中这样写到:“想到这儿,我不禁为我前些天的懦弱而害羞……/第二天,我精神百倍,一切都做得很好,还和其他的朋友一起玩,我笑得好开心……随着我渐渐地变化,我的病情好转了,已经可以出院了,妈妈看到活泼的我,欣慰的笑了……/此起彼伏,陷入久久未能释怀的情节,我细细回味着……这……就是我的故事,在我的故事中,我学会了坚毅、懂得了乐观……/它将是我永远珍藏的一份记忆……”通过写作实践,又加深了对相关课文的理解。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既有例可仿,又有物可写,起到了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学生懂得了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创造美、表达美的需要。
  其次、仿照课文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准确运用已学知识才能掌握牢靠。课文中的句式、修辞手法等仅仅懂得意思、用法,不能算是掌握了,还要会运用。写作练习时,根据写作要求,从课文中选取一些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的实例,让学生模仿运用。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安塞腰鼓》中的比喻、排比手法(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是强健的风姿);学生均仿写出了优美流畅的句子。例如,学生写到:“不必说炎炎的夏日,湿滑的小路,参天的柏杨,鲜艳的花朵,也不必说蝉儿在树上长鸣,小小的蚂蚁在寻找食物,英俊的白鸽在天空中飞鸣;单是公园里就生机勃勃,翠鸟在湖面上盘旋,松鼠竖起大大的尾巴遮阳,还有猕猴,在树枝上跳上跳下,时不时还向游人要吃的!”还有一例:“不必说雄伟颐和园,美丽的花园,热闹的公园,繁华的游乐园,也不必说高耸的山峰,浩瀚的大海,广阔的草园,单是田野中的小小池塘,就可以让人乐而忘返。”这样的句子是不是都很精彩。
  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产生爱好,并且以写作为乐,有不吐不快的心情,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对写作满腔热情,但要千方百计引导他们热爱与自己血肉相连、呼吸与共的母语,有写的愿望,有非写不可,非写好不可的迫切性和责任感。
  作文教学这一难关如何攻克,我将会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创新。引领着我的学生一同酝酿、品尝 作文这杯美酒。一同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4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