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普小舞蹈艺术教育的开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着人类文明,提升着人类情感,愉悦着人们的身心,促进了社会交往,它更对少年儿童具有美育的功能,它引导着孩子们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使他们在感受美、表现美的同时去逐渐认识是非美丑,这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一、抓住小学生的成长阶段,训练舞蹈基本功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演阶段”,认知发展不断增强,个性发展更为明显,身体发育则进入平稳期。所以在普通小学的日常课程中开设舞蹈活动课或课余舞蹈小组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具备形体美,心灵也能受到美的熏陶,还能提高艺术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美化生活。
  普小舞蹈培训的目的和艺术学校培养演员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在培育人体具备舞蹈素质方面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教育目的的小差异而忽略了科学性。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任何不科学的训练都会使孩子身体变形,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忽略形体训练。从手臂、脚位、脚型的训练到头、肩蹲再到腰、腿跳跃,每一项都要系统、正规地循序进行,特别要注意针对性,让每个孩子都得到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训练,并能通过这部分训练使其掌握舞蹈所需的正确站立形态、方向、舞蹈动作姿态,身体各部位运动幅度、速度、灵活性,身体控制的稳定感、协调感,肌肉的力量以及由以上诸因素所构成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术技巧,使孩子们的身体与舞蹈技能健康成长,使经过培训的孩子,形成舞蹈所要求的长线条肌肉,举手投足得当,没有缩颈、撅臂形象,初步具备形体美。
  
  二、舞蹈技能训练要注重趣味性
  
  在普小进行舞蹈训练实施中会有许多困难,基训内容枯燥,又苦又累,比如压腿、下腰等,对于天性活泼、忍耐性较差的孩子来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所以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一定要趣味施教,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注重激发情趣,在基本功训练中,要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情感形象的刻画,比如:在练习“一位”、“五位”站立时,启发学生这是在悬崖峭壁上,崖上狂风强劲。双腿必须夹紧,双腿间的绳索才能坚定地站在悬崖上,这样才能不被狂风吹到悬崖下边,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情感被调动了,要求自然也达到了!另外,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使他们都有些娇气,有些争强好胜。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适当地采用竞争的方式激励他们,一是在师生间形成比较关系,二是在同学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在此基础上,采取“学做好朋友”(从手拉手转为相互靠近拥抱),让两个人相互鼓劲,怕疼的小朋友看到伙伴们都能坚持下来,自己也不甘示弱,咬着牙坚持下来了,通过竞争比较,很多孩子克服了怕疼的心理,改掉了往日的娇气,变得勇敢大胆,同学间的合作更为默契。
  
  三、逐渐教授成品舞蹈,循序渐进地累积舞蹈语汇
  
  在学生具备了形体的软开度及各方面的要求后,可以适时教授一些舞蹈小品或进行一些成品舞的编排。在选择教材时要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摒弃那些内容空洞、追求华丽造型炫技的作品。但不能盲目地“扒带子”,今天教一个民舞,明天跳一个儿童舞组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更不能让孩子们模仿“成人化”动作,使天真活泼的孩子都变成了“小大人”。少儿是纯真的,所以普小舞蹈教师在选择或创编舞蹈成品时,要用心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用孩子的眼睛和心灵去看世界,从中去挖掘可舞的素材,从主题到立意,从结构到情节,从语汇风格到服装设计再到表演,都要围绕童趣、童心、童真。并能引导他们真实、准确、自然地表现,让他们在舞蹈表演中真实体会到自己的世界和乐趣,这也是舞蹈艺术对孩子们的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舞蹈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靠每周几次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需要在课外时间里复习巩固,对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训练自觉性的同时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得课堂向家庭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在基本功训练中,方法不当易于出现危险,所以教师在向学生父母传授训练方法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们讲究科学,注意安全。例如,在劈叉前先要压压腿,松弛一下韧带,然后再劈叉,倘若急于求成有可能造成肌肉损伤或韧带拉伤,对孩子身体不利。教师还要检验学生在家的训练成果,与家长相互交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之,舞蹈艺术教学是一件长期而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经过系统化教学才能使孩子们逐渐具备表演和塑造形象的能力,使其能够感受美、表现美,明白如何跳、如何站,如何用表情、眼神和内心去诠释作品,使舞蹈的艺术功效得以真正的体现,也使普小的孩子在舞蹈世界里体会趣与美,感受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舞蹈艺术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944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