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良好习惯 开启成功之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为了学好初中物理知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人的一生,为学生成功之门的开启奠定基础。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相比,无论是在学习习惯,还是在方法、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物理学习,并为今后的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初中生几乎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用说主动学习。所以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靠教师反复培养训练才能养成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可分以下四步走:
  1.“看”
  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会让学生回家预习,但不做具体的要求,学生回家后往往随便翻翻书,看看课文内容就了事,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主要以探究为主,大部分现象、结论未直接给出,如果只是粗略翻看几乎学不到什么,预习就只是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怎样看教材,就需要教师做出必要的指导。首先要看学习内容,包括课题主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又在哪里?其次要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弄清知识的生长点。另外为了引导学生有序地“看”课本内容,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标记预习法、提纲预习法、笔记预习法等。
  2.“做”
  有些知识仅靠“看”学生不易弄懂,必须亲手做一做,尤其物理这门学科以实验探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很多知识的理解都靠实验来完成,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点。如,在预习水的沸腾时,就可以利用厨房用品观察水沸腾时声音、气泡特点等。
  3.“练”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完课文内容后,预做几道难度较小的题目。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待老师授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若还是不明白,课下要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问”
  学生经过“看”“做”“练”之后,心里一定会对某些知识点产生疑问,这些疑问将对后面的学习起到启发作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可让学生针对本节内容提出一两个问题或自己的见解,这些问题或见解可能是后面学习甚至是今后在科学创作中的火花,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可拘泥于问题或见解本身是否合理,可以让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挥,不必太注重可行性有多大。
  二、独立思考的习惯
  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否则就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从大处说,创造就无从谈起,只能亦步亦趋。从小处说,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老师所讲的概念、公式、原理,更不可能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只要题目略有变动,就不知如何解决。所以,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是零起点,是一张白纸,老师在上面涂什么,在学生的习惯上就会留下什么,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尤为必要。
  1.教师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是让教师学会放手,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不放心,讲解面面俱到,或者因为时间紧、课时少,省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接受,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案例1】在学习新课《光的折射》时,教师在介绍完与折射有关的几个概念后,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改变教师演示得出规律的套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答疑的作用,不必过多参与,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探究时间,学生探究的结果可能不全面,有偏差,甚至是有错误的,但整个过程他们全程参与,印象深刻,既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这样问我:“老师你讲的我都会,为什么我自己做时就不会了呢?”这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的表现,他们在听课时,尤其是习题课,总习惯于跟着老师或同学的思路走,当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有余地,设法创设情景或条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案例2】学生在学习了热值后,我给出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用酒精炉烧水,使5kg的水温度升高60℃,消耗0.2 kg的酒精,问酒精炉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此题对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很快找到思路,急于采用“引路法”,让学生先求水吸收的热量,再求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后求酒精炉的烧水效率。这种方法虽然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但学生没有经过思想的碰撞,只知道结果,不知道这样求的真正含义,下次碰到这样的题型,又会出现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而我是这样处理此题的:先用视频播放或实验演示酒精炉烧水场景,让学生自己分析、同组讨论:“此过程中,总能量从何而来,有用的能量是什么,又有哪些能量损失掉了?”这些能量明确后,效率就迎刃而解了。创设场景让每位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使学生对此类题型产生自己的思维模式。
  三、勤于动手的习惯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许多规律、原理都是科学家通过无数次实验得出的。作为初中生,要想学好物理,就要学习科学家不畏辛劳、勇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物理教师应尽可能从各个层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首先,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演示实验在每节的新授课中都会有,教师除了充分准备、做好实验外,还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达到让学生“蠢蠢欲动”的效果。如研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我自制了一个钉板,当拿出来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惊叹,很想上来“试坐”,让学生感受之后,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都想动手研究一下,为什么一个钉子无法坐,而一堆钉子却能坐了呢?进而再做实验探究,学生的参与度会增加,动手意识更会加强。   其次,在分组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按照课标要求每学期都有几个必做的分组实验,教师除了组织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外,还可以创造条件,把一些重要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如估测大气压强值的实验,虽然不在必做分组实验中,但中考中出现的几率很大。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就将其变成分组实验。最大的困难就是在器材的准备上,尤其是量程为10N的测力计和2mL的小针筒。初中物理实验室目前配备的测力计都是量程小于10N的,而2mL的小针筒没有配备。第一次准备这个分组实验笔者确实费了一些周折,不过辛苦终是有回报的,学生经过本节的探究,对大气压强的值的测量过程印象深刻,尤其是对误差的产生和分析都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最后,在课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每节课后练习中都会有一些让学生回家完成的小实验、小制作,实践中大部分老师都是跳过不理,其实这部分内容是对物理课堂很好的延伸和补充,不仅能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还能更大地激发学生动手研究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如,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之后,让学生利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的针孔相机,通过它观察窗外景物像的特点,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倒立的实像是这个样子。这个实验还可以只用两张白纸和一支蜡烛来完成,蜡烛作为光源,在一张白纸上扎孔,另外一张作为光屏,接收蜡烛经小孔所成的像,实验器材简单易得,实验现象明显(建议在暗室里完成),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动手实验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四、及时复习的习惯
  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一讲就会,过后就忘,究其原因是没有做到及时复习。根据心理学中的遗忘曲线,人的遗忘速度在两三天内很快,之后会变慢。所以及时复习,最好是在老师上完课的当天晚上进行。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刚开始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慢慢让其学会自己梳理知识,重要知识点必须做到熟背,课上要安排时间默写。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在期末或中考复习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几乎全都忘光的情况,这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翻出来再看看,并且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快地恢复记忆。所谓“温故而知新”,只有及时、反复地复习,才能理解过去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逐渐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进而转化为完全属于自己的知识,终身不忘!
  编辑 张珍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481324.htm