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之蒿》品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她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显著降低了世界上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中国之蒿》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这位科学家是如何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的,也让我看到了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之蒿》只是一篇科普文章,虽然它没有小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诗歌优美动人的意境,没有散文摇曳多姿的丰富内容,更没有戏剧引人入胜的矛盾冲突,但我却从它那平实质朴的字字句句中读出了与众不同的美!
  美点之一:文题“中国之蒿”引人注目,新颖别致。“蒿”,即青蒿,它是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郁郁葱葱的生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为什么作者称之为“中国之蒿”呢?谁能想到,这山野青蒿,竟然与科学家屠呦呦结下了不解之缘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的屠呦呦,在研究抗疟疾药物的陷入无比困境时,竟然放弃了众人看好的“胡椒”,而把目光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疗疟疾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并且通过勤奋刻苦的努力最终发明了抗疟良药――青蒿素。如此说来,我想这“中国之蒿”不仅仅只是指一株株普通的植物――青蒿,更是指外表朴素无华、内心坚定执着的屠呦呦。
  美点之二:行文细节描写丰富生动。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向读者揭示了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的许多实事。比如:她系统的整理历代医学典籍;跋山涉水四处走访老中医,仔细翻阅单位的群众来信;她自己专门整理出一本包括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进行一系列药物筛选和实验;她还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当一时无法找到答案时,她又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本仔细翻查,寻找灵感;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她终于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青蒿素。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突显出了屠呦呦锲而不舍的研究发明过程和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细节见证艰辛。
  美点之三:来自不同角度的引用十分巧妙。一是引用《诗经》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这一引用生动地交代主人公名字的由来,揭示了题意;二是引用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本草纲目》关于青蒿药效的记载: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青蒿能治疟疾寒热”,彰显了古代典籍对于青蒿素的发明起到的重要启发作用;三是引用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对实验过程的部分描述:“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突出表现屠呦呦科学严谨的实践精神,同时表现了研究发明过程无比艰难。
  以上所述是《中国之蒿》这篇文章本身呈现的“三美”,朴素的字句背后所蕴藏的39岁的屠呦呦捧回诺奖的原因更是深层之美!王安石在《游褒山记》中曾经说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由此观之,像屠呦呦那样到达科学“险远”的顶峰的人,成功必定来之不易。她的获奖有哪些主要的因素呢?
  从外因来看:一是祖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巨大的宝藏,为她的医药研究发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二是祖国为她提供了研究平台,组员也与之齐心协力、团结一心。
  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内因:一是她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物学专业,同时系统学习过中西医,而且有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她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能够勤奋坚持。即使失败了一百九十次,她仍然拥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细致严谨的科学素养;三是重视古籍,谦虚求教。她孜孜不倦地整理历代医籍,并且一次又一次地翻阅。还四处遍访老中医,就连单位上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四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
  《中国之蒿》这篇文章中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的故事感动着我们,也足以证明他是中国英雄,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风流人物。
  杨玲,教师,现居湖北南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981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