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从大学生的价值观谈起,深入分析大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找出目前高校辅导员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4-006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信息交流趋于频繁,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乃至不同意识形态的观点和主张也随之从各种渠道进入人们的视野,社会文化环境正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在价值观、道德观念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传统价值观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1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按其对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任何一个社会的人,都应有其自身明确的价值观作为其行为的基本指导。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当有明确的价值观,而且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应包括坚定信仰、学以报国、崇尚真理、明荣知辱等四方面。
  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并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同时不同主体的价值追求也不尽相同,这种复杂而变动的社会背景对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当前,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怀疑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理论 尽管教育者不断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一部分大学生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和抵触心理,从而缺乏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发展也抱着怀疑态度。
  放弃了传统的核心价值观 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消极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放弃了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内心迷失,失去了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丧失了价值判断的能力。
  价值观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 当前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注重自我发展,但同时也造成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减弱,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2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往往外化表现于心理健康方面。有研究认为,不同的价值取向中,个体的价值观会影响其社会支持网络,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若个人的价值观体系残缺,缺乏内在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稳定性,且价值取向容易受外界左右,就可能导致无法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进而产生心理问题。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的:“心理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摄入并内化了大量环境加给他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来评价自己的经验,而逐渐放弃运用其本性支配的‘机体估价过程’,结果使一些实际上有益于个体成长的具体经验被拒绝或被歪曲,从而产生失调。”
  有观点认为,大学生大部分心理问题是由思想问题造成的,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价值观干预,而非简单地归结为心理问题。事实上,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深层原因。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和问题都与他们的价值观状况有关,例如:部分大学生由于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又缺乏替代的价值观,导致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随波逐流,并忽视甚至抛弃道德价值,精神世界空虚;有的大学生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抱有怀疑或抵触情绪,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判断分析问题,其价值观过多受社会流行或身边某些人观点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导致价值感低下,自我评价过低。此外,由于核心价值观还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而人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又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核心价值观也会通过中介变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3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客观上西方思想文化的负面作用以外,更多的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核心价值观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灵活度不足等有关。笔者认为,要改进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应更多地考虑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逐步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如何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关键在于由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进行核心价值观功能干预。 所谓功能干预就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在涉及价值取向问题时,以对价值进行功能分析为主要话题,帮助学生澄清其价值追求,让学生意识到其自身的价值观状况,并帮助学生认识其价值观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必要时引导学生(而非代替他)进行价值选择,让学生认识到其价值观与行为和情感(乃至心理问题症状)之间的联系,领悟前后者之间的矛盾及其后果,做出相应的改变选择等。
  推进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辅导员在进行核心价值观功能干预过程中应注意不评价、不批评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也不把个人或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以尊重的态度倾听,认真坦诚地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做出平等的回应。这样学生就容易放弃防卫心理,重新评估自己个人的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对个人原有的价值观进行澄清,放弃那些被动接受的外来的但不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价值标准,重新认识自己多方面的价值。
  辅导员在进行核心价值观功能干预过程中应注意不将核心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并不意味着辅导员应保持价值中立或避而不谈自己的观点。在咨询过程中,辅导员应注意在适当的时候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应注意方式方法,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价值观渗透进谈话细节中,进而影响学生。这样就在帮助学生克服当前心理困难的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
  辅导员在进行核心价值观功能干预过程中应注意采用典型引领的方法,以若干典型人物和事例作为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论据,更加具有说服力。但采用这种方法需注意两方面问题:其一是不能夸大典型事例和人物,务必保持其真实性;其二是典型事例和人物要多样化,且是具体而非抽象的,这样就容易使学生接受、认可并进而模仿。
  辅导员在进行核心价值观功能干预过程中应注意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如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辅导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人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并引导他们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其传递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王效广.心理咨询中价值中立和价值干预问题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1):74-76.
  [2]王伟,辛志勇,雷雳.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4):91-99.
  [3]刘文佳,于安龙.论心理效应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评论,2015(3).
  [4]白丽丽,余林.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429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