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立学院多样性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独立学院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的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一种新机制、新模式的民办教育,要想健康生存并不断发展,必须解决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问题。构建独立学院多样性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与管理经验,围绕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机电工程系近几年来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阐述了我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新举措。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154-02
  近20年来,许多高校和工厂、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产学研合作育人的典型模式。
  1.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三明治”模式,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工程实践,培养工程技术能力;第三个阶段: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课题,顺利本科学业。这是一种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2.继续工程教育模式:继续工程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如下3种形式:(1)高等学校根据厂矿企业的需要发展计划外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2)高校在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调整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向,为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培养工程型硕士生。(3)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主要是工业部门、企业和高等学校利用各自的优势,设立学院、系或研究所等,为部门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3.工程研究中心模式: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组织下,选择有优势技术的学校或学科专业,设立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工程研究中心”,或成立“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这是发达国家颇为成功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4.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模式:该模式在科研开发和投入体制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促进了产学研结合的深入发展,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5.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在大学内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实践证明,校办科技产业不但可以促进科学技术产业化,还可以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不能把校办科技产业单纯看作创收的途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其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作用。
  与上述在实践中的产学研结合相比较,我系则注重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来提高教学与生产和研究的结合程度。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科研能力培养、教学实用化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创新来引导产业,以实用化来适应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探索:
  着眼于服务区域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我系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技术创新合作为基础、校企合作生产为手段、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多样性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1.创建多样性产学研合作模式。(1)“校企合作―内生反哺式”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研促产,专业教师直接参与相关离心机、旋压机主打产品的研发、试制过程,参与技术攻关,有力推动了企业研发工作的进展。依托以青岛高校重工为主要合作对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共研制出6大类、17种机型的离心机产品,获授权6项应用新型专利。产品用户已达40余家,累计销售126台。共研制出了普旋和强旋两大类强力旋压设备,其中国内首创SP650-CNC多功能旋压机和省内首创3F-600旋压设备已交付客户使用。初步形成了高水平旋压机产业化基地,为山东半岛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产促教,每年将合作企业生产利润的一部分反哺,直接用于加强各学科全面建设;通过参与工程项目确保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技术创新教师掌握关键技术,并将技术渗透课堂,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以产促学,将学生充分渗透到产品设计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学生直接参与旋压机和离心机产品的研发工作,通过“真题真做”,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着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以产促研,利用以青岛高校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获批青岛市科研立项6项,承担多项省、市、院级课题研究项目。以教促产,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际,投身生产一线,为产学研合作企业提供各项技术服务。目前利用专业实验室先进设备,以成功开展对旋压机关键零部件材料性能检测与力学性能检测。以学促产,每年均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高校重工的工程技术队伍,主要从事电气系统研发、旋压机研发、离心机研发、生产调度、旋压机与离心机整机装配等工作,部分学生已成为技术骨干。(2)“教学与就业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与机械制造、焊接加工相关企业紧密结合,签订了“教学与就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并每年推荐近百名学生在青岛市内著名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项目。(3)“培训认证”产学研合作模式,我系积极契合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工程技术型、实用型创新人才。自2009年起,积极探索“培训认证”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各项专业资格和技术资格的培训认证工作,培训学员累计近2000人次。
  2.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情况。近年来我系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工作,参与了多个院级科研教改立项和产学研项目。通过直接参与系统编程、网络建设、设计产品的设计图纸、样机或模型的制作等核心工作,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及工程实践能力。
  3.成果。(1)截至目前,学生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众多有影响力的大赛中共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奖项累计近百项,代表性竞赛成绩详见表1。以学生为主体的《全自动菌落计数仪》设计工作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
  (2)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媒介提升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建立了以青岛为核心的企业资源数据库,增进学生对在青企业的认知、认可。除原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外,2014年3月,先后两批共40名学生赴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3)我系毕业生综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留青比例继续提高,截至目前,根据学院的统计数据,2015届机械本科的留青比例已超过50%。
  多样性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初期的探索和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我院作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该培养模式以学科发展战略和专业建设规划为先导,将人才培养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教学管理等有机衔接起来,以实现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萍.校企协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2015,(11).
  [2]余永龙.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3]刘汉霞,吴光炳.多样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2,(01)
  [4]闫影,刘艳.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2009,(10).
  [5]丁彦,周清明.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11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